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跑、放鬆跑加上大體重,可以選什麼樣的鞋子?

2020-09-04 sunjun5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整個人狀態不好,非常累的感覺,所以自然也不會有很燃的配速和跑量(雖然我本來就是個跑渣)。再加上背兒子上樓幾次(大男孩的撒嬌……),突然發現,之前買的旗艦跑鞋,舒服的不要不要的,比起沉重的雙腳和酸痛的小腿,鞋子多出來的幾克,真的沒所謂……反倒是充分的支撐和緩衝能力,給我很舒服的感受。

這裡我重複一下我之前說的觀念:跑鞋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不重要,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正常體重人群在沒有上大跑量、大強度和長期硬路面跑的時候,各種不同類型的普通跑鞋對我們膝蓋和腳掌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跑步新手應該注重正確跑姿、跑量和良好的恢復。買跑鞋,特別是在田徑場慢跑的人群,覺得舒服透氣,好看就行,我日常就在田徑場看到N多的NB574在跑。

我的個人體會,大體重人群,或者僅僅是日常慢跑鍛鍊養生跑類型,對於速度和跑量沒有嚴格的要求,不用掐著跑表訓練的,對跑鞋的要求僅僅是經濟耐用,保護雙腳不受傷。這樣的人群就非常適合訓練型的慢跑鞋。顧名思義就是適合日常訓練的鞋子,這類鞋子通常不具備有極佳的輕量設計,著重於耐久和保護,往往都配備緩震能力很強的中底和支撐性的鞋面,甚至是自家各種科技的堆積。其良好的保護性和高緩衝能力加上不輕的重量,這類稱之為「頂級鞋」的跑鞋有時候不被人所推薦,說什麼加速不行、拖腳、又厚又重啦……有這些評價的跑者往往都是大神,自身能力非常強,不需要裝備來進行輔助,也都是能帶動愛好者集中區域(如:跑步論壇)輿論的運動高手,所以這類鞋子往往會被人誤解為:「只有不會跑步的人才會買」的鞋子。其實大家都忘了,市面上大部分所謂的跑鞋,他們的全名是「慢跑鞋」,設計目的並不是使人達到幾分幾秒的配速,而是幫助人們在進行適度的運動時,保證他們不受傷害,能夠經受住幾百乃至上千公裡的長時間使用(競賽鞋甚至在200公裡之後,性能就會有明顯的衰減)。對於剛剛開始跑步或者是大體重的人來說,這樣的跑鞋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初跑者大部分沒有很好的跑姿,加之普遍的大體重(肥胖),根本不能指望他們穿著競技跑鞋進行遠距離快速奔跑。必須經過一定的練習,比如慢跑、快走等;強化肌肉、降低體重之後才能進行大神們認為的「跑步運動」。而最適合慢跑、快走的鞋子,我個人認為就是這樣的「頂級鞋」了:

以下的鞋子都是我長期穿著的,其中的觀點和感受都是基於我個人,不代表群體性和唯一性。因為我是正常足弓,所以並沒有支撐系鞋子的介紹和感受分享,也無意雲評測支撐系的鞋子,只能對想看支撐系鞋子的值友說聲抱歉。

Altra Paradigm4.5

Paradigm4.5的好印象來自於我一個玩大鐵的朋友,他試了Paradigm4.5後讚不絕口,把我帶種草了。 Paradigm系列是Altra為追求高緩震舒適性和落地穩定性的跑者專門設計的路跑鞋。

除了Altra經典的大鞋頭和平鞋底的設計之外,還搭載了StabiliPodsTM技術,起到三點穩定的效果,有助於防止腳部過度塌陷或內旋。但不能說他採用了「穩定片」就是一雙穩定跑鞋,是緩衝和穩定兼顧。

阿迪的UB腳後跟內存也是有穩定片,但顯然UB也不是一雙穩定系跑鞋。Altra一般只是用緩震能力對跑鞋進行分類排序(老圖一張):

