羅馬教皇弗朗索瓦一世情人節接見兩萬新婚夫婦

2021-01-13 中國網

中國網2月15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2月14日報導,2月14日是西方傳統節日之一的情人節,教皇弗朗索瓦一世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接見兩萬名新婚夫婦,雖然這樣的活動還屬首次,但西方情人節的起源卻可追溯至公元270年左右。

現代情人節由古羅馬民間習俗中的牧神節演變而來,牧神(Lupercales)乃古羅馬信仰中監管牧羊人的神,專管男女受孕一事。每年2月13日至15日間,修士們都會聚集在羅馬帕拉蒂諾山(Palatin)上,舉行盛大慶祝晚會。在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的婦女們則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求羊皮鞭抽打到她們。人們相信這樣做會使她們更容易生育。

隨著時代發展,傳統習俗也逐漸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公元495年,教皇節拉斯一世(Gelase 1er)認為牧神節過於粗俗放蕩,進而將之廢除,並以紀念殉教者瓦倫丁為由,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聖瓦倫丁節,也就是今天所熟知的情人節。情人節也由最初對殉教者的紀念,逐漸轉變為情侶間互相表達愛意的節日。

參加此次活動的新婚者主要來自義大利,其中也有300名法國人,他們在聖彼得廣場等待聆聽教皇的教誨,當然這一教誨必然是基督教教義的體現。2013年10月份,弗朗索瓦一世就曾對「什麼是婚姻」表達過自己的看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基督教教義中有關婚姻的規定,人們似乎早已不是那麼在意。羅馬教廷曾就「牧師在你的婚姻中扮演什麼角色」以及「你對於婚前同居有何看法」這兩個問題向教眾進行調查。源於德國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傳統意義上牧師可能會在教眾婚姻遇到難題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現在看來,牧師在人們婚姻中扮演的角色並沒有那麼重要。

而對於婚前同居問題,幾乎所有夫妻都表示在舉辦婚禮前已經同居,現在這種方式已成為婚禮前的一個正常過程,有助於增進情侶雙方的感情,並考驗雙方的感情是否穩固,是否能夠真正地步入婚姻殿堂。(實習編譯:劉博陽)

