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後放鬆很重要

2020-09-05 湖北西培


冥想很神奇,可以和自己對話。

我的目標是一直跑下去,直到跑不動為止,為了這個目標,我不在意今天跑沒跑,不在意今天跑多久,不在意今天跑多少配速,不在意路人怎樣看我,因為我不在意,只要我一直跑下去,時間會改變,我會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向好的方向在轉變。


跑步讓我擁抱美好。

為了能夠一直跑,我需要不受傷,科學運動,雖然我是一個隨性的人,但也不想傷痛伴著跑步,有過幾次關節、肌肉和髂脛束痛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帶傷跑是怎樣的感覺,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我看了相關書籍,了解到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疼痛部位不強大,導致姿勢變形疼痛,二是肌肉未得到有效放鬆緩解,乳酸堆積造成肌肉結節失去彈性。其實就一個問題,就是力量不夠強大,導致受傷。


有條件可以去專業按摩放鬆。

雖然受傷的部位通過自我恢復可以變得更加強大,但需要休整,如肌肉不能得到完全放鬆,會影響彈性和以後的運動成績,因此,我們要主動對肌肉進行放鬆,讓他能夠更好的恢復,一是可以避免受傷,二是能跑得更快更輕鬆。


核心力量對跑步影響很大。核心穩定保證跑姿正確和經濟性,避免受傷。

我建議兩個放鬆方法,一是跑後拉伸,跑後呼吸調節均勻後,就近開始拉伸,針對幾個肌肉群進行靜態拉伸,一定記著是靜態拉伸,熱身是動態拉伸,活動肌肉關節,激活身體和心理,做好跑步準備,跑後是靜態拉伸,排解乳酸堆積,修身塑形,我一般跑後主要做三個拉伸動作,針對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靜態拉伸別用力,呼吸緩和放鬆身體,用心體會拉伸部位。


肌肉有彈性會更有形。

另一個放鬆是休息時,需要用瑜珈柱和足底球(可用高爾夫球替代),瑜珈柱可以對肌肉進行深層次的放鬆,沒用之前,我體會不到這個方法的好處,用過之後,感覺太妙了。用之前,好像身體各部位肌肉沒什麼問題,但一壓上去,那個酸爽,才知道肌肉裡面堆積了太多沒有排解的結節,這個會導致肌肉失去彈性,也會影響肌肉形狀,也就是形體,想修長的可以試試。建議一周做兩次瑜珈柱的放鬆,足底球可放鬆足底筋膜,這個日常可以做,放在辦公桌下面,踩一會就好。

