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這2個小人物的下場,揭露了宋江的真面目

2021-01-14 年叔讀水滸

水滸中的108位好漢,佔盡了風採。但水滸中一些小人物的出場,其實更能夠襯託出宋江的真實面目。

鄆城縣的唐牛兒

唐牛兒和宋江是老鄉,本是鄆城縣幫閒的。平時在鄆城縣裡,宋江也經常照拂唐牛兒,唐牛兒也經常幫宋江傳遞一些消息,以此來換取宋江的一些錢財靠此過活。

在宋江殺了閻婆惜之後,被閻婆發現,之後扭打出門,恰巧被路過的唐牛兒看到。一看自己的財神爺被人為難,這還了得,放下手中的活計,立馬迎上前去,一個大嘴巴子就把閻婆打得七葷八素,宋江也趁此機會逃脫了。

唐牛兒打閻婆

宋江是逃了,但是閻婆還在,旁邊還有與閻婆惜相好的張三攛掇,這個官司便不會善了。本來,按照縣太爺的算計,宋江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必然是要保他的。將一切罪責,都推到唐牛兒身上,然後讓宋江拿出一筆錢來給閻婆,這件事兒便如此了結了。

但張三卻不同意,三番五次地給縣太爺施壓,分明是要將宋江殺人的罪名落實。無奈之下,宋江只得流落江湖。

宋江在縣衙裡人脈頗廣,即使自己犯下了這等大罪,眾人也是主動幫她向張三說情,不要繼續追究;朱仝還拿出錢財給閻婆,要他不要繼續追究。儘管被縣裡通緝,但在逃亡過程中,依舊從容。

唐牛兒卻沒有人幫他說情,更沒有金銀到處使用。為了幫宋江,唐牛兒變成了幫兇,被縣衙判了個「故縱兇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裡外。

唐牛兒被羈押

宋江在臨走之前,告訴他的父親「父親可使人暗暗地送些金銀去與朱仝,央他上下使用,及資助閻婆些少,免得他上司去告擾。」

宋江對自己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到。但唯獨忽略了唐牛兒的事情!是真的忽略了,還是壓根就是將唐牛兒推出去當替罪羊,平息閻婆的怒火以及給縣衙一個交差的藉口。宋對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從上到下,從被告到縣衙,都妥妥帖帖,怎麼能夠單單忘記了唐牛兒呢?所以年叔更傾向於,宋江是將唐牛兒推出去當替罪羊!

宋江吩咐宋太公上下打點

陳橋驛的小校

除了唐牛兒之外,還有一個小人物,他是梁山的一個小嘍囉。說是小嘍囉其實不準確,這位雖然無名無姓,卻是一位軍校,算是小嘍囉裡的小頭目。

宋江接受招安之後,屯兵在陳橋驛。皇帝命宋江帶兵去徵遼,臨行之前,皇帝給眾位將士賜下了一壺酒,一斤肉。但是,送酒肉的官員卻貪婪無度,直接將皇帝的賞賜剋扣過半。

梁山上的眾好漢,本就是因為受不了官府的欺壓才上山落草的。而且又在梁山幹下了無數「大事兒」,面對這些個朝廷的官員他們可沒有一絲一毫的敬畏之心。

這位無名無姓的軍校,眼見他們剋扣自己的賞賜,頓時火冒三丈,與那朝廷的官員理論。那名廂官卻只是大罵:「你這大膽,剮不盡、殺不絕的賊!梁山泊反性,尚不改!」

這軍校在廂官言語刺激之下,拿起手中的大刀,就將其砍翻在地。

宋江得知之後,沒有任何維護的意思,三言兩語就把軍校的行為定性為破壞招安,破壞梁山美好的未來。軍校最後只能夠自盡。

而皇帝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皇帝只是重重拿起,又輕輕放下,沒有對剋扣梁山酒肉的事情,做出任何批示。卻只是大聲問,殺人的正犯在哪裡?聽聞小校被宋江斬首,也治了宋江一個禁治不嚴之罪。

皇帝派去的欽差始終是皇帝的人,就算是犯了什麼罪也只能由皇帝來定論。宋江手下擅用私刑,而且對付的還是皇帝派來賞賜的人,這就是傷了皇帝的面子。

宋江為了自己的前途,不會理會那位軍校受到的委屈,更不會理會眾將士的感受。殺了小校,是為了平息皇帝的怒火,也是向皇帝表明一個態度:他宋江是忠臣,並且如果手下有不忠於皇帝的,他不會手軟。

可憐的小校,就這樣成為了宋江表忠心的犧牲品。

一個唐牛兒,一個小校,他們都是宋江的手下的小人物,到了關鍵時刻,宋江依舊可以毫不猶豫地將他們推出去,墊在腳下,成為自己前行的墊腳石,上升的階梯!