採用了自家全新的EGO能量中底,厚度比以厚鞋底著稱的Hoka one one有過之而無不及,有助於培養正確的跑姿。適合體重偏大或者對緩衝有特殊要求的跑者所使用。

不過其實鞋底也沒有看上去那麼厚,因為中底材料在鞋身兩側上翻,起到了加強支撐性的作用。

總體來說,這款鞋適合有較大緩震需求,也有一定穩定性要求的用戶,通俗點講,適合體重比較大或者比較疲勞的用戶。如果你穿著目前跑完腿腳疼,或者在恢復期,不妨試試穿paradigm 4.5。

ASICS 亞瑟士 KAYANO


正如我之前說的「沒有錯的鞋,只有被穿錯的鞋」,譽為「跑鞋之王」(其實應該叫慢跑鞋之王)的kayano現在都出到26代了,假如真的那麼不堪的話,也不會有如此長的產品壽命。假如是Nike是效力於頂尖選手,致力於高精尖的的話,那麼ASICS、美津濃一類跑鞋則是為普通大眾服務,讓我們跑的更久、不受傷以及更耐用。而且KAYANO有寬楦型號、有超寬楦型號、有夜跑型號等等,會更加適合日常慢跑穿著,適用人群也更加廣泛。

我的kayano是之前日亞淘的,價格不錯,大概在500塊出頭吧。圖片找不到了,就網圖代替了

腳感方面,論鬆軟,KAYANO自然不如踩屎之王的Q 360。KAYANO的針對面是大跑量的正常足、正常足-內翻足、腳部肌肉力量不足(肌肉萎縮、老年人)人群,自然不可能太軟,也可能太輕,因為KAYANO在設計的時候,就不是又輕又軟的跑鞋啊!

Mizuno 美津濃 Prophecy 預言

對於預言的槽點,基本上集中於硬硬的腳感,還有就是我只有XX公斤,踩不動的。其實這樣的評價,除了對鞋子各人各偏好,真的是喜歡UB類的軟彈腳感的人,還有很多人是「人云亦云」的,其實他並沒有穿過或者說沒有長期穿過預言這雙鞋子。這樣說或許會得罪很多人,我提前說聲抱歉,並無惡意。

預言這雙鞋子,首先他就是「硬彈」的腳感,和所謂的「踩屎感」是2個方向的設計;而且預言鞋底的支撐性非常好,所以一上腳可能不會有刻意的「討好感」。我個人感覺,如果說是大運動量,穿這種「硬彈」的鞋子,其實會比「軟彈」的鞋子更舒服。軟彈的鞋子穿久了,足弓和腳掌會非常酸,因為鞋子沒有足夠的支撐性,我們的腳掌承擔了所有(戶外玩家或許會更有體會)。

還有踩不動的問題,以我之前65公斤,現在70公斤的體重,我感覺是完全可以踩開預言的。當然,所謂的踩開不是說能夠感受到預言的軟彈,而是感覺預言能夠吸收我跑步時的衝擊。預言的後跟,其實很容易感覺出來,就算是平時步行,刻意一些的話,也能感受到後跟Wave的形變。預言真正「硬」的地方在於前掌,前掌是真的硬,走路還好,厚實的鞋墊能夠提供不錯的腳感,一旦跑起來,特別是全掌或者前掌落地的跑法,前掌的Infinity Wave真是好像踩到小石子一樣。

預言這樣的表現,我猜想是這樣的:他本身就是一雙為後掌跑法設計的鞋子,所以前掌偏薄,緩震也不夠充分;前掌的Wave的「拱形」部分尺寸上要比後掌的小,所以也難以發生形變來提供緩衝,抗彎係數很高,所以就有了硬硬的腳感。

外底有3道預彎折溝

預言6並不會像傳說中的那樣「硬」到完全踩不動,要知道,跑鞋的初始腳感,鞋墊因素佔據了60%,不信的大家可以把鞋墊拿掉踩踩看。在腳步落地時,首先體會到的是厚厚鞋墊提供的軟彈感,之後wave開始發威,中段鞋的緩震開始從單純的「軟」變的「彈、韌」,而鞋低內側的綠色緩衝材料,可以和明顯的感覺到腳內側的緩衝強於腳外側,是一種與其他跑鞋截然不同的體驗。

