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
不過,筆者首先鄭重警示,這種打擊方法的確有可能造成比「暈過去」更嚴重的傷害,任何人都不要試圖嘗試和模仿!!!
空手斬
像用刀那樣,用手砍對手頸項部(後頸部)的擊打方法被稱為「空手斬」。
空手斬是亞洲武術中最常見的擊法之一。
這種擊法之所以「給力」,主要是因為打擊使用手掌尺側側面,掌骨相對粗壯,而且有小魚際肌的保護,這個部位本身抗擊打能力強,因而用這個部位進行打擊可以使用儘可能大的力道而不至於造成自身嚴重傷害。
用白話說就是,敢使勁。
加之,手掌側面面積較小,相同的力量可以在局部造成更大的壓強,因此,擊打力道更猛。
而且,這種擊法是上臂「掄圓了」擊打,更容易擊出更強力道。
空手斬,也叫手刀。
如果把直拳比作劍刺,那麼手刀更像大刀掄圓了猛砍,更霸道。
手刀猛斬後頸部,能一下把人擊暈?
空手斬雖然是亞洲武術的經典擊法,手刀猛斬後頸部一下把人擊暈卻首先出現並流行於西方文化中,主要是見於那些英雄影視劇中,後來在世界範圍的而流行文化中逐漸蔓延。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從生理學上講,這是不可能的。
儘管這種擊法可能會造成比暈倒更嚴重的傷害。
空手斬的厲害之處
空手斬除了力道剛猛,更重要的是因為擊打的頸項部是人體抗擊打性最差的部位之一,這主要體現在可以產生劇痛。
後頸部,也叫頸項部主要是頸椎和穿行其中的頸脊髓,以及項部韌帶,筋膜,肌肉和肌腱等構建而成,有密集的神經走行於上述結構之間的縫隙中。
因而,頸項部組織結構緻密,走行其中的神經極其容易受到壓迫。
這就是我們的頸項部、肩背部,以及上肢非常容易出現僵硬,麻木和疼痛的原因。
也因此,局部如果受到強大外力擊打,神經受到急性機械力的擠壓就會產生劇烈疼痛。
這種疼痛會使人進入1、2秒到數秒中的「懵圈」狀態,表現為瞬間的木僵,反應減慢。
如果是在搏擊格鬥之中,就會失去反應能力,定向能力(俗話說的「找不著北」)和抵抗力,陷入被動挨打狀態。
但是,這種「懵圈」狀態並沒有失去意識,並不會讓人「暈過去」。
也就是說,儘管空手斬很霸道,但是,尚不足以導致人瞬間陷入昏迷或暈厥,即「暈過去」的狀態。
如果單純使用空手斬,通常也不會造成頸部進一步的嚴重損傷。
但是,當空手斬與其他一些力道結合使用時,比如一手拎起對手的頭髮,另一隻手使用空手斬,頸部由於承受巨大的剪切力,就可能造成頸椎的嚴重扭曲,甚至可以導致頸椎骨折,或者最上面兩節頸椎的脫位。
如果傷及脊髓可以造成像桑蘭那樣的高位截癱,更嚴重的甚至死亡。
空手斬尚不足以導致腦震蕩
我們知道,如果頭部受到猛烈撞擊,打擊或顛簸可以導致頭部和大腦快速來回震蕩,腦在顱腔內反彈或扭曲,造成其中生物化學改變從而損害腦細胞功能導致短暫意識喪失,被稱為腦震蕩。
實際上,如果身體受到劇烈撞擊,頭部承受劇烈「甩動」同樣也可能導致腦震蕩。
但是,空手斬頸項部的力道被認為尚不足以導致腦震蕩的發生。
也就是說,空手斬也不能通過打擊頸項部導致腦震蕩這一機制實現一下把人打暈過去。
空手斬「斬」側頸部反而有可能將人「斬」暈
儘管空手斬「斬」後頸部難以將人打暈,但「斬」側頸部反而有可能將人斬暈。
有人說,這是因為空手斬「斬」(擠壓)了行走於側頸部的迷走神經所致。
誠然,迷走神經在頸部行走於頸側部,頸動脈(可以觸摸到其跳動)與頸內靜脈之間,如果受到強烈刺激有可能引發心臟和血管的抑制,造成心跳驟停,或血管劇烈舒張,血壓大幅度降低而引發心跳驟停/猝死,或血壓驟然下降造成的腦缺氧暈厥。
但是,由於頸側部軟組織較多,空手斬並不會直接嚴重擠壓迷走神經引發意識喪失。
但是,刺激,特別是按壓側頸部又的確有可能引發心跳驟停或暈厥,但機制並非直接刺激迷走神經,而是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
我們知道,血壓的調節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鑑於腦功能的重要性,腦部氧(血液)供應處在最為優先保障地位。
這反映在頸部動脈的動脈竇存在一個壓力感受器來調節心臟和全身血管收縮舒張來保障腦供血供氧。
當動脈竇受到外力持續的壓迫,有可能讓它「誤以為」血壓出現了急劇升高。
為了避免血壓急劇升高對腦造成的衝擊,就會發出通過腦內中樞指令抑制心臟和血管的收縮來降低血壓。
在少部分人(一般認為每百萬人例有30、50人)的頸動脈竇反射極其敏感,受到壓迫刺激會引發心跳抑制過度甚至發生停博,和血管過度舒張而造成血壓急劇下降,有時瞬間可以降低50mmHg,從而引發心跳停止或暈厥,被稱為頸動脈竇症候群。
如果這些人被空手斬「斬」到側頸部,的確可以將他們「斬」暈。
但是,如上所述,這類人在人群中他原本就佔極少數,而且也需要相對持久的壓迫才可能誘發。
一方面,本問題涉及的經典空手斬是指「斬」後頸部;另一方面,空手斬極其短暫的頸動脈竇刺激也通常不會誘發頸動脈竇症候群。
因此,不能以此來說明空手斬就可以將人「斬」暈。
而且,雖然頸動脈竇症候群是通過迷走神經介導的,但卻不是直接刺激頸部迷走神經的結果。
綜上所述,影視劇中常見的用手砍後頸部一下將人打暈的橋段並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