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水滸傳》第十八回
【故事北京】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上有父親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
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
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解析】宋江的弟弟宋清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說明宋江是農民也身,因宋江的起點低,所以只能在鄆城縣做押司,而押司不屬於官只是吏,按照宋朝的制度,吏是沒得升職的,一日為吏終身為吏。吏就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
宋江雖然是小押司,但其野心很大,為何說宋江野心很大呢?
宋江作為押司,只需精通文筆,吏道純熟就勝任工作了,做押司並不需要懂武功,既然不用懂武功就能勝任工作,松江為何還要利用業餘時間兼愛習槍棒,而且學得武藝多般。
為何要學習槍棒呢?因為宋江想要結交江湖好漢,既然想結交江湖好漢,就要進入江湖好漢的圈子,你不會武功是很難進入江湖好漢的圈子,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江湖好漢個個功夫了得,如果你宋江不會功夫,別人也不會跟你玩。
江湖好漢個個功夫了得,大家平時喝酒聊天的時候,避免不了交流功夫,或者相互切磋,你如果不會功夫就沒有共同話題,沒有共同話題彼此聊天就會很尷尬。而且宋朝時期仍然是冷兵器時代,能被稱為好漢,說明其武功不錯,宋江為了能跟江湖好漢搭上話,所以平時兼職學習槍棒。
就像現在的同學聚會一樣,聚會前大家都以聯絡感情為主,但在聚會中會不知不覺劃分為好幾個團體,每個團體都聊得很投機。比方說剛開始見面的時候同學們都噓寒問暖一番,然後就聊聊以前學校的趣事,感覺聊的還是比較愉快,但當學校的事情聊完的時候就開始聊工作,或者現實生活。
如果同學之間層次拉得太遠,彼此就不在一個頻道,所以是無法聊到一起的。比方說你是中產階級,你同學是工薪階級,彼此的三觀以及生活習慣都不同,也就無法聊到一起的,當彼此感覺無話可聊的時候,就會尋找下一個同學聊,然後不知不覺就形成好幾個團體。
如打工的坐一桌,做生意的坐一桌,當官的坐一桌,你讓打工的跟做生意的一桌,或者打工的跟當官的一桌,彼此就無話可聊,除了尷聊還是尷聊。
宋江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
宋江不但喜好結識江湖好漢,而且善於跟他們拉關係,凡是有人投奔他的,都留在莊上終日追陪。既然有好漢投奔宋江,說明這些好漢混得不如願,好漢們混得不如意的時候,正是收買人心的大好時機。
好漢混得不如意來投奔宋江,說明走投無路,宋江收留他們,就是雪中送炭,宋江在好漢們落難的時候,還好吃好喝招待好漢,好漢們能不感動麼?此時宋江出一分力勝過平時十分力,職場智謀通過上述分析,發現宋江相當精通人性,而且善於利用人性收買人心。
好漢如果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好漢來投奔,好吃好喝招待,好漢離開,又是送錢送物,感覺真是視錢財如糞土
難道宋江真是視錢財如糞土?非也!宋江只是押司,也是通過付出勞動力賺取工資,僅靠工資是無法資助眾多好漢的,所以肯定宋江是有灰色收入的,就算有灰色也不會有很多,因為宋江只是小小的押司,並沒有多少權力,灰色收入是跟權力掛鈎的,權力越大灰色收入越高。
所以說宋江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不可能視錢財如糞土,所以肯定宋江不可能平白無故幫助好漢們。無利不起早,其實宋江是通過幫助江湖好漢來提升自己的聲譽,聲譽高了,結識權貴的可能性就越高,宋江通過自己有限的工資,資助江湖好漢,所以在江湖中流傳自己的傳說,柴大官人就是通過江湖資訊認識宋江。
宋江有野心,但因出身低微限制了他的發展,押司是吏,所以上升的渠道相當渺茫,既然在工作上無法獲得升遷,那只能另尋其他渠道,所以就喜好結識江湖好漢,目的是在擴大自己的關係網,希望通過結識權貴,從而獲得發展的資本。
既然想認識權貴,那就要提高自己的名氣,要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為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宋當把自己定義為仗義疏財,通過仗義疏財結交江湖好漢,江湖好漢獲得宋江的資助,自然會宣傳宋江的忠義,一傳十十傳百,宋江的形象就傳開了,也就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後來幫助的人多了,在山東、河北一帶聞名,人們都稱他做及時雨。
宋江通過忠義2字打造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