預言是一雙能提供長時間耐久緩衝的跑鞋,因為根據我之前的體驗,太軟的鞋子,比方說N的zoom氣墊、A的凝膠以及巴斯夫爆米花系鞋子,雖然在開始階段提供非常良好的腳感,但過於軟的鞋底,需要腳掌肌肉用力來維持平衡,所以時間一長,不管是跑步還是步行,腳掌都會感到很酸軟。而預言6這樣騙「硬」的鞋子,優點就是能在相對長的時間裡,提供較為一致的腳感和適度的支撐性,來達到長距離或者長時間良好的運動體驗。至於缺點,除了重量比較重之外,外形過於傳統,注重功能性而不夠「潮」,簡單說來就是好穿,但是又醜又笨重。

Saucony 索康尼 Triumph iSO

Triumph ISO 是Saucony 索康尼的緩震系頂級跑鞋,我穿的是Triumph iSO 5,鞋子中底非常厚實,前後落差8mm,屬於很傳統的緩震鞋設置。而前掌處「EVERUN」字樣表示使用了Saucony的獨家科技EVERUN中底材料。根據介紹,EVERUN材料可提供出色的衝擊保護,提供83%的能量回饋,維持緩震特性的時間比標準的EVA長3倍。

Triumph ISO 5的中底非常有特點,應該是用了Saucony至今為止最厚的中底,科技上甚至有些「堆料」,鞋子的緩震能力異常出色,落地軟彈不見底的感覺。抬腳能夠感覺到較為明顯的回彈,加上Everun中底和上底所帶來的腳感改善和加強,Triumph ISO 5的緩衝性能在日常慢跑訓練中表現極佳,並且在我一個跑渣的能力內,達不到Triumph ISO 5的Everun中底的疲態點,所以整個慢跑過程腳感一直都很好。

中底是8mm的前後落差,而中掌無額外的支撐抗扭轉裝置,有些不保險;因為緩衝很好的關係,導致路感有些模糊,急加速有一些拖腳,有洩力,不適合對時間和速度有要求的競賽跑。不知道加一雙全長或者半長的碳板鞋墊會不會有改善。

如果是慢跑訓練、排酸跑或者是大體重跑者,Triumph iSO 5就非常合適了,足夠的緩震,特別是後跟的緩震加上ISO鞋面良好的包裹和支撐,可以減少受傷機率。

以上就是我親身體驗過的幾雙足夠「舒適」的鞋子,他們或許永遠不會出現在競速賽場上,但他們以強悍的保護,充足的緩震,呵護著我們的雙足,對於普通人來說,穩穩的,才是幸福……

