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德生物002932.SZ)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本次明德生物公開發行新股1664.63萬股,發行後流通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為25%,發行價格為20.45元/股。其首日開盤價24.54元,股價立被拉出漲停板至29.45元,總市值約19.61億元。
藍鯨產經記者了解到,對於2014年便登陸新三板的掛牌「元老級」企業來說,明德生物的IPO上市之路可謂幾經波折。公開資料顯示,明德生物掛牌後先後進行過3次融資,合計融資金額4373萬元。
2016年4月15日,明德生物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隨即獲得證監會的受理。眼看過會在即,公司決心衝A,清理「三類股東」(即契約型基金、資管計劃、信託計劃),破除IPO道路上的障礙,於2017年7月13日從新三板摘牌。但公司又在2018年1月17日正式上會之時,首發申請遭遇上會暫緩表決。
直至2018年5月3日,明德生物才成功過會,成為繼萬孚生物和基蛋生物之後的第三家以POCT(point-of-care testing,即時檢驗)為主營業務的A股診斷試劑公司。至此,距離其首次IPO申請已有兩年多的時日。
據了解,明德生物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POCT分子診斷化學發光血氣等)及移動心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項目覆蓋心腦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腎病、糖尿病、健康體檢和婦產科等多個領域,已成為國內POCT產品線最全面的企業之一,擁有CFDA註冊的POCT快速診斷試劑產品30餘項,實現PCT降鈣素原、S100-β蛋白全血床旁快速檢測。
明德生物POCT產品結構
藍鯨產經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POCT屬於體外診斷行業(IVD)的細分領域,根據研究機構統計的分析,2016年全球POCT市場規模達到202億元,其10.75%的行業增速明顯高於7.6%的IVD行業增速,預計未來POCT行業仍將保持9%的複合增速,2020年將達到29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國內POCT起步較晚,具有基數小、增速快的特點,發展潛力巨大。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POCT市場規模為4.8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達到14.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4%。
目前,國內POCT市場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強生、羅氏、雅培等大型跨國體外診斷公司,憑藉其在研發、品牌、銷售網絡以及質量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幾乎壟斷了中國高端市場。
反觀國內,POCT行業的領軍企業大多分布在廣東、上海和南京等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本土POCT企業除了萬孚生物、基蛋生物和明德生物這三家已經上市的企業之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奧普生物、普門科技、熱景生物、國賽生物、樂普醫療等企業。
根據萬孚生物2017年年報,公司營收11.45億元,實現淨利潤2.11億元;基蛋生物在2017年則取得4.89億元的營收,淨利潤1.94億元。而據明德生物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5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9534.16萬元、14097.91萬元和16512.33萬元,業績逐年增長;淨利潤分別為3559.65萬元、5969.20萬元和6555.38萬元,盈利水平呈上揚趨勢。但是相較於萬孚生物和基蛋生物,不論是在業績還是在盈利方面,仍存有一定差距。(藍鯨產經吳銳wurui@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