相關焦點

  • 跑步運動後按摩身體放鬆很重要!
    大家好,我是小賴,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個人經驗是:按摩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跑步後恢復的更快。 我個人跑步是一跑一休,通常一周進行一次按摩,主要是會找比較好的跑友互相按摩一下。按摩的最好時間是在跑步運動後休息2~3小時再進行或晚上睡覺前進行,最好是在洗完熱水澡之後進行按摩,效果最好,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
  • 跑後放鬆不只是要牽拉肌肉,更要進行「肌肉大保健」!
    跑後拉伸放鬆是跑步訓練的標配,但是長時間跑步的跑友會發現跑後只進行牽拉並不能夠很好的消除疲勞,促進恢復,然而有經驗的跑友在跑後除了牽拉還做一個「肌肉大保健」,也就是滾泡沫軸,兩者相結合才能深度放鬆肌肉,促進疲勞恢復。
  • 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主要是強調了在運動訓練中,「訓練和恢復」同等重要。 注重恢復對馬拉松訓練的意義 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其訓練特點是訓練周期長、比賽持續時間久。這需要馬拉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就要承受「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模式。
  • 跑後放鬆這兩招,緩解足底疲勞與酸痛
    來源:《泡沫軸完全使用指南》放鬆是跑步後不可缺少的環節,但很多跑者往往會忽視對足部放鬆。這個部位在跑步及其他多種運動中,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重量。如果其在運動之後未得到很好的放鬆和緩解,則很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等問題,該病症在跑者中也很常見。足部是人體的支撐基礎,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跑後的足底放鬆不可少。
  • 跑後放鬆恢復規避傷病風險,這些「黑科技」和小技巧能幫到你
    跑得不好,或者休息放鬆得不對,反而會導致受傷風險加大。所以,跑步不但要注意過程中的自我保護,跑步後的細節也很重要。運動過後你懂得如何緩解疲勞嗎?你真的會休息嗎?你懂得用一些像筋膜槍這樣的「黑科技」來幫助你迅速找回狀態碼?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如果你不懂得如何科學放鬆,那麼,跑步反而會對你造成損傷。
  • 原創 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原創 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原標題: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 跑後拉伸,也要顧及全身,8個動作,讓你徹底放鬆,並改善柔韌性
    但是除去跑前的準備,和跑步的進行以外,在跑後的拉伸和放鬆做了些什麼,是減慢速度,通過走路的方式等待心率降下來(很多人都會這麼做),還是會停止壓壓腿?還是做一下全身性的放鬆?  我們都知道,跑後拉伸有利於肌肉的恢復,緩解疲勞。或者在跑後我們都會感受到腿部的緊張會去重點做腿部的拉伸,這一點在公園也比較常見。但是跑步卻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所以在跑後需要拉伸放鬆的不僅是腿部,而需要對全身肌肉的拉伸與放鬆。
  • 詳解精英運動員已經普遍採用的一種肌肉放鬆方式:跑者其實也很需要
    隨著跑友對跑步認識的不斷提升,跑步不再是單純的換上鞋子就去跑步,跑完步就回家,做好充分的跑前熱身和跑後放鬆也成為跑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跑前熱身也不再是單一的慢跑,同時結合了動態牽拉、肌肉激活等元素,使心肺系統、骨骼肌肉系統等處於興奮狀態。
  • 跑後拉伸,只拉伸腿部不可取,8個動作,讓全身都得到放鬆
    但是除去跑前的準備,和跑步的進行以外,在跑後的拉伸和放鬆做了些什麼,是減慢速度還是做一下全身性的放鬆?我們都知道,跑後拉伸有利於肌肉的恢復,緩解疲勞。或者在跑後我們都會感受到腿部的緊張會去重點做腿部的拉伸,這一點在公園也比較常見。但是跑步卻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所以在跑後需要拉伸放鬆的不僅是腿部,而需要對全身肌肉的拉伸與放鬆。
  • 跑前先放鬆 這裡 就不怕長蘿蔔
    其實,會越跑腿越粗大多是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忽略了幾個重要事項,想要靠跑步減脂又不粗腿,快把以下4個關鍵記起來,讓你怎麼跑都有纖細美腿。除了肌肉、關節的拉伸,足底放鬆也很重要,很多人跑一跑容易粗腿的原因大多數就是因為足底肌肉緊張和關節受限。足底不放鬆會導致小腿發力過多,就是造成小腿變粗的原因,可以使用筋膜球幫助放鬆足底筋膜,恢復足弓力量,在跑步時就能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 實現高速放鬆跑的基礎——無氧耐力訓練