相關焦點

  • 大體重跑者如何選鞋:緩震 or 穩定?
    而這種保護,對於體重較大的跑者可能尤其重要,因為動量等於質量乘以速度,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體重較大的跑者著地時所受到的衝擊力自然也比較大,這時跑鞋的緩震穩定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對於大體重跑者預防受傷,減少衝擊力能發揮積極作用。 大體重跑者應當如何選鞋呢?
  • 產後大體重的我,是如何用一年時間,做到可以日跑5公裡的
    懷孕時我體重是65公斤,孩子滿月我的體重是90公斤。是的,我增加了讓人恐怖的50斤,整個人就想吹起來的氣球,圓圓滿滿。再加上有175cm的身高,那簡直如鐵塔一般,到哪都是黑壓壓的一幢。這裡就不爆自己的圖的,圖太渣,不適合這裡貼,感興趣的可以私信給我。
  • 真相 | 大體重跑者選鞋更易陷入的誤區:緩震 or 穩定?
    大體重跑者主要有2類什麼是所謂大體重跑者?大體重跑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超重肥胖跑者;一類是身高較高所以體重相對較大的跑者。大體重跑者要根據足型選擇緩震型或者穩定型跑鞋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選鞋的基礎就是了解自己的腳型,通過前述評估,大體重跑者就可以初步評估自己的足型,然後就可以開始選鞋了。
  • 安踏「創」跑鞋:減震效果升級,大體重跑者的福音
    不過對於大體重跑者來講,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實在是太難了,市面上的跑鞋大多都沒有很好的減震效果,稍微跑久一點就會「震的腦瓜疼」,可真是太難了。不過據說最近安踏推出「創」跑鞋減震、緩震效果超棒,再久也不會引起腳後跟和膝蓋不適,簡直是大體重跑者的福音。我也趕忙入手了一雙,並穿著它跑了一周左右,感覺確實蠻不錯,這波不虧!
  • 跑馬拉松鞋子要軟點好還是硬點好 跑馬拉松鞋子需要買大一碼嗎
    跑馬拉松鞋子還是有點講究的,如果隨便穿一雙鞋子去跑馬拉松,那你根本就跑不完賽程腳就要廢掉。
  • 跑後放鬆很重要
    我的目標是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為了這個目標,我不在意今天跑沒跑,不在意今天跑多久,不在意今天跑多少配速,不在意路人怎樣看我,因為我不在意,只要我一直跑下去,時間會改變,我會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向好的方向在轉變。
  • 200斤的胖子每天跑5公裡,一個月後膝蓋廢了!大體重能不能跑步?
    一個人一雙鞋,一條路上跑一天——跑一天不太現實,幾公裡就夠了,跑多傷身啊。 我們通常習慣將BMI指數超過一定範圍的跑友,稱之為「大體重跑者」。因為他們跑步的時候,腳踝膝蓋還有脛骨所需要承受的作用力,比例會比普通人更大一些。
  • 160斤妹子每天跑5公裡,膝蓋跑廢了!大體重人群能否用跑步減肥?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條消息,說的是一位妹子有160斤重,每天跑5公裡,一個月之後就把膝蓋跑廢了,再也不能跑步了。所以現在很多體重大的人既想跑步,又不敢跑步,十分的糾結。其實,大體重的人是可以跑步的,科學的跑步是不會傷膝蓋的,還會強化膝蓋軟骨的。
  • 跑的挺辛苦!裝備更要選好的
    對於跑者來說,在日常跑步,長跑訓練或是馬拉松比賽中,跑鞋與跑者的契合度,腳感的舒適度、軟硬度等等都是能影響跑者發揮的因素。因此,選擇一雙適配跑者的跑鞋至關重要。那什麼樣的跑鞋才是好跑鞋?在這個「雙11」來臨之際,索康尼天貓旗艦店超「跑」匯聚,不管是經典之作還是限定尖貨,都可以在這次預售中發現它們的身影。與此同時,98跑也精心為大家準備了#Saucony索康尼#跑鞋的雙11必買清單,助力大家選到好裝備!
  • 顏值與性能並重,3款緩震強悍的高性價比跑鞋,大體重跑者的福音
    一個人一雙鞋,一條路上跑一天——跑一天不太現實,幾公裡就夠了,跑多傷身啊。我們通常習慣將BMI指數超過一定範圍的跑友,稱之為「大體重跑者」。因為他們跑步的時候,腳踝膝蓋還有脛骨所需要承受的作用力,比例會比普通人更大一些。
  • 慢跑可以天天跑嗎?
    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慢跑配速是7分鐘,現在是6分鐘,因為體重下降了,跑量增加了,所以速度可以慢慢提高。長跑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假如你是剛開始減肥的,體重基數較大,也不建議每天跑步,可以隔天跑步。儘管是長距離慢跑,但長距離跑步,對於膝蓋來說壓力還是挺大的,長期堅持會對其造成傷害。