相關焦點

  • 小人物也有大智慧——水滸人物雜評-燕青
    雖然,僅為36星之末,但是,燕青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水滸英雄好漢,沒有之一。如果要論資排輩,燕青在梁山好漢中確實還排不上號,他出身低微,從小只是盧俊義身邊的一個家童而已,後來也是盧俊義身邊的一個小跟班。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小人物,燕青身上卻有讓我等普通人欽佩和仰慕的大智慧,硬是在梁山刀光劍影的血雨江湖中,不但取得了領導人的信任,收穫了豐功偉績,而且最終還得了個非常好的歸宿。
  • 李逵是大主角,宋江不再婆婆媽媽,水滸戲中的替天行道有何不同?
    元代水滸戲中,曾經多次提及「替天行道」四個字,比如在《李逵負荊》中,有「杏黃旗上七個字,替天行道救生民」之句;《雙獻功》中有「宋公明替天行道,到今日慶賞開筵」的評價;《還牢末》中有「俺梁山遠近馳名,要替天行道公平」之句……總之,「替天行道」幾乎成了水滸戲中所共有的一個概念
  • 水滸最早看透宋江的三人,一人得道,一人逍遙,一人成帝業!
    宋江是水滸江湖上有名的及時雨,還沒上梁山之前早已經名滿天下。所以宋江上梁山之後,很多英雄好漢因為宋江的好名聲而投奔他而來。一時間宋江似乎成了梁山的金字招牌。但沒想到晁蓋死之後,宋江就暴露了他本性,他為了所謂好漢們的前程,盡心竭力的想要招安。可招安的結果呢?到最後大部分好漢都慘死。
  • 水滸:宋江和吳用都說李逵是「家生的孩兒」,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是宋江的鐵桿粉絲兼貼身保鏢,李逵對宋江不僅萬分敬仰而且絕對忠誠。然而,老謀深算的宋江,對待李逵卻又如何呢?在宋江的心目中,也許李逵根本就不值幾斤幾兩。這從宋江酒後一句不經意間的言語中,即可看出端倪。
  • 水滸中的四大寇,淮西王慶才是人生贏家,宋江只是一個傀儡
    在水滸中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並稱為大宋的四大寇。皇帝將他們的名字掛在了自己看書的地方,可見這四個人對大宋王朝的影響有多大。最後,皇帝用了驅虎吞狼之計,讓宋江帶領著自己梁山的兄弟們,將河北田虎、淮西王、江南方臘都一一平定。
  • 少時讀水滸,老才懂宋江:從小吏到群雄首領只需要這四個小心機
    梁山又究竟是如何在宋江的領導下成為一支宋代農民起義中影響最深遠的勢力?這不得不讓我們深入思考。 《水滸》中的宋江就是"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的英雄好漢",至於普通百姓,結識談不上,宋押司頂多也就是帶有不屑的施捨一些,對武功高強的朋友是"終日追陪,並無厭倦",對普通人就是非打即殺,以前看過我微頭條的朋友,應該更是明白這一點。
  • 是誰把宋江逼上了梁山?談談水滸中的飲食男女
    有人調侃《水滸傳》是「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雖是調侃,也能看出一種觀點:認為《水滸》是一部寫男人的書,寫得都是男人們如何風風火火闖九州的事情,和女人關係不大。然而細品《水滸傳》,中間許多事都是因女人而起,眾多的好漢被逼上梁山,女人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 水滸中,宋江為何自稱是「玉皇大帝的女婿」?答案讓人發笑
    黃巢可是差點推倒大唐的人物,宋江用他自比,其心志已經昭然若揭了。可宋江被救下來後,卻又不顧一切的招安了,為此坑慘了水滸108將,也讓自己被一杯毒酒結束生命。那麼,宋江如此反常的諸多矛盾表現,到底說明了啥?就是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必過多糾結宋江的反常行為,咱只需關注他的一件事,一句話,便能看出!
  • 「假招安」讓梁山集團沒有好下場 第三隻眼看水滸
    蔡京等四大奸臣不希望對手宿元景有一個強大的外援,更怕駐紮在城外的數萬梁山軍隊,意欲陷害梁山108人,被宿元景保奏全軍攻打實力強大的遼國得到保全,這一步符合朝廷的大局,讓梁山軍隊和遼國兩敗俱傷;也符合宋江的利益,進一步擴大實力,佔領地盤。宋江立即率領全軍攻打遼國,順利的攻下了檀州,寫表申奏朝廷,寫書申呈宿元景,主動站在了宿元景一派,讓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賊臣坐臥不安。
  • 不近女色的宋江,為何被閻婆惜「拿下」?殺妻後為何放過姦夫?
    與這些好漢妻子偷情的男人大多都沒什麼好下場,可有一個人不僅沒被殺還反而過得滋潤瀟灑,此人與宋江的小妾勾搭到一起的張文遠,那張文遠為什麼能夠得到善終呢?可是水滸中的女人若為小妾身份,那她們的下場普遍都是比較悲慘的。閻婆惜本是逃難來到的鄆城縣的,由於糧食不足,逃難過程中閻婆惜的父親就死掉了,與母親到了鄆城縣後,只得賣身葬父。此時被宋江看到了,「及時雨」的名號可也不是浪得虛名,宋江在江湖上是有困難就幫的。
  • 曾經互為生死之交的晁蓋與宋江,卻因為一個小人物而徹底決裂
