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小牛隊的老闆Mark Cuban透過騰訊體育,向中國球迷宣告了這樣一則訊息:(如連結)
http://sports.qq.com/a/20170911/004051.htm
Cuban的意思就是說,他們認識到Mavericks這個中文譯名,翻成「小牛」是個很奇怪的翻法。所以他要全球徵名(當然是中文譯名),在未來一個月內,球迷可以在騰訊體育、微信、小牛隊官方微博等平臺留言,寫下自己對於小牛隊全新中文隊名的建議,並最終票選出優勝名稱。
所以,下一季不叫「小牛」了?我想是的。那麼,該叫什麼呢?「小牛」這名字為何在中文籃球媒體用了足足30多年呢?
我來解釋一下。
大陸有很多的NBA球隊名稱,其實有很多是沿用以前臺灣的媒體所用的中文名稱。雖然有些還是有很大不同,比方說「步行者」與「溜馬」、「奇才」與「巫師」、「森林狼」與「灰狼」等等。有些的中文譯名其實是因為口音,有些則是對名詞的使用理解程度。臺灣的體育媒體較大陸在全面了解NBA的時間上要早一些,所以在翻譯上,用一些臺灣媒體沿用的名詞也是很正常的。
「小牛隊」的翻譯就是這個例子,兩岸倒是很一致,但是自從小牛隊把Logo從牛仔帽變成了馬頭後,這個翻譯名字就越來奇怪。我不得不說說,為何當初會翻成「達拉斯小牛隊」。
Maverick這個字,它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指沒有打上烙印的牲畜,特指無母的小牛,二是指特立獨行的人。講實在的,翻成「獨行俠」我覺得是比較好的。但當時的背景下,翻成「小牛」,好像也可以。我的英語一般,但是也翻譯過很多美國那邊的文章,總感覺翻譯這回事,英文中總有很多能意會、但無法言傳的字彙,或是說沒法用一個中文字詞就可以直接翻譯。不只是maverick很難翻,像「步行者」隊的pacers到底應該怎麼翻,也很有疑問。
(小牛隊原來的Logo)
(Logo換馬頭,問題就來了)
那為何最後是「小牛」呢?這問題我還真問過我已故的NBA老師曲自立先生。曲先生是中文世界第一個有系統的介紹NBA地的專家,比徐濟成老師還要資深。他曾經告訴過我,翻成「小牛」的兩個原因:一是一開始,而最早的小牛隊Logo有個牛仔帽,他原本打算翻成牛仔隊,但是發現NFL已經有個「達拉斯牛仔隊」,所以作罷。二是80年代時,有個很流行的電影「Top Gun」(中譯:「壯志凌雲」,不是「一把大槍」),Tom Cruise的成名作,當時在臺灣很流行。阿湯哥在片中的代號就是maverick,電影中翻成「小孤牛」,所以最後他決定用小牛當作這個中文譯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阿湯哥在Top Gun裡的代號就是maverick)
一般翻譯NBA隊名,原則有四個:
一個是照字面翻,這就簡單了,像Bulls就是公牛隊,沒有什麼爭議。
二是字詞的意思比較模糊,所以按隊徽翻,它的隊徽是啥,我們就翻啥,所以像Heats,有人翻「熱火」,有人翻「熱浪」,還有翻成「熱」隊的。最好笑的是灰熊隊,灰熊隊一開始在溫哥華的時候,Logo上的熊是棕色的,所以也有人翻成棕熊隊,所幸現在Logo上的熊是灰色的,才沒有爭議。像Timberwolves才麻煩,Logo上又有森林,狼又是灰的,所以翻成灰狼、森林狼都有。
(這到底是什麼狼?)
三是音譯,比如說,凱爾特人隊與尼克隊。凱爾特人隊在臺灣是翻成「塞爾蒂克隊」或是「塞爾提克隊」,主要是發音問題。尼克隊就更不用說了,Knicks是「穿著燈籠褲的人」的縮寫,中文實在沒法翻,只好用音譯。
四是望文生義,自行解釋。像前面說過的小牛隊、步行者隊都是這個情況。還有一個特例是Sixers與Lakers,七六人隊與湖人隊。七六人隊是因為知道其球隊歷史沿革所以才把Sixers翻成有歷史意義的七六人;湖人則是「千湖州的人」(原先在明尼蘇達州)。像這種英文名詞,都很難用一個準確的中文名稱去形容,只能這樣了。
我會給小牛隊的新中文名稱,取為「獨行俠」。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