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日本雖然是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但經濟實力不可小覷。作為亞洲四大發達經濟體之一,日本經濟部分依賴大型企業集團。作為中國的鄰國,中國人民對日本和韓國非常熟悉。很多人出國旅遊,這兩個國家往往是首選。同樣,日本和韓國都是小國,其經濟過於依賴大型企業集團。以韓國為例。三星集團與LG、現代等大型企業一樣,在企業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沒有他們,韓國經濟將在瞬間崩潰。
所謂財團實質上是由金融寡頭控制的大型企業和大型銀行組成的壟斷集團。簡言之,金融集團。其經濟實力極強,操縱資本的能力也相當激烈。日本經濟由六大國內財團支撐。有人說日本人逃不過三件事:死亡、稅收、財團。
日本六大企業集團控制著日本總資產的60%
與香港的四大家族和美國財閥一樣,日本有六個財閥,佔日本總資產的近60%,佔就業的20%。日本有很多大公司,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我們很少看到日本人登上胡潤富豪榜或福布斯富豪榜,因為這與日本傳統密切相關,日本人的資產大多在家庭中,而不是個人。
六大集團經濟實力比較
日本的六個財閥、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和第一勸業,與香港四大家族一樣強大,並控制著日本的經濟命脈。例如,三菱的資產相當於2家華為和5家阿里巴巴。日本2019年的GDP約為5.082萬億美元。全球份額約為5.7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4.08萬美元。許多人感到驚訝的是,由於六大金融集團的存在,日本經濟多年來沒有出現實質性增長,但仍然是一個發達國家。
讓我們從三井財團開始,它由25家大公司組成。其核心企業包括三井住友銀行、三井株式會社、新王子紙業、東芝、豐田汽車、三井房地產等,總資產37萬億日元,員工近25萬人。它的核心成員擁有25家壟斷企業,主要是銀行、保險公司和百貨公司,管理者將是三井的最高組織。此外,三井集團還通過貸款、持股和人事關係控制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110多家持股超過10%的互聯公司。
三菱財團由29家大公司組成。其核心企業有東京三菱銀行、三菱公司、三菱重工、三菱電機、本田汽車、朝日玻璃、日本石油、東京海火保險、尼康相機、日本郵政、三菱鋁業、明治安田人壽保險等,可以說,三菱集團目前是日本六大企業集團之首,日本重工業製造業第一,世界上最好的企業集團之一。三菱集團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三代領導人的領導下,它從一個政治商人發展到現在的金融集團。
住友由20家大公司組成。其核心企業有三井住友銀行、住友金屬、住友化學、住友商業、松下、日本電氣、三洋電機、朝日啤酒等。住友是日本四大壟斷企業之一,在住友家族的統治下發展起來。上世紀30年代初,住友對日本現代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有50家公司專注於重工業和金融業。憑著"利潤第一,不斷變化"的經營理念,迅速成長為日本最大的家族財閥之一。
富士財團由29家大公司組成。其核心企業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本通用汽車、日立、佳能、精工、久保田。富士電影也是日本四大壟斷集團之一。儘管富士僅次於三菱、三井和住友,但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是日本現代經濟的領導者。例如,在日本現代工業的早期,富士金融集團在電子、通信、光學等儀器領域表現強勁。在重型機械領域,富士的日立已經超過三菱。在商貿方面,丸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企業之一。隸屬於富士金融集團,丸紅為日本經濟國際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日本還有三河和第一勸業,它們相對較弱,但仍不可低估。以三河銀行為核心的三河財團由43家公司組成。不過,該企業派系分散,與富士金融集團相比很差。第一產業由47家公司組成,核心企業有第一產業銀行、富士通、金田、清水建設、川崎鋼鐵、朝日卡斯實業、富士電氣等。
對日本人來說,重要的不是你的銀行帳戶裡有多少錢,而是你能從財閥那裡調動多少資源。日本六大財團經常互相配合、分工,對個人財產所有者不屑一顧。
據悉,柳井正是2019年日本首富,擊敗孫正義再次成為日本首富。在公眾眼中,他們是成功的代表,但在六大巨頭眼中,他們依然微不足道,甚至無法接受。可以說,財富是終極代表,但日本六大財閥的地位如此之高,個人很難被接受,但如果被接受,地位也是一種提升。
據說日本經濟多年來沒有增長,但其經濟實力不容小覷。日本的科研開發能力、產業基礎和製造技術,特別是在應用科學、機械、醫藥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也是世界第四大進出口國。日本將電子、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列為三大支柱產業,年研發支出13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我們不得不承認,日本財團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這決不能是英雄的成敗。現在,雖然這些財團似乎沒有活動的影子,但它們往往依靠手中的資本實力對日本的走向進行多方面的引導。但有時資本過於集中可能不是好事,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由爾東商業觀察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