相關焦點

  • 弗朗索瓦一世前期「PICK」宗教改革,為何後期卻「翻臉」鎮壓新教徒?
    面對如此勁敵,法國岌岌可危,為了獲得外力支持,弗朗索瓦一世表示羅馬教皇以及查理五世意圖將整個歐洲完全控制在基督教統治下徹底清洗異教徒。為了抵抗這樣無人權的黑暗統治,弗朗索瓦一世與土耳其蘇丹結交以及與德意志等新教國家結盟。在這些新教國的勢力幫助下,弗朗索瓦一世終於抵禦住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侵入,保住了法國的安寧與和平。
  • 弗朗索瓦一世:風流倜儻的騎士國王
    1494年9月12日,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在法國新南部小鎮科尼亞克的一棵樹下誕生。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國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他被認為是一位強力而開明的君主,與推進英國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坐擁「日不落帝國」的查理五世,同為那個時代歐洲的主宰者。
  • 華文全球史060《四君主:查理五世、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八世與蘇萊曼一世》
    《四君主:查理五世、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八世與蘇萊曼一世》《四君主:查理五世、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八世與蘇萊曼一世》是歐洲學界普遍認可的權威著作,講述了16世紀歐洲上半期複雜多變的歷史,以哈布斯堡和瓦盧瓦兩個王室爭奪義大利、角逐歐洲霸權為主線,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
  • 弗朗索瓦一世宗教政策丨從支持到壓迫,國王經歷怎樣的思想歷程?
    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國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於1515年至1547年統治法國,統治期間正是歐洲宗教改革的強盛階段。而他對宗教改革進行的政策卻相當矛盾,保護宗教改革參與者後又對法國新教徒進行鎮壓。弗朗薩瓦一世在宗教政策上的改變是王權在社會思想與大眾之間進行調整的過程。
  • 弗朗索瓦一世:一位是達文西忠實『粉絲』的國王
    為了使文化事業得到巨大的發展,弗朗索瓦一世並沒有模仿前兩位國王,只擴張土地、加強王權。他則是收集了數不勝數的珍貴畫作與藝術品。 弗朗索瓦一世的母親就是一個文藝復興藝術的愛好者,從小在母親的浪漫本質中孕育中成長,這可能也是他成為人文主義思想國王的原因之一。
  • 不可一世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何要與羅馬教皇聯手?
    自神聖羅馬帝國形成之後,帝國皇帝和羅馬教皇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的微妙。二者不僅相互鬥爭,也相互依存。當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徵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通常會響應教皇的號召並派兵參戰;而在教皇想要控制帝國時,又遭到了帝國皇帝的強烈反對。二者的鬥爭,成為了歐洲中世紀世俗世界與宗教世界鬥爭的主要內容。
  • 精羅落淚 羅馬又雙叒叕陷落了 義大利戰爭(3)
    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去世,作為馬克西米連一世的孫子,查理通過種種手段,奪得神聖羅馬皇帝之位 .查理五世一躍成為歐洲領地最大,實力最強大的君主,控制德意志,西班牙,義大利南部,尼德蘭等地,對法國形成夾擊,戰略形勢對法國極為不利。義大利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 羅馬教皇的教權之所以高於王權與當時社會經濟狀態密不可分
    世俗秩序的混亂強化了教會的權威 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禁止一切異教和異端。而在11年前,382年,羅馬主教就已經成為羅馬最高祭司。狄奧多西一世統一了羅馬,但是於395年去世,去世前,他將羅馬分成兩個部分,分給了他兩個兒子,此後,羅馬帝國再也沒能統一。
