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唐曉斌:把握「破局點」 尋找「第二曲線」公司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原標題:把握「破局點」 尋找「第二曲線」公司

□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 唐曉斌

很多人都在追求成長股,大家對成長股定義不同,選股標準差異也較大。筆者更聚焦擁有「第二曲線」的公司,這類公司具備以下特徵:它們都曾經在各自領域輝煌過,有著超越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因為某些原因,公司的發展進入「平臺期」;在「平庸」的日子裡,公司通過技術進步或組織架構的調整,找到新的增長因子,重新煥發活力,從而開啟「第二曲線」。

擁有「第二曲線」的公司,它們的增長並不完全依賴於行業景氣周期的爆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的自我迭代能力,這也是評估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當然,很少有公司能夠使得兩條曲線完美結合,兩者之間大部分會出現某個「平臺期」——公司的營收沒有增長,費用高企,利潤下滑。此時,我們需要觀察公司在「平臺期」做了哪些投入和改變,這些改變是否已經產生效果,「破局點」是否已經到來。

 在第二類成長中尋找機會

什麼是「第二曲線」?這是歐洲最著名的思想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寫的《第二曲線:跨越「S型曲線」的二次增長》的理論。書中提到,任何事物,無論是生命個體還是企業組織都會經歷從誕生、成長、衰退,到最後結束的過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一曲線」。那麼在「第一曲線」達到頂峰開始下降前,我們就應該尋找到新的「破局點」,從而開啟「第二曲線」。作者用兩條半重疊的西格瑪曲線來表達這個概念,當第一條曲線還處在上升階段,第二曲線就應該啟動了。

這本書對筆者觸動很大,並促進了我對投資的思考。最近兩年,市場風格偏向成長,賽道好、基本面優質、成長確定性強的一線白馬品種,獲得資金的高度關注,估值也達到相對高位。而在同一賽道中,有些成長性還不錯的中小市值公司,估值則遠低於龍頭公司。例如,同一個行業,A公司今年預期淨利潤為5億元,30%的增長,市值300億元;B公司今年預期淨利潤為1億元,30%的增長,市值30億元。同一個行業,同樣的增速,為什麼投資者會對兩家公司的態度如此迥異?估值的差異,本質上反映的是市場對這兩家公司未來成長確信度的差異。

從選股標準來看,上述兩類品種都屬於成長股,A公司屬於穩定成長股,在行業內具有相當地位,收入和利潤在可預期的時間範圍內穩定增長,是大家認為的白馬股。第二類是偏「灰色」或者是「黑馬」成長股。它的重要特徵是利潤快速增長,或是利潤率提升,利潤率提升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更換管理層,產品結構發生變化、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等。

相比穩定增長的成長股,市場對第二類成長股的研究和認知沒有那麼充分,反映到股價上存在定價偏差。從企業成長性和估值來看,這類公司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因而,筆者傾向於在第二類成長中尋找機會,其中,尤為偏愛具有「第二曲線」特徵的成長股。這些公司在「平臺期」做了很多努力和改變,又重新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推動企業盈利出現增長向上的趨勢。

 三步把握「第二曲線」公司「破局點」

在筆者投資框架中,擁有「第二曲線」的公司具備以下幾個特徵:首先,它們都曾經在各自領域輝煌過,有著超越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筆者傾向於認為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也是有傳承的,因而在選擇標的時要求公司需要有成功的「基因」。而且,對公司的存續期也有一定要求,至少要在市場存活五年以上,這是一個企業相對完整的經營周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考察企業歷史。

其次,因為某些原因,公司從投資者的「聚光燈」下離開,變得「平庸」。而在「平庸」的日子裡,公司通過技術進步或組織架構的調整,找到新的增長因子,重新煥發活力。比如,一個專用設備公司,在2017年之前一直遠超行業高速增長,但是從2018年開始,行業進入震蕩期,公司原有產品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小,業績也從高速增長變為低速增長,甚至開始負增長。但是,公司一直在尋找突破,研發人員三年增長一倍,研發費用率超過15%。經過三年的努力,公司將產品線補齊,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效率都得到明顯提高。

第三,邏輯的可驗證性。公司的改變是漸進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個季度的時間,而在這期間,它的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都會發生明顯變化,有足夠長的時間來驗證我們的判斷,從而確認這個「破局點」。筆者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判斷都是基於真實數據。落實到財務標準,筆者更關注ROE的變化趨勢,也就是穩態ROE的水平。擁有「第二曲線」的公司,收入端的變化更為重要。因為企業無論是技術投入還是組織構架的調整,所消耗的成本都是巨大的,如果我們只關注利潤變化,往往會錯過公司的經營拐點。資產周轉率是我們關注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關焦點