    點藍色字關注「愉快的跑步」短跑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力量,是現代短跑運動員所不可忽視的專項力量,它是實現高速放鬆跑的基礎,是短跑動力的源泉,在進行短跑訓練時尤應得到重視。大約1分鐘時間,持續劇烈的運動,如快速的間歇跑,重複跑,400M跑,對抗性球類比賽等。無氧耐力訓練是一項較大消耗體力和精力的項目,在訓練的間歇和訓練完後重要注意身體的自我恢復,要採用積極的恢復方式,避免在大強度的運動後,突然停止造成血液回流困難,以致大腦供血不足。
  • 從零開跑 | 拉伸,比你想的更重要
    對於新手而言,這是無傷奔跑的第一步;對於資深跑者,這是跑得更快更遠的秘訣。跑前的熱身運動中,動態拉伸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度,減少受傷風險;跑後的放鬆恢復裡,靜態拉伸則可以緩解肌肉緊張,促進機體恢復。
  • 要想跑的好,節奏很重要
    ,甚至會有還想跑的念頭。有些高水平運動員採用的節奏是前快後慢,變化的速率越小越好,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節奏。練習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合理的分配自己能量的消耗,延遲「極點」的出現,降低它的不良影響,提高自身的跑步節奏感和自控跑速的能力。
  • 全套「跑前熱身&跑後拉伸」動作,做對了越跑越爽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訓練準備工作不充分,忽視訓練前後熱身拉伸運動。醫家人運動康復作為深馬指定的賽事保障機構,接下來將放出一大波跑步知識。以上8組動作每個做1-2組每次持續15秒左右就可以達到激活肌肉調動機體的作用二、跑後拉伸
  • 懂得跑後拉伸,才能跑得無傷長久
    一次完整的跑步訓練包括:跑前熱身,跑步訓練,跑後拉伸,補充營養,缺一不可。如果時間更長的話,充分休息也應該算是跑步訓練的重要一環。 今天就跟大家講講跑後拉伸這一環。如果你對跑步稍微有一點了解,就知道拉伸對跑步來說非常重要。
  • 掌握深呼吸技巧,是提高跑者肺活量的重要方法
    可能許多普通跑者認為,自己狀態好的時候,可以一口氣衝完5公裡,也沒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但對許多普通跑者來說,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有兩種呼吸方式。跑得很輕鬆時,兩步一吸,兩步一呼;跑得較累或上坡跑時一步一吸,兩步一呼 。許多人試圖在這兩種呼吸方式之間找一個中間點,但這是不可取的。錯誤的呼吸方式1.一步一吸、一步一呼的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 馬拉松世界冠軍教你跑全馬 核心力量很重要
    略前傾,雙肩放鬆,身體重心在臍下兩寸處。不要大步的瀟灑,不要彈力十足的酷帥,要的是平穩、速度、安全、持久!2、身體重心越低,左右上下擺動越小,越省力。小步幅、高步頻,重心自然就低。腳落地時間要短。兩腳內側應在一條線上,不是兩條線!切忌跨大步、高抬腿、後撩腿、八字腳、聳肩晃肩。
  • 網球發力原理的第一要訣丨放鬆放鬆再放鬆
    網球技術是一項關於發力和對力的控制的運動,那麼網球發力的第一要訣或者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作者根據自己的打球經驗認為是放鬆才是網球所有發力原理裡的第一要訣。揮拍同樣如此,面對對方的快球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會想發力把對方的球硬懟回去,但其實對於這種快球,它自身已經包含所足夠的能量,只要我們跑到位,打中甜點,輕鬆地揮拍就可以輕鬆地把球借力打回去,並不需要自身發多大的力量。所以面對對方的快球,其實我們並不需要自身發多大力量對球進行加速,只需要揮拍改變對方來球的方向即可。
  • 最重要的部位反而被忽略?跑者請先學會保護自己的雙腳
    跑者最容易忽略對身體哪一部分的保護?雙腳應該是熱門答案之一。對大部分跑者而言,做好跑前熱身和跑後放鬆已經是一項常規操作——弓步、高抬腿、深蹲甚至是擺腿,但很少有一套流程會把雙腳的熱身放進去。近日,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就邀請了美國田徑聯合會的資深教練安德魯·西蒙斯為跑者們制定了一套「腳部保護和訓練指南」,從跑前到跑後再到如何選擇裝備,告訴跑者如何照顧好自己的雙腳。
  • 跑後肌肉酸痛?5個緩解方法,幫你放鬆肌肉提高跑步效率
    導語:剛剛參加跑步的小白給我留言,說跑完步後肌肉會感到酸痛,其實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的跑者覺得自己挺一挺就過去了,甚至有少一部分的跑者卻認為自己跑步練到家了,很有成就感,那麼跑步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嗎?如何改善這種現象,接下來我們的學習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