  • 《蒙娜麗莎》與它背後的第二個男人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今天說的是第二篇,也就是《蒙娜麗莎》與它背後的第二個男人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上一篇講到,做為意大得人的佩魯吉亞。把《蒙娜麗莎》盜竊回祖國義大利,以為它會成為義大利的國家英雄。卻在畫的買家交接的時候被抓住了。其實,佩魯吉亞搞錯了。拿破崙在徵服歐洲的時候,的確是從義大利搶過不少東西,但這幅《蒙娜麗莎》,並不是其中之一。至於它是怎麼來到法國的,這裡就要說到第二個男人了,他就是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 教皇拒絕接見蓬佩奧 梵蒂岡警告其不要在中國問題上玩弄政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教皇拒絕接見蓬佩奧,梵蒂岡警告其不要在中國問題上玩弄政治,」路透社30日以此為題的報導稱,梵蒂岡方面當天拒絕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教皇方濟各會面的請求,並指責蓬佩奧試圖通過譴責天主教與中國的關係,將其捲入美國總統大選。
  • 在歐洲,自從查理大帝於公元800年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在歐洲,自從查理大帝於公元800年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以後,教皇們便有了和世俗政權爭奪權力的資本。天主教思想家宣稱,教皇的權力高於皇帝,教皇是上帝的代理人,皇帝則是從教皇的手中獲得了皇權。這種思想使得羅馬教廷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領導下,開始和皇帝爭奪對西方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和領導權。1075年,26歲的德意志皇帝享利四世上臺不久,格列高利召開宗教會議,強調主教職權不得由世俗君主控制,命令享利放棄任命德國境內各教會主教的權力,宣布教皇的地位高於一切世俗政權, 教皇可以罷免皇帝。他警告皇帝不要幹涉米蘭大主教職位的確定和授職,否則便將其逐出教會。
  • 弗朗索瓦一世前期鼓勵支持宗教改革,為何後期卻鎮壓國內新教徒
    弗朗索瓦一世開明之君1515年至1547年,弗朗索瓦一世肩負起了統治法國的使命。而也正是他的統治,敲響了繁榮的鐘聲,為法國迎來了最繁盛的時期。象徵著高潔和頑強的作為國王紋章世世代代地流傳了下來,在弗朗索瓦一世的國王生涯中常駐。在登基當日,他便主動要求與騎士對決。
  • 甜甜的發糖劇,最適合新婚夫婦一起看的動漫
    新婚夫婦處於愛情的蜜月期,最適合看的自然是甜甜的發糖動漫。《玉子市場》講述了一個快樂浪漫的故事,商店街「玉屋」餅店的長女玉子意外發現一隻會說話的鳥「德拉」,神秘的德拉為遠離都市喧囂的小鎮帶來了不少樂趣。
  • 教權VS王權:教皇為什麼逃離羅馬?
    與強勢的日耳曼諸邦構成的神聖羅馬帝國相比,法國的王權控制程度較高,成為教皇權威的新挑戰者。              由於政治形勢緊張或者黨派鬥爭,十三世紀後半葉的教皇沒有一次在羅馬選出。切萊斯廷五世在位期間(1294年)沒去過羅馬;其他教皇也常在羅馬之外的地方(奧維多、阿納尼和維泰博等地)處理政務。縱使如此,羅馬仍是基督教和教皇國的宗教與政治中心。
  • 古希臘史記:腓特烈一世外戰內憂,結束了徵討義大利之戰
    在國內,大貴族勢力日大,越來越不尊崇皇帝的權威;在外部,英法已經大大加強了王權,國勢強大起來,更重要的是,昔日俯首帖耳的教皇經授職權之爭已與皇帝平起平坐,國內教會貴族更加聽命於教皇而不聽令於本國皇帝,形成新的分裂勢力。腓特烈一世審時度勢,認為要想恢復「羅馬皇帝」的權威,鞏固和提高自身地位,威壓內外敵手,首先必須奪取義大利、制服羅馬教皇。
  • 【情人節·愛情長跑】新婚警察夫妻的異地情人節:隔著652公裡說愛你
    【情人節·愛情長跑】新婚警察夫妻的異地情人節:隔著652公裡說愛你 2017年02月14日 21:53:21 來源:四川新聞網 隔著652公裡,新婚警察夫妻說愛你
  • 法國最了不起的國王,不僅把教皇架空成傀儡,還暗中殺死兩位教皇
    法國歷史從來都不缺厲害的君主,他們的文治武功和歷史貢獻絲毫不亞於中國歷史那些厲害的君主,最為著名的幾位是加洛林王朝查理一世(查理大帝)、卡佩王朝路易九世(聖路易)、波旁王朝路易十四(太陽王)、波拿巴王朝拿破崙一世(拿破崙大帝),等等。
  • 教皇的閉門羹
    打小報告,誰知等了120小時仍不獲教皇接見,鎩羽而歸。 據羅馬第一大報《訊使報 陳日君交下陳情書後給教皇留言:「聖父,我在羅馬停留四天,請您隨時打電話叫我,不管白天還是夜晚都可以的。」結果,教皇沒有打給他,陳日君在9月27日悻悻然收拾行李返港。
  • 82歲羅馬教皇訪問泰國!穿一身金黃色舉行儀式,泰國王后顯得緊張!
    82歲羅馬教皇訪問泰國!穿一身金黃色舉行儀式,泰國王后顯得緊張! 11月21日,在曼谷的國家體育場舉行了彌撒儀式,這是泰國35年來最大的一次規模。舉行儀式的是,他身穿鬥篷亮相,胸口部分點綴著暗色的圖案,加上金黃的顏色,十分貴氣。
  • 康熙接見羅馬教廷使者13次後,為何立即禁止天主教?他怕什麼?
    但後來利瑪竇又發現其實佛教在中國的地位並沒有那麼深,中國的士大夫好像並不怎麼買帳,真正在中國影響巨大的還是儒家,所以利瑪竇趕緊又穿上中式服裝,留起鬍鬚,整個一個儒生打扮,加上他很有才學,就此結交了很多文人和高官,後來受萬曆皇帝接見,就此正式在中國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