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靠積累的,積累知識的方式除了廣泛閱讀之外,還有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向他人學習。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不懂得事情,這時候我們應該捨棄面子,虛心向他人請教。孔子在幾千年前就倡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種學習精神,這就是他成為聖人的一大原因。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對於知識的探索,我們要有永不知足的精神,這樣才能夠攀登知識的高峰,讓自己有新的突破。所以我們應該抱著不恥下問的態度去學習,把自己品格中最重要的東西展現出來。過去的一切成就屬於過去,一個明智的人,應該是謙遜的、熱情的,無論面對任何人,都應該虛懷若谷,放下自己的身段去學習,在不斷的問中增長知識和才幹,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完善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不會處處優秀,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秀之處,有值得我們學習的長處。所以,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不要想著求助遠方的專家,不妨想想你身邊的人,其實,每天與我們一起奮鬥八小時同事、老闆或者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林寧剛剛步入工作崗位,因為對工作的不熟悉,整整一周時間內,他的新項目開發策劃案被經理一遍遍退改,林寧每天都在為自己的方案發愁,每每看到經理失望的眼神,林寧都有辭職的衝動。
一天早晨,當李寧還在為項目策劃案的事情發愁時,他的同事程琳看到了,程琳拍了一下林寧的肩膀,說:「怎麼了?什麼事兒這麼愁眉苦臉的?」林寧將自己的難處告訴了程琳。程琳笑著對李寧說:「你去找王偉幫幫忙,他是公司的策劃高手,他的策劃案很受經理青睞,你去向他請教,他一定很願意幫助你。」
林寧因為剛到公司,跟同事也不熟悉,所以一直不好意思跟同事求助,如今有了程琳的提醒,他感覺輕鬆了很多,於是在看到王偉空閒的時間,便走過去向他打招呼,就自己遇到的問題請教了他。王偉認真地看了林寧的策劃案,很中肯地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並告訴他做策劃案的一個「捷徑」:「經理自己就是策劃出身,每次溝通時不妨徵求他的建議,仔細聆聽他的意見,你會學到很多東西,很快就會成長起來。」
果然,按照王偉的建議修改的策劃案順利地通過了經歷的審核,同時,李寧也學會了有針對性地與經理溝通,從中受益匪淺。
此後,在工作的過程中,林寧發現自己身邊的同事個個「身懷絕技」,每每遇到難題時,只要肯開口,總能從同事那裡得到中肯的建議。
很多人都跟林寧一樣,剛接觸工作或者剛接觸某項陌生的事物時,很難找到正確的方向,這個時候不妨虛心向他人請假。虛心可以讓每個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讓每個人看到別人身上閃光點。
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愛默生曾說過:「一個聰明的人能拜一切人為師。」不妨將虛心請教培養成自己的一個好習慣,放低自己,隨時向他人學習,這樣你才能積累到更多的才能,你才能具備很多別人不具備的長處,你才會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