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港街道下村村位於霞浦縣城郊北部,2017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同年底,黃小紅作為省派駐村第一書記赴任下村村。
在跟村民交流的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村民他們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文化生活比較貧乏,部分的群眾還有等靠要的思想。所以我當時意識到扶貧必須扶智,文化必須先行。
黃小紅
黃小紅髮揮選派單位福建省委統戰部和民盟福建省委會的優勢,實施「文化脫貧工程」項目,舉辦農民油畫培訓班,建立起了一支農民油畫隊,讓農民「放下鋤頭、拿起筆頭、畫出彩頭、掙回票頭」。兩年多來,下村村共舉辦油畫培訓班27期,培訓農民200多人,創造作品4000多幅,發放認購款18萬多元。
福建省畫院國家二級美術師
黃民輝為學員作示範
下村村油畫隊先後參加了中國世界遺產文化主題(福州)博覽會、第二屆全國農民畫展,還舉辦了「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暨文化扶貧農民油畫成果展」,吸引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家和熱心人士加入到文化扶貧的活動中來。在黃小紅的積極推動下,下村村整理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並啟動編纂《村志》,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村子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油畫成果展
(未來)打造一個叫作農民油畫館,還有黨史教育館,還有一個民宿,這樣的話呢以後就為下村今後的文旅產業做一個鋪墊。計劃打造一個寫生基地,讓更多的藝術工作者來到下村、住在下村、留在下村。
黃小紅
和下村村一樣,福安市毛家坪村、柘榮縣花坪村、屏南縣嶺裡村等貧困村也都深挖知青文化、紅色文化、孝德文化等資源,打造黨建扶貧展示館、孝德文化主題園等,結合傳統村落修繕保護,形成「一村一品」的文化特色亮點,探索出一條「文創+古村」的鄉村復興模式。
柘榮縣富溪鎮花坪村知青文化館
寧德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是純畲族村,近年來,上金貝村著力打造「畲家寨」景區旅遊品牌,一座座黑瓦白牆的民居依山而建,不少村民經營著食雜店,銷售畲家烏米飯、粽子等畲家食品,遊客在觀賞畲村美景、感受畲族文化的同時,可以體驗畲族飲食文化。
以前我們村的村財比較薄弱,2007年的時候我們村村財是零收入,村民人均收入不到3000。自從2007年我們村作為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開發以來,這些年我們村進行畲族文化保護,發展畲族特色,使我們村起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2019年我們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21000,村集體收入從原先的零收入到2019年的12萬元。
寧德金涵鄉上金貝村
黨支部書記蘭春華
阮曉東是畲族文物收藏愛好者,上金貝村投入100多萬元,計劃依託阮曉東收集的文物,建設畲族文化展館。
現在我們準備在上金貝村成立一個百鳳呈祥館,我們下一步展示的有木雕、有石雕、有銀雕、有服裝,品種比較齊全,讓大眾了解一下畲族的文化多彩跟畲族文化的多樣性。
阮曉東
如今,上金貝村已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擁有中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多塊金字招牌,這個曾經落後的畲家村寨正走出一條獨具畲族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截至目前,寧德駐點村中有15個村列入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8個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1個村入選第七批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
福建新聞廣播福建之聲聯合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歷史印象志
《遍地英雄下夕煙》
記錄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前赴後繼,奮力拼搏的八閩兒女
以智慧和勤勞
滋養閩山閩水的繁茂
找尋脫貧攻堅的密鑰
總策劃 | 趙林、阮怡
執行監製 | 孫世慶
記者 | 寧德臺楊佳斌、張帆、周軍
音頻製作 | 李昂
微信編輯 | 王華雨
百集系列報導《遍地英雄下夕煙》播出時間:
FM1036福建新聞廣播
每晚22:30連續播出
【來源: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