    當初宋江因為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斬刑,又是晁蓋率領著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宋江分別擔任著寨主、副寨主的職位,然而同享富貴的兩人,關係卻漸漸開始有了裂痕。原因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宋江的能力強,而晁蓋的能力弱,梁山大部分頭領都是宋江的嫡系,而晁蓋始終只有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等幾個兄弟,而且吳用、公孫勝也漸漸向能力更強的宋江靠攏。這種情況下最難受的就是晁蓋,宋朝建國的歷史晁蓋不會不知道,趙匡胤就是竊取了柴榮的後周政權,宋江同樣有能力也有可能奪取晁蓋的山寨。
  • 讀了這麼多年《水滸傳》,「水滸」這2個字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水滸」二字的本意十分簡單,《詩經》有云:「綿綿葛藟,在河之滸。」「水滸」就是水邊的意思,具體指離水稍遠的岸上平地。後來人們也往往使用「水滸」來指宋江眾人群俠聚義的梁山這個地點。當時《水滸傳》翻譯成英文版的時候,就曾在網上引發眾議。
  • 宋江與淮西王慶相比,只是一個傀儡,王慶才是水滸裡的人生贏家
    在水滸中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並稱為大宋的四大寇。皇帝將他們的名字掛在了自己看書的地方,可見這四個人對大宋王朝的影響有多大。 最後,皇帝用了驅虎吞狼之計,讓宋江帶領著自己梁山的兄弟們,將河北田虎、淮西王、江南方臘都一一平定。
  • 水滸中有3位好漢,說話霸氣,綽號牛氣,可幹出來的事卻件件欠揍
    未必,比如這三位梁山好漢,說話霸氣,綽號牛氣,可幹出來的事,卻件件欠揍……其一、石將軍就如牛人從來不自吹一樣,真正的將軍如關勝、呼延灼,從來不強調我是將軍。相反只有那些小人物才喜歡如此,比如石勇。他明明是一位江湖小混混,因賭博打死人後,逃到柴進家避難。後來又去投奔梁山,也不知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一酒店裡,巧遇宋江帶著花榮、秦明等人也要去梁山。
  • 楊天石:金聖歎為何砍《水滸》?「附直播音頻」
    第二, 他認為實行招安有損封建王朝的尊嚴, 破壞地主階級的法律, 在《宋史目》中,他批評主張招安宋江的宋朝官僚侯蒙「一語有八失」,即侯蒙主張招安的話中,有八個地方不妥當,什麼「溫語求息,失朝廷之尊",「輕與議赦, 壞國家之法」等等。金聖歎認為, 強盜不辦罪就不能治天下。
  • 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真面目裝病一去不返,最後他怎樣了
    他講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群英雄相繼集會到水泊梁山,開始了他們有酒有肉,替天行道的生活,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那將是完美的,但施耐庵後來把他們和朝廷聯繫在一起了,結果是一場悲劇。 108名梁山英雄全部結局悲慘,死亡的,受傷的,還有逃亡的。
  • 水滸中,宋江是個押司,押司是個什麼職務,讓宋江如此有錢?
    「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水滸傳中,直接將宋江與漢初蕭何,以及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田文相比,足見宋江的地位之重要,以及聲名之顯赫。宋江作為一名小小的押司,卻有如此能量,這個押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 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中,「水滸」究竟是什麼意思?
    而「水滸」到底是什麼意思?卻不是誰都能很清楚的事情。中國人都無法做到人人了解其真正的含義,因此在國外學者把它翻譯成外國文學時,住住常詞不達意,無法真正表達《水滸傳》的含義。中國文化博大高深,凡名著一般都有出處,必須先了解這些,再來理解《水滸傳》,才有恍然大悟之感。
  • 此水滸好漢綽號很嚇人,星宿名很喜人,晁蓋要殺他,宋江卻不答應
    《水滸傳》中處處藏玄機,比如好漢們的水滸綽號和星宿名之間的關係,幾乎都是一種互補關係。不然看下公孫勝,他綽號叫:入雲龍,星宿名是:天閒星。所謂「龍歸大海」才是大格局,可公孫勝卻是「龍入青天雲遊四海」,啥也不管。怎一個「閒」字了得。
  • 水滸中一人,天罡的資格為何屈居地煞?真實原因宋江絕不敢說
    這三人同屬登州派系,當時上山的一共8人,以孫立為首,為何排座次,倒把老大排到小弟的後邊去了,這是宋江的失誤嗎?其實,孫立排名偏低,真實原因是此人太過厲害,厲害到令宋江忌憚的程度。為何如此說?且聽我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