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朗誦〔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賦得古原草送別①
〔唐〕白居易
① 賦得: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 一種方式。
② 離離:草繁茂貌。
③ 榮:茂盛。
④ 侵:蔓延。
⑤ 晴翠:陽光照 耀下的草地。
⑥ 「又送」兩句:《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本指貴族,這裡借指被送的友人。萋萋,草木茂盛。
相傳此詩作於貞元三年(787),是作者的應考習作。按科場考試規矩, 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須繳清題意,起承轉合分明,對仗精工,全篇空靈渾成,方稱得體,命題「古原草送別」,則既要寫出「古原草」的特色,又要寫出「送別」的主旨。限制如此之嚴,故此體向少佳作,然本詩可謂完滿地達到了要求,而白居易作此詩時僅僅才十六歲!
首句破題,「離離」描寫「春草」生命力之旺盛,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次句寫野草春榮秋枯,歲歲循環。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嘆,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兩句,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唱嘆有味,既寫出「原上草」的性格,又寫出一種從烈火 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對仗工致天然,卓絕千古。五、六句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遠芳」「晴翠」都寫草, 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加具體生動。「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遠芳」之「遠」,寫出古原上清香瀰漫;「晴翠」之「晴」,寫出陽光灑滿綠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野草的旺盛生命力 ;「古道 」「荒城 」 扣題面 「古原 」, 雖然道古城荒,無邊的青草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七、八兩句,見萋萋芳草而生送別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離別之意,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渾成,成為歷代傳誦的名篇。
夏 青 (1927—2004) 本名耿紹光。新中國第一代播音藝術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曾任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學研究委員會會長、名譽會長。
(本文選自中華書局出版《中華吟誦讀本——大學生古代詩詞曲素養100篇》)
閱讀連結:
長按並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查看圖書詳情及快速購買
精彩誦讀回顧:
朱自清:背影|父親節
梁曉聲:慈母情深|朗讀
【朗讀者】倪萍含淚朗讀《姥姥語錄》
【吟誦】陋室銘|〔唐〕劉禹錫
《詩經•衛風•木瓜》|誦讀
杜甫:春望 | 誦讀
劉一達:根兒是哪兒,話就是哪兒 | 朗讀
連麗如:董卓大鬧鳳儀亭|聽書
梅蘭芳演唱崑曲《牡丹亭》(選段)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王兆鵬吟誦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 戴學忱吟誦
白居易:琵琶行 | 朗誦
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方明朗誦
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方明朗誦
陳少松吟誦:韓愈《師說》 | 教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