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長度4分18秒
伏見稻荷大社(日語:伏見稲荷大社)是一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內的神社,是遍及日本全國各地約四萬多所的稻荷神社之總本社,以境內所擁有的「千本鳥居」聞名。建於8世紀,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香客前來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伏見稻荷大社位於稻荷山的山麓,在傳統上整個稻荷山的範圍都被視為是神域(聖地)的範圍。伏見稻荷大社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自古以來就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除此之外也配祀包括佐田彥大神、大宮能賣大神、田中大神與四大神等其他的神明。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來神社祭拜求取農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使得該神社成為京都地區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另外,起源於江戶時代的習俗,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往往會捐款在神社境內豎立一座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使得伏見稻荷大社的範圍內豎有數量驚人的大小鳥居,而以「千本鳥居」之名聞名日本全國乃至於海外。捐款豎立鳥居的單位包含個人、公司行號乃至於各地的商會組織,目前現存的鳥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年間。
在神社的分類上,伏見稻荷大社屬於式內社(被延喜式神名帳所收錄的神社)中的名神大社(祭祀知名神明、自古以來就非常靈驗的神社)等級,為二十二社之一,舊時神社社格屬官幣大社等級。
伏見稻荷大社最初的本殿已於應仁之亂時燒毀,今日所見到的本殿為明應8年(1499年)時重建的版本,目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著由豐臣秀吉於1589年捐贈的大鳥居,後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築物。除此之外,神社的範圍之內也可以見到許多狐狸(稻荷神的使者)的雕像,與非常特殊的狐狸造型繪馬。走進千本鳥居,老朽褪色的暗紅色牌坊和光鮮亮麗的朱紅色牌坊密集地交織在一起,透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格外壯觀迷人,視覺上頗為震撼。
除了主殿建築之外,伏見稻荷大社境內最受注目的建物莫過於滿布整座山頭的各式大小鳥居。
在巨大的紅色鳥居之後,神社的側面立有石狐狸(狐狸是稻荷在地球上的代表),從這裡你開始向上攀登。整個山坡都覆蓋著數不清的紅色鳥居,它們一個連一個形成了無盡頭的隧道。你走在奇特的紅色微光裡,那微光在位於山巖上的小神社裡時隱時現。
相傳伏見稻荷大社是在奈良時代的711年(和銅4年)2月19日時,由伊侶具秦公奉命在伊奈利山(稻荷山)三峰設置,用以祭祀秦氏世代以來的守護神(氏神)也是農耕之神的稻荷神,並將神社命名為「伊奈利社」(「伊奈利是日文中「稻生」的發音直接轉譯)。
伏見稻荷大社的社家(世襲神社內神職人員一職的家族)曾經出過多位學者,其中又以江戶時代中期的國學者荷田春滿最為知名。今日伏見稻荷大社境內可以見到被特別保存下來的荷田春滿舊宅,在一旁則可以見到原本是為了祭祀荷田春滿所設、目前已獨立而出的東丸神社。東丸神社前的小徑旁的牆上可以見到大量的繪馬,是長年來來到此地求取考運的學子為了祈福而懸掛。
伏見稻荷大社一詞最早出自《日本書紀》(奈良時代所作之漢文編年體史書)。欽明天皇即位前的少年時代,曾做過這樣一個夢。書中描述道:「如登用秦之大津父者,吾成人之時,定能治天下。」很快,使者被派出以尋找大津父。在和銅四年(711年)2月初午之日將秦(はたの)伊呂巨(具)供奉。秦(はたの)伊呂巨(具)即稻荷神。當時諸蕃(渡來者(從他國來的人)及歸化系氏族(歸化日本之人))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屬秦氏。中國秦始皇十三世孫、即孝武王之子孫功德王對應的仲哀天皇的統治時期,融通王對應応神天皇的統治時期。當時史書有載:「秦氏率一百二十七縣之人經百濟歸化。」還有一說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之王族於戰亂之中,經由朝鮮半島到達日本。這兩種說法今後尚需驗證。雄略天皇在位之時,有大批的渡來人進入日本。而為數眾多的秦氏族帶來了先進的絹織技術,對於國家建設有很大的幫助,是以朝廷予以厚遇,有甚者,朝廷與之以畿內(京都)豪族獨有的地位。就這樣,深草的秦氏族於和銅四年(711年)在稻荷山(現京都市伏見區)的三峰之平坦處奉稻荷神,於京都盆地之中心立御神威赫之神像。
根據《山城國風土記》的殘文,伊奈利社(稲荷社)緣起此事:秦氏之祖伊呂巨(具)以餅為靶射箭。射中之時,餅化作百鳥而飛至附近的山上。待伊呂巨(具)至山峰,發現百鳥化作稻穀。伊呂巨(具)以此為神跡,建神社,將イナリ(INARI)賦字稻荷。為稻荷之始。是年和銅四年。因秦氏勢力強大及當時佛教密宗的傳播,全國都接受了稻荷信仰。中世之後,因工、商業發達稻荷神除了被奉作農業神,還作為工業神、商業神、房屋守護之神、及福德開運的萬能之神。不僅在農村,而且在士人武家間十分流行。
更多日本庭園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