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龍功夫菜,跟餐飲零售有啥關係?

2020-12-16 NCBD餐寶典

(本文節選自CCFA(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NCBD(餐寶典)聯合發布的《品牌餐飲企業預包裝食品零售狀況研究報告》,報告全文3萬餘字。)

編者按:12月2日,前不久開出了「賈國龍功夫菜」餐廳的西貝,其創始人賈國龍在一場演講中表示:零售其實也是正餐的一個方向。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分析了餐飲企業開展零售業務時,在產品方面需要特別重視的四個環節,分別是研發、生產、定價和推廣。(小龍坎、大龍燚、遇見小面的餐飲零售化,都很重視這一點)除了這四點之外,還有一點也特別重要,那就是渠道。

1 線上線下全渠道漸成行業共識

從銷售渠道來看,餐飲企業的零售化可以依託的渠道比較豐富多樣,可以分為線上、線下兩大類。線下渠道主要包括門店、商超/便利店等傳統的線下渠道;線上渠道主要包括電商平臺、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其中,線下門店、線上的會員平臺等均屬於企業私域流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需要強調的是,隨著新零售的發展,線上渠道與線下渠道在很多時候都會互相融合,兩者並非完全獨立存在。

△主要銷售渠道分類

(1)線下門店:對餐飲企業來講,尤其是一些連鎖門店比較多的企業,線下門店是其天然的優勢陣地,天然就擁有巨大的流量。很多企業會在餐廳門口或內部設置專門的零售產品展示區,不僅能為線上帶來流量,也能創造部分的收入。

(2)商場/便利店等傳統線下渠道:線下渠道也不可忽略,一些半成品菜、預包裝食品在傳統的線下渠道就比較受歡迎。如西貝就將賈國龍功夫菜擺進了盒馬的線下門店。此外,大潤發等企業也表示非常願意跟餐飲企業開展相關的合作。小龍坎等企業在線下渠道也有比較廣的布局,並且收益非常可觀。

(3)電商平臺:電商平臺不僅包括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電商平臺,還包括一些生鮮平臺,如每日優鮮、叮咚等。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產品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平臺。對於一些速凍類的產品,通過生鮮平臺進行銷售就有一定優勢,如吉祥餛飩就比較看好與一些大型生鮮電商平臺的合作,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圖自網絡

(4)私域流量:通過打造線上自有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深度運營私域流量,沉澱價值用戶,促進用戶轉化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目前海底撈、西貝、雲海餚以及大師兄等紛紛上線了微信小程序;還有企業專門開發了自己的App;部分企業還通過建立各種群來積累會員,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私域流量來進行零售產品的銷售,對於餐飲企業來講,成本最低。

總體來看,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不管是私域流量還是公域流量,全渠道銷售已經成為行業共識。而對於直播帶貨以及社區團購等一些新的營銷渠道,部分餐飲企業也在積極嘗試,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2 渠道規劃的6點注意事項

在渠道規劃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重視外部渠道。除了企業自身的線下門店資源以及私域流量外,凡是在零售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餐飲企業,都極為重視對外部渠道的拓展,外部渠道在整個零售中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

第二,要根據產品的形態來規劃。方便速食類的產品受眾較廣,線下渠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直接與現有的渠道進行合作。對於一些區域性比較強的品牌,也可以藉助於當地的渠道進行探索。線上渠道也是當下零售產品的一個主戰場,很多企業會選擇在天貓、京東以及拼多多等平臺開店賣貨。

對於一些生鮮速凍類的產品,可以布局生鮮電商平臺、線下商超等,比如吉祥餛飩就比較喜歡與一些生鮮電商平臺開展合作,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於一些半成品菜類,既可以通過線下門店進行推廣,還可以通過與商超、便利店開展合作進行推廣,如賈國龍功夫菜就在北京盒馬通過擺攤的形式進行試水。

△圖自網絡

第三,選擇合適的線上平臺。需要注意的是,線上電商平臺生態已經非常成熟,但這些平臺的流量成本也比較高,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曝光、轉化,就需要付出較大的成本。不同的電商平臺用戶屬性不同,優勢也不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選擇最合適的平臺重點發力。

此外,對於很多企業,天貓以及京東等線上平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這是一個對外的「形象展示窗口」,在品牌宣傳方面的意義要大於賣貨的意義。

第四,在不同階段可以利用不同渠道。蜀大俠集團食品及零售公司總經理曾鳴認為,銷售渠道的選擇可以從線上開始,線上渠道能給產品的迭代做數據積累,是最快接觸到C端用戶的渠道,還能通過消費者的反饋迅速了解到在不同區域產品的不同選擇。

而對於小龍坎而言,更喜歡進行全渠道布局,在線下渠道尤其比較喜歡一些比較年輕、靈活、新銳的代理商,與這些渠道一起開展合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早期,小龍坎還曾經通過微商渠道進行自熱火鍋的銷售,享受到了「微商的紅利」。大龍燚最開始也是從微商做起,用小流量來沉澱客戶。

△圖自網絡

第五,充分利用私域流量。對於餐飲企業來講,私域流量目前是企業比較看重的一個線上渠道,也是很多企業發力的方向。私域流量成本較低,自主可控,依託於外部成熟的物流,就可以很方便地將產品送到到消費者的手中,遇見小面、比格比薩以及嘉和一品等線上零售產品中私域流量表現較好,貢獻了較大比例的收入。

