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國家來說,距離我們最近的戰爭就是抗日戰爭,雖然我們在戰爭中獲得了勝利,但是抗戰勝利後等待國家的是百廢待興的狀態,國家面臨則資源短缺、經濟落後的窘狀,國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高,就連用電都是比較奢侈的現象。那個時候由於技術落後,發電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是既耗費人力又耗費財力的工作,為了省電國家也是花了很多心思。
現在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夏令時,就算有聽說過可能也沒有深度了解,因為夏令時是很久以前實行的制度。對於80後90後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更不要說00後。夏令時的誕生來自於美國的富蘭克林,他是為了保持自己健康正常的作息時間所以提出了早睡早起的舉措,可能他也沒有想到他的措施最後被全球倡導。1907年這個措施以合理使用陽光的名字在全球推廣,並且對於歐洲國家來說確實節約了很多電。
這一切都被中國領導人和研究者看在眼裡,為了節約用電,國內也開始為推行夏令時進行籌備,夏令時是在1986年開始推行的。當時的技術人員預測夏令時實行一年節電量可以達到3個三峽,這個數據要是成功,對於當時國內的資源狀況來說確實有很大的改觀。夏令時在1986年足足省下了6.27億電力,單從這個數據上來看,這樣的成果確實是值得慶祝的。
不過夏令時的推行逐漸受到民眾的反抗,因為夏令時主要是以北京地區的時間為準,但是距離北京非常遙遠的地區就受到了影響,比如說新疆,北京天亮起床的時間在新疆還是黑黑的一片,北京天黑準備睡覺的時間對於新疆來說還是大白天呢。如果要讓新疆的人民執行夏令時是非常困難的,這完全會影響到他們的正常作息和正常工作,西北地區的節能資源本就不完善豐富,加上夏令時,幾乎一夜就回到了解放前,所以民眾開始對夏令時產生反抗的情緒。
夏令時在實行的第二年開始就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直到1990年著名的地理學家甘本發現了夏令時的弊端,並且在比較有名氣的地理會上提出了這個質疑,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相關部門後來在經過實地走訪,實地調查之後確認了夏令時的弊端,國家在經過一系列的商討之後,最終在1992年廢除了夏令時,夏令時在國內執行的時間只有六年,在這六年內確實為國內節約了很多電力,但是也給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造成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