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比往年來得格外晚,雖然時近嚴冬,但是在招聘行業,智聯招聘卻燒起了一把火,用自己的全覆蓋優勢啟動了一場高調而又秘密的攻防戰。
「1%的秘密計劃」背後的大數據
1月28日,智聯招聘推出「1%的秘密計劃」大型網絡招聘會,喊出的口號是「1%的最強僱主只給1%最優秀的你」,使最強的企業與最強的人才進行對接和匹配。這是一個令人奇怪的舉動,因為絕大多數跳槽的人勞碌了一年都需要等拿到年終獎後才有所行動,所以一般求職招聘都是在春節之後進行。
按照智聯招聘CEO郭盛的說法,這一切都源於數據。根據智聯招聘的數據分析,今年的招聘市場有明顯的不同。往年的傳統招聘旺季都是在春節後的三、四月份,但是今年招聘旺季卻提前到了1月底到2月份,這是智聯招聘逆時而動的原因所在。
除了用大數據分析出招聘時機,這次智聯招聘的秘密突襲的具體內容也與大數據相關。通過對用戶需求數據的分析,智聯招聘設置的專場也頗為奇特,分為最任性薪資、最奇葩福利、最個性文化、最精英團隊、最火箭晉升、最潮流行業等六大專場,以滿足這些頂尖用戶的特定需求。
事實上,智聯招聘一直都在關注大數據。就在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14白領年終獎調查》,其中的一些發現讓很多人大開眼界。例如,調查發現2014年終獎滿意度指數僅為2.23,四成白領因年終獎考慮跳槽。預計發放年終獎的白領中,有93.1%的白領會拿到現金形式的年終獎,其他的白領將拿到實物形式的年終獎。一些白領則吐槽自己的奇葩年終獎,有火鍋底料、一張彩票,甚至還有一箱臘肉、一套鍋具等。
全覆蓋戰略對陣市場變局
智聯招聘在數據上的積累,除了與其18年的公司歷史相關,還根源於其全覆蓋的公司戰略。2014年6月,智聯招聘登陸美國紐交所上市,隨即開始戰略轉型,推行全覆蓋的發展路徑。智聯招聘的發展策略可以歸納為「3的三次方」,即面向三類人群(學生、白領和高端),匹配3類產品(測評、網絡招聘和教育培訓),建設3個渠道(線上、線下和無線)。由此,智聯招聘實現了對求職人群、職業生涯、渠道的全覆蓋。
處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網絡招聘,近年來出現了社交招聘、垂直招聘等新的方向。然而,智聯招聘的CEO郭盛,就像《射鵰英雄傳》裡面的那個同性英雄郭靖大俠一樣,不為行業的風雲變幻所動,也不追求什麼花哨的招式,而是將全覆蓋這個基於求職者角度出發的簡單招式施展到極致。
針對社交招聘,郭盛認為,相比領英,中國市場的特點有非常大的不同,社交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推廣渠道,但用於招聘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中國的社交比較重,輕度的了解很難產生招聘這樣重的行為方式。
針對垂直招聘,郭盛認為,現在的人才恰恰是跨界流動著,這意味著人才的流動很多是跨行業、跨職位的,這種情況下,全覆蓋的智聯招聘恰恰能夠適應這種變化。一鯊認為,跨界的確是當下求職市場的趨勢,一種是行業內的職位跨界,即今年在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內做市場,明年在網際網路公司內做產品;另一種是職位內的行業跨界,即今年在萬科做前臺,明年在百度做前臺,這時候那些垂直的招聘網站就很難適應這種趨勢,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反觀智聯招聘,全覆蓋的策略讓其能夠覆蓋所有行業的所有職位,就能夠適應流動性與跨界的人才特點。通過數據的分析和不同行業的研究,智聯招聘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流動性和跨界需求,而且有望用大數據的分析來真正給用戶以跨界和流動性的建議。例如,一個程式設計師在銀行編程可能一個月1.2萬塊錢,但是網際網路金融興起後,如果這個程式設計師跳槽到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從事類似工作,則可能薪水翻倍。這時候,對行業、職位的全覆蓋就非常重要,能夠不僅被動滿足用戶需求,而且主動創造用戶需求。
有意思的是,智聯招聘在全覆蓋戰略的基礎上也走細分路線,以實現既覆蓋全部需求,又能儘可能精準服務。例如,智聯招聘針對學生、白領和高端人才有專門的產品,在高端人才方面有智聯卓聘這樣的獵頭服務來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由此,智聯招聘形成的是全覆蓋下的垂直化路線,既能全覆蓋,又能垂直化。
智聯招聘在年前啟動網絡招聘的秘密行動,就像是2015年開年的第一聲號角,吹響了招聘領域大戰的節奏,更是其全覆蓋戰略的一場攻防戰演練。
南冥一鯊(微信公眾號:southsharker):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後的真相,總結網際網路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裡讀懂網際網路,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