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頂尖的馬拉松選手都是瘦長的竹竿身材居多,其實很多體重較大的朋友也有一顆奔跑的心。有的大體重跑友很多年都沒有運動,剛開始跑一會兒就呼吸困難,感覺心臟都快跳出來了。那麼,大體重人士該如何開始跑步呢?
1
何謂「大體重」?
說起何謂「大體重」,通俗來說,也就是肥胖,首先我們要引入一個概念——BMI。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得出的數字。對於普通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4.99
過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於32
由於BMI沒有把一個人的脂肪比例計算在內,所以一個BMI指數超重的人,實際上可能並非肥胖。舉個例子,一個練健身的人,由於體重有很重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數會超過30。如果他們身體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減重。由於存在誤差,所以BMI只能作為評估個人體重和健康狀況的多項標準之一。
2
要想跑,先減重
大體重跑者先把體重減下來(BMI減至28左右),體能升上去,再考慮循序漸進的跑步訓練。
大體重人士首先要做的並不是急於求成上跑道,而是關注自己的其他能力。例如肌肉力量,心肺耐力,包括心理狀態,這些對於初跑者,尤其是大體重的初跑者,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大體重跑步愛好者一定不能盲目跑步,而是需要做一系列的跑前準備,比如肌肉力量訓練,再比如快走、遊泳等有氧運動都比較適合。
3
控制跑量,循序漸進
在體重降到合適範圍後,很多人急於求成導致受傷。很多大體重跑友開始跑步之後,對熱量的消耗不滿足,覺得跑的「不夠」,因此跑量迅速遞增。其實要明白一點就是,不能太心急,大體重或者所有初跑者的剛開始主要是為了讓身體適應跑步,為接下來的訓練計劃打好基礎。
4
飲食控制仍很關鍵
大體重跑者的最大障礙之一是食慾增加導致攝入的卡路裡過多。為了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卡路裡,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策略。將每天的餐數擴大到5-6次,但是減少每次的進餐量。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有益心臟健康的營養食品,例如全穀物、魚、瘦肉、蔬菜和水果等等。它們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必要的營養,幫助你正確地鍛鍊身體,並有助於跑後的快速恢復。
當然,大體重跑者的心理狀態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大體重人士,除了被體重和身體不適折磨,自卑和敏感也一直伴隨著他們。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灰心,不放棄,不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己身體的積極變化才是最實在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我們刪除
編輯|小肆 內容|放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