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我們朝夕相處,看到他們額頭的皺紋,疲憊的身軀,你肯定有感恩的話要說一說;看到他們不良的生活習慣,違反規則秩序的行為,你肯定有正確的建議要提一提;當你的需求和想法得不到爸爸媽媽的支持時,你肯定有充分的理由要講一講。本次習作我們就用書信將心裡的話向父母表達出來。
習作要求
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心聲想對別人傾訴:告訴爸爸媽媽對某個問題的不同看法,跟朋友訴說自己成長中的點滴煩惱,向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表達敬佩之情……
本次習作,我們要學習用書面表達的方式向別人傾訴,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感受,最想對他們說的話,寫成一封信,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裡話,讓他們了解你的想法,體會到你的感情。
我來審題
1.在腦海中「放電影」,想想你的心裡話、小秘密最想向誰傾訴?是家裡的爸爸媽媽?還是學校裡的老師、同學?或者是你最崇拜的偶像、最敬佩的英雄人物、普通勞動者……選中了你要傾訴的對象了嗎?為什麼要向他傾訴?
2.你想和他們說些什麼呢?
◆可以回憶和他們之間難忘的事,表達你對他們的深厚情感。
◆可以講講你對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你。
◆可以關注他們的生活,向他們提出建議,如,勸他們改掉一些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壞習慣。
◆可以說出你對他們的關心,表達你對他們的敬佩和感激。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打響的生命保衛戰中湧現出許許多多讓你難忘、感動的有名或者無名的英雄,對他們說說心裡話,表達自己由衷的敬意。你想到自己要和他們說的話題了嗎?
通過剛才的問答引導,你找到要傾訴的對象和內容了吧?
也許你有很多心裡話想對他們說,但是表達時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要選擇你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事來寫,這樣才容易把事情寫具體、寫真實,才能夠自然地表達出真情實感。在傾吐自己的心裡話時,要圍繞一個中心話題,敞開心扉,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表露出來。
在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時可以有三種方式:敘事抒情、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敘事抒情就是感情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通過語言抒發情感,表達內心感受;借景抒情就是把感情注入景物的描寫中,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這次習作,你需要用書信的形式來寫。書信多是運用第二人稱來寫的,就像和別人面對面說話樣,稱對方為「你」或「您」,這樣不僅能調動自我情感,而且會顯得親切自然,真正起到與他人交流感情的作用。
另外,我們在寫作的時候,還要注意語言的準確和得體。雖說可以暢所欲言,但是對長輩,要用尊敬的口吻、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從而理解和接受你的看法。
讀中學寫
在我們第六單元的課文中,作者是怎樣在敘事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讓我們選擇一個經典片段,來讀一讀、賞一賞、學一學。
《慈母情深》精彩語段
「媽——」
「媽——」
……
母親大聲問:「你來幹什麼?」
「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幹活!」
「我……要錢……」
我本已不想說出「要錢」兩字,可是竟說出來了!
