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06:05 |讀嘉新聞
這裡有很多關心、關愛老人的居民、商戶,懷揣一顆敬老之心,為老年人提供各式服務,如今已有十多家商戶與社區訂立口頭愛心協議,內容涉及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送餐、送貨上門、優惠理髮等多項服務;這裡建有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日常為老人開放,紅十字會「博愛超市」,每月向困難老人家庭發放「愛心積分券」等,這些為老服務機構坐落於附近,讓他們參與為老服務有了先天的優勢。
作為一個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佔30%以上的街道,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多年來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立體式」的養老服務新格局,不僅有全市首條「為老服務一條街」,還誕生了全市首個適老化改造家庭,並在全區率先試水街道老年食堂。
託老中心
「託起」老人幸福晚年生活
近千平方米的服務中心,硬體設施煥然一新,老人們正在院子裡一邊曬太陽,一邊聊天、話家常。
這是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的日常景象。就在不久前,新嘉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重裝開業,首批18名老人住進「暖暖的新家」。
今年81歲的盛引觀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在原託老中心住過10年的她,問起現在的養老中心有哪些好處,老人朗聲說道:「優點多了!吃得好、環境好、服務好,工作人員不停地收拾衛生,出門遛彎兒有人扶著……」老人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這處位於城北路百花社區內的百花託老服務中心開放於2008年,一直為老年居民提供休閒、健康、用餐等一體化服務而,深受老人好評,如今這裡已經成為老人們的「第二個家」。
走進託老房間,記者看到床頭的「長護寶」顯示著房間溫度溼度,還兼具報警功能。老人的床鋪下面也「隱藏」著智能床帶,監測老人心率等生命體徵,夜晚老人離床如廁超過1小時,智能床帶會自動向值班人員發出報警,及時查看老人狀況。
而在接待中心的智慧顯示屏上,老人們的近況實時顯示,呼叫中心、動態管理、設備管理等功能「一點就通」。此外,依託嘉科智慧養老的「託老e家」,老人佩戴的智能手錶,可在外出時實時定位,遇到突發狀況時能立馬通知託老中心工作人員和家屬,保障老人安全。
硬體提升上,託老中心對屋頂漏水、牆面裂縫等問題進行全面整治,26個房間、42張床位全部配備了護理型床位,併合理規劃了場地,設置陽光廚房、助浴室、洗衣房、綜合活動室、醫務室、接待室、活動露臺等不同功能室。不僅如此,在軟體提升上,引入了第三方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後續運營和管理,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同時以智慧養老為特色,讓住在這裡的老人安心又暖心。
「『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每一個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新嘉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該社區會加強社區日託中心的運營管理,提高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和水平,為社區老人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養老服務,真正把這件惠民實事辦到老人們心坎上。
安居才能樂養
著力打造適老環境
居家服務、娛樂健身、養生養性、閱讀欣賞……自從西馬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掛牌試運營後,這個全市首個「養安享」項目讓街道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由「養安享」提供的10餘種惠老、助老公益體驗季活動。
新啟用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有助餐區、娛樂區、全託室、日託室、康復護理室、書畫閱覽室、手工室、心理諮詢室等十餘個功能室,為新嘉街道60周歲以上的老年朋友提供日間照料、休閒娛樂、精神慰藉等多元化服務。
不僅如此,中心還積極開發、應用、推廣新科技項目和科技信息管理平臺,推動新理念、新技術在為老服務中的運用。比如,服務機器人小愛,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送餐、送水等送物服務;智能魔鏡可以提供聽歌、看新聞、播報天氣、量體重等服務;整個中心內設有一鍵呼叫系統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一鍵控制電器、電燈、窗簾等物品。
在新嘉街道,這種有特色的為老服務還有不少。如2015年8月開始,新嘉街道依託街道老年食堂,對有助餐需求的空巢、獨居、困難老人開展了收取成本價的助餐服務。
年紀大了,很多老人並不願意每天自己買菜、做飯,又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對於這些老人,一個位於社區內的「老年食堂」可以說是為他們解了憂。為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放心、便捷、實惠的用餐,這個舉措贏得了轄區老人們的一致首肯。
多年來,在發展為老服務的過程中,新嘉街道內外兼修。一方面通過加強服務設施建設和加強服務內涵建設改善轄區養老硬體服務設施,如努力克服老舊社區基本無多餘用房可用於養老等困難,通過整合各類為老服務資源、把已租賃的房產收回、對原先社區用房進行擴建等多種方式,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工作。目前,街道已建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1個,其中被評為5A級4個、4A級3個、3A級3個。
居家服務、娛樂健身、養生養性、閱讀欣賞……自從西馬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掛牌試運營後,街道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由專業化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浙江嘉科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10餘種惠老、助老公益體驗季活動。
此外,針對轄區內的一些獨居老人,新嘉街道委託第三方研發了獨居照護系統,在街道各個社區內進行逐一推廣。該系統通過紅外動態感知來檢測老人的正常活動,在臥室或客廳或衛生間等必經之處安裝設備,一旦長時間沒有移動,將發送報警信息給家屬和社區網格員,方便跟進。
這套系統不僅安裝簡單,設備使用電池,一貼即用,避免老年人怕費電而拔掉電源的情況發生;只需安裝在每天必經的客廳,不涉及拍攝個人隱私,更易被老人接受;而且還搭配門磁報警使用,門磁一旦打開,10秒內未檢測到移動則默認進入外出模式,長時間未檢測移動也不會報警,更加精準;另外還設有防盜功能,老人們外出時設定「外出狀態」,此時如檢測到室內移動信息則會觸發報警。老人們都說,這個設備讓人既貼心又安心。
智慧養老
老了也幸福
今年年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9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上,新嘉街道捧回全國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的「金字招牌」,成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街道(鄉鎮)。
近年來,新嘉街道針對轄區老齡化現象嚴重的現狀,從機構養老智慧化、社區養老信息化、家庭養老人性化三方面著重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依託社區、社會組織、專業社工三社聯動,提升「網際網路+」「網格+」雙網融合支撐,構建政府、家庭、社區、社會四位一體的多元化養老格局,打造「醫養護」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鏈。
今年以來,新嘉街道進一步深化智慧養老應用,改造提升街道百花託老服務中心,以公建民營形式聯合打造智慧化機構養老中心,依託1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面拓展獨居老人照護系統和智慧社區服務系統的應用,實施精準的居家養老分類分級巡視探訪服務管理。下一步,街道將依託新建的鄰裡中心,同步打造專屬老年人樂活空間,用專業化、智慧型的技術手段來進一步豐富養老服務內容。繼續加大推進雲診室擴面建設。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個人健康大數據,為老年人提供雙向轉診、上下共診、網絡問診服務。同時,關注孤寡、空巢、困難老年群體,擴大智慧養老輻射面,讓更多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醫、老有所怡、老有所易」。
(原標題:《新嘉街道「智慧養老」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編輯鬱馨怡)
1607033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