  • 大體重當然也能跑,這些建議請收好!
    別看頂尖的馬拉松選手都是瘦長的竹竿身材居多,其實很多體重較大的朋友也有一顆奔跑的心。有的大體重跑友很多年都沒有運動,剛開始跑一會兒就呼吸困難,感覺心臟都快跳出來了。那麼,大體重人士該如何開始跑步呢?
  • 入門跑者經驗分享 / 618值得買的跑鞋推薦
    ;狀態一般或者比較疲勞,也可以放鬆恢復跑,跑步其實是一個自己跟自己娛樂,自己和自己較勁的運動,上癮後可以稱之為一種遊戲!但跑步無論你是配速超過6分鐘的慢跑,還是配速在3、4分鐘的大神,不變的都是持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更不要提跑步對腿部、膝蓋、腳部的壓力還是相當大的。所以放在養生籃球上的上來就跑,十天半個月你可能看不出問題,長期的傷病隱患還是相當大的。 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基本上都有受傷過,還有女性朋友也有跑傷了,去醫院拍片子的,所以這裡醜話要說到前面,一定要做好跑前,跑後的熱身,肌肉拉伸,放鬆。
  • 跑步減肥不粗腿的4大關鍵!跑前先放鬆 這裡 就不怕長蘿蔔
    除了肌肉、關節的拉伸,足底放鬆也很重要,很多人跑一跑容易粗腿的原因大多數就是因為足底肌肉緊張和關節受限。足底不放鬆會導致小腿發力過多,就是造成小腿變粗的原因,可以使用筋膜球幫助放鬆足底筋膜,恢復足弓力量,在跑步時就能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 大體重跑者的福利,這雙亞瑟士將緩震做到極致!
    對於很多大體重的朋友來說,想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並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市面上的很多跑鞋,大都是適合一些普通體重的人去穿著。如果讓我這種胖子穿,由於重量超過了中底所能承受的上限,會使跑鞋發揮不出原來的性能。
  • 跑後放鬆不只是要牽拉肌肉,更要進行「肌肉大保健」!
    跑後拉伸放鬆是跑步訓練的標配,但是長時間跑步的跑友會發現跑後只進行牽拉並不能夠很好的消除疲勞,促進恢復,然而有經驗的跑友在跑後除了牽拉還做一個「肌肉大保健」,也就是滾泡沫軸,兩者相結合才能深度放鬆肌肉,促進疲勞恢復。
  • 160斤妹子每天跑5公裡,膝蓋廢了!大體重人群能否用跑步減肥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條消息,說的是一位妹子有160斤重,每天跑5公裡,一個月之後就把膝蓋跑廢了,再也不能跑步了。所以現在很多體重大的人既想跑步,又不敢跑步,十分的糾結。對大體重跑者而言,跑鞋的選擇尤為重要。上面也說過了,跑步時膝關節受到的壓力是體重的4-8倍,體重多一公斤,膝蓋就要多承受4-8公斤的壓力。所以,對大體重人群而言,跑鞋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好的緩震功能,可以在運動中減輕對下肢的壓力,不容易受傷。另外,跑鞋最好是要選擇大半碼或者一碼的,不容易擠腳,跑起來更為的舒服。
  • 選錯跑鞋,你可能會越跑越傷!
    3.緊跟著體重轉向腳前部直到大腳趾方向;4.最後腳部離地。腳在我們跑步時同時擔負著減震、保持身體垂直和蹬踏地面這三重任務,正確的觸地方式能幫助你最大程度抵消體重的壓力作用,並且在步驟2的足弓受力變平時,地面的反作用力會被更好地吸收,沿著你的腳部散開。
  • 跑者一定要收藏的選鞋貼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跑鞋,而且就只說Nike的跑鞋,Nike的跑鞋已足夠形成一套完整的矩陣,無論是運動小白、跑步達人或者跑馬大咖,任何跑者在矩陣中都能選出合適自己的那雙或者那套跑鞋。
  • 什麼樣的跑者,什麼樣的跑法!你是哪一種?
    1、肥胖者身體過於肥胖的人,剛開始跑步,肯定是跑不動的,再加上長期的缺乏運動,體能不斷下降,現在才開始跑步鍛鍊,總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提升過程。首先,肥胖者跑步時長,一般為:10-20分鐘。因為實在是太胖,體重過重,身體負擔太大,沒跑一會,就會渾身沒勁,氣喘籲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