另外,社區團購也是目前一個可以重點關注的方向,隨著美團、滴滴以及拼多多等巨頭的入局,未來或將有較大潛力。(延伸閱讀:美團、阿里、京東搶著入局的社區團購,或是餐飲零售的好機會

第六,注重與渠道的溝通。跟渠道的溝通極其重要,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渠道,與渠道的順暢溝通不僅可以爭取到好的資源,還能根據平臺的一些重大活動第一時間作出安排,提升曝光的同時增加收入。

相關焦點

  • 「賈國龍功夫菜」待突圍
    得益於良好的現金流以及餐飲的剛需性,資本對於餐飲也是青睞有加。因此,對於西貝的「改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西貝必然是要上市的,現在所有的頭部餐飲企業都在努力上市。上市對於規模化、品牌化、以及差異化都有幫助。從行業發展以及自身需求來說,西貝不上市的話,就會比較被動。」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體發現,賈國龍擔任法人的數家西貝系公司,股權已大量質押。
  • 收縮戰線、主推賈國龍功夫菜,西貝離IPO還有多遠?
    同時,關停「超級肉夾饃」、關掉西貝酸奶屋北京首店、放棄「弓長張」項目,著重發力「賈國龍功夫菜」。 「今年疫情,西貝肯定會有一些門店經營受到問題,西貝也想通過股市來造血、融資再擴大經營。但是並不看好賈國龍功夫菜這一業務。」
  • 「賈國龍功夫菜」開業:菜品都是半成品,人均消費100元
    靠「哭窮」和「715」出圈的西貝掌門人賈國龍,最近又在幹一件顛覆傳統餐飲的大事。   他在北京一家購物中心,開出了全國首家「賈國龍功夫菜」,這家餐廳沒有廚房、所售賣菜品全部為半成品,顧客評價像吃方便食品,人均消費卻高達百元。   西貝莜麵村增長遭遇瓶頸、進軍快餐連續失敗,「賈國龍功夫菜」能承載賈國龍的千億夢想?
  • 西貝、太二都在布局的零售餐飲化到底是什麼?
    餐飲界中已經有大佬做起了示範,接著看:今年5月,西貝旗下全新品牌「賈國龍功夫菜」推出,據了解,這款產品主打到家零售菜品和半成品服務。而功夫菜名稱的由來,也是未來彌補半成品菜和美味之間的差距,通過急凍鎖鮮技術保存大師研發的菜餚,也就是簡單加熱就能完成。
  • 弓長張「杳無音信」後,進駐盒馬的西貝功夫菜能否站穩腳跟?
    值得注意的是,盒馬鮮生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新零售平臺,已經從最初的社區化一站式新零售體驗中心,演變成集購物、就餐為一體的小型商場。尤其是盒馬鮮生十裡堡店,餐飲區域面積及品類在不斷擴大,此時西貝莜麵村進駐,能否取得一席之地呢?
  • 賈國龍:西貝將來做怎麼也得超過王守義十三香
    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出席並演講。賈國龍在演講中透露了「西貝賈」這個名字註冊商標怎麼來的。1999年來到北京,2004年需要把西貝商標從內蒙籤到北京的公司,一個代理公司,籤的過程中建議把名字註冊。「我說為什麼呢?用名字註冊有什麼意義?
  • 賈國龍又雙叒叕改口了:西貝要上市,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是資本不想投,而是賈國龍不想要,資本投不進去。賈國龍也不是沒想過上市,2012年賈國龍接受沃頓知識在線採訪時提到,根據相關監管要求上市需要提供三年的規範報表,公司從2012年開始編制規範的財務報表,希望在2015年能夠實現上市。西貝也曾經接受過資本投資,後來賈國龍覺得跟資本打交道讓人頭疼,很快就進行了股份回購。
  • 賈國龍推翻「永不上市」言論,佔西北菜市場3.3%份額的西貝缺的不僅...
    不是資本不想投,而是賈國龍不想要,資本投不進去。賈國龍也不是沒想過上市,2012年賈國龍接受沃頓知識在線採訪時提到,根據相關監管要求上市需要提供三年的規範報表,公司從2012年開始編制規範的財務報表,希望在2015年能夠實現上市。西貝也曾經接受過資本投資,後來賈國龍覺得跟資本打交道讓人頭疼,很快就進行了股份回購。
  • 品牌餐飲企業預包裝食品零售狀況研究報告
    三、對餐飲零售化的觀點3.1 餐飲人眼中的餐飲零售化1)西貝創始人賈國龍:重倉零售化,賈國龍功夫菜開啟到家零售賈國龍:我們(西貝)會增加兩塊新增業務,一個是快餐,一個是線上美食零售化。(正和島)5 月,西貝正式發布了「賈國龍功夫菜」的規劃,計劃在天津設立生產工廠,主營中央廚房業務,輻射京津冀地區。10 月 9 日,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舉行奠基儀式。據介紹,西貝餐飲集團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是呼和浩特市和新區重點引進、傾力打造的新興產業引領項目。
  • 賈國龍:715工作制度讓員工很喜悅,西貝離職員工:每天都是煎熬
    賈國龍:715工作制度讓員工很喜悅,西貝離職員工:每天都是煎熬!近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媒體上大談「996」工作制度時,表示:「996算個啥,我們是715,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個小時,白加黑的幹,夜裡還總開會,我們就算這麼拼,沒日沒夜的幹了32年,才有今天的一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