「要錢幹什麼?」
「買書……」
「多少錢?」
「一元五角就行……」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
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裡了,大聲回答那個女人:「誰叫我們是當媽的呀!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賞一賞
《慈母情深》選自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小說《母親》。文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的描寫細緻入微,極具感染力。讀一讀這個片段中的人物對話,不難看出,這段彰顯人物個性的對話具有鮮明的特點,首先,它幾乎都沒有提示語,話語也極其簡短,準確地表現出了母親忙碌而緊張勞作的形象,連和孩子說話都沒空多說一個字。其次,作者的語言則以省略號為多,且多有重複,生動表現出了他第一次來到母親的工作地點,親眼目睹她掙錢之不易,為自己還伸手要錢買書而忐忑不安、心生愧疚的複雜情緒。再讓我們將鏡頭拉近,聚焦在母親的動作上,「掏出」「皺皺的毛票」「龜裂的手指」「塞在我的手裡」這一組特寫鏡頭讓我們看到了「我」家境的貧寒,母親養家的辛勞。可是當兒子為自己伸手討錢買書不好意思時,母親卻毫不猶豫地把錢塞給了「我」。母親塞在「我」手裡的何止是錢啊,那是一位慈母偉大的情懷。
練一練
「就這樣,我有了第一本長篇……」課文的結尾並沒有寫梁曉聲買書的故事。想像一下他懷揣著媽媽又次為他湊足的錢,來到書店買書的情景,請你學做小編劇,試著運用「特寫鏡頭」把這段故事寫一寫。
同伴佳作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夥伴的習作吧。
媽媽,我想對你說
親愛的媽媽:
媽媽,有些話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我心裡很長時間了。我有好幾次想當面和您談,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因為我不敢正視您那冷冰冰的目光。今天借寫作文的機會,我把心裡的話全說出來,希望您能理解我。
媽媽,我是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女孩,不願意您不分場合地在別人面前指責我。可您偏偏不給我面子,老是讓我難堪。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鄰居李阿姨來咱們家借東西,看到牆上一排排獎狀,不由得稱讚起來:「你家孩子成績不錯呀,年年得獎狀!」您聽了,卻瞥了我一眼說:「這孩子,都讓我慣壞了,平時在家什麼事也做不好,桌子擦不乾淨,被子疊不整齊,飯也煮不好,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得到『三好學生』的。」李阿姨說:「不錯了,學習好就行。」您聽了,又把嘴一撇說:「好什麼好?學習一點也不主動,寫完作業也不認真檢查。哎,毛病可多了……」聽得我臉上火辣辣的。
李阿姨走後,我委屈地對您說:「媽媽,您怎麼這樣說我?難道我只有缺點,沒有優點了嗎?」「行了!」您狠狠地打斷我的話,板著臉說:「媽媽這是在嚴格要求你,媽媽要讓你成為最優秀的孩子。」聽了您的話,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媽媽,我知道您是為我好,可我的自尊心無法接受您這樣的「愛」。
還有一次,我的同學到咱們家來玩,我多想給同學們留下熱情好客的印象呀,可您對我們「關心」個不停:一會兒說不要把地板踩壞了,一會兒又說不要把房間搞亂了。說得同學們個個都不好意思起來,大家只好紅著臉不歡而散。有個同學還小聲嘀咕再也不來咱們家玩了。弄得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那天下午,窗外下起了小雨,可我覺得,那是老天爺為我流下的委屈的淚。媽媽,我多麼想對您說:「您能不能為我想想,我是班幹部,被您這樣一「關心」,以後,我還怎麼和同學相處呢?」
媽媽,我知道您是愛我的。可您想過嗎,您的女兒長大了,有自尊心了。
真心希望您能多給我一些尊重,多給我一些自由。親愛的媽媽,答應我好嗎?
點評
文中敘述了一詳一略兩個事例,小作者能巧妙地將敘事與抒情結合在一起,真情實感始終流露在字裡行間,使得文章讀起來真實感人,易引起讀者共鳴。小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傳神,神態描寫生動細膩,「瞥了我一眼」「又把嘴一撇」「狠狠地打斷我的話」「板著臉」使一位獨斷專權、無視孩子心聲的媽媽的形象躍然紙上。
拓展延伸
讀一讀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他們致孩子》這本書是30位名人傾心寫下的親子家書集,是他們最想對孩子說的話。他們用世間最珍貴、最綿軟的愛寫就的封封家書,每一封信,都飽含睿智與愛,為孩子細數成長的酣暢與迷茫,生活的刁難與饋贈。如果你感興趣,不妨找來讀一讀。
做一做
在班中設立一個悄悄話信箱,讓它成為你訴說心裡話的「知心朋友」,把平時遇到的難事、愁事、麻煩事等一些難以面對面訴說的話,不好意思當面傾訴的情愫通過信箱一傾訴,定期打開信箱投遞,讓溝通從心開始。
舉一反三
玩一個角色轉變的遊戲,你可以變身為一隻備受寵愛的小動物,院子裡一棵不起眼的小樹,藏在碗櫃底下不敢見陽光的小蟑螂,書桌角落裡被遺忘的舊書……請你來幫它們說出藏在心底的話。這一定會是一次特別好玩的代言,你想試一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