  • 廣發基金費逸:深耕兩大賽道 尋找「偉大的公司」
    早在2017年走上投資崗位時,費逸就確定自己的方向:要在驅動經濟增長的產業中尋找偉大的公司,聚焦先進位造和消費升級,深耕能力圈,做自己最擅長的投資。Wind統計顯示,截至11月30日,費逸在廣發聚瑞的任職回報達130.20%,年化回報達28.05%。今年以來,廣發聚瑞混合的淨值增長率為52.06%。
  • 廣發基金王明旭:穩中求進,尋找防守和進攻的平衡點
    原標題:廣發基金王明旭:穩中求進,尋找防守和進攻的平衡點 來源:中國網財經在公募基金經理圈子中,有著多年宏觀策略研究背景、管過10年絕對收益資金的王明旭,屬於市場中少見的中觀配置選手:他善於自上而下對各個行業的機會進行比較和評估,敏銳地把握市場主線;他偏重先選賽道再挑個股,甄選高ROE、高ROIC、自由現金流充沛的優質企業長期持有
  • 廣發基金費逸:把握「Say Yes」的投資機會
    來源標題:廣發基金費逸:把握「Say Yes」的投資機會 「如果我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死去,我就不去那裡。」查理·芒格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上的這句話,對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的影響很大。
  • 廣發基金鄭澄然: 自上而下選賽道 自下而上選公司
    最近兩年,提起成長股投資,廣發基金是最受矚目的基金管理人之一。據Wind統計,截至11月30日的近兩年,廣發基金旗下35隻主動權益基金淨值實現翻倍,3隻產品淨值增長超200%。其中,鄭澄然參與管理的廣發高端製造,近兩年回報為254.57%;劉格菘和鄭澄然共同管理的廣發鑫享,回報也達到189.60%。
  • 廣發基金鄭澄然:自上而下選賽道 自下而上選公司
    最近兩年,提起成長股投資,廣發基金是最受矚目的基金管理人之一。據統計,截至11月30日的近兩年,廣發基金旗下35隻主動權益基金淨值實現翻倍,3隻產品淨值增長超200%。其中,鄭澄然參與管理的廣發高端製造,近兩年回報為254.57%;劉格菘和鄭澄然共同管理的廣發鑫享,回報也達到189.60%。
  • 廣發基金王明旭:均衡配置 積穩勝以致千裡
    Wind數據顯示,自2018年10月17日至2020年7月10日,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累計任職回報為113.64%,總回報超越同期滬深300指數60.36%。7月23日,擬由王明旭擔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廣發穩健優選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將對外發售。該產品為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30%-65%,將精選具有持續競爭優勢和增長潛力、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股票構建組合。
  • 廣發基金林英睿:堅信均值回歸的力量,追求長期超額收益
    不過,今年一季度,還是有超9成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跑贏了上證綜指,說明專業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的機構做。那麼,疫情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否還會持續?後疫情時代,有何投資機會?本次基金經理請回答欄目,老娘舅邀請到了廣發基金價值投資部基金經理林英睿。 基金經理林英睿
  • 廣發基金費逸:著眼長遠 躬耕價值
    費逸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從做投資的第一天起,他就有一個理想,希望自己投資的是一個偉大的公司。12月7日至12月11日,由費逸擬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廣發瑞安股票型基金髮行。費逸表示,市場主線依然是科技和消費,長期看好電子產業,尤其是半導體細分子行業。
  • 三輪牛熊淬鍊成長股投手 廣發基金李巍如何把握創業板機遇?
    同期,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近一年回報為85.37%,自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達到93.03%。  據悉,擬由李巍擔綱的新基金——廣發創業板兩年定開混合基金於9月11日-9月18日發售,限額30億。該基金將聚焦創業板成長紅利,基金資產中不超過80%的非現金資產將投資創業板。
  • 所謂成長,就是不斷找到第二曲線
    他指出,第二曲線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第一曲線中已經關注到的。重度投入資源,聚焦在這個單一要素上,把它最大化,擊穿成長的破局點。 即創新必須在邊緣地點的相對獨立的價值空間才能實現。原來的環境或許可以提供創新生存所必需的資源,但其價值系統可能把創新牢牢鎖在第一曲線裡,導致第二曲線無法展開,也無法成功。「極限點」可以通過行業和企業的數據分析得出,這不算最困難的事情。
  • 探訪廣發基金三大投資部:發現多元價值 踐行長期主義
    例如,廣發高端製造基金經理鄭澄然是新生代基金經理中的優秀代表。2015年,他進入廣發基金擔任製造業研究員,在新能源產業具有較深的研究積累。他的方法是從中觀維度出發,把握供需拐點的機會。今年二季度,光伏供給迅速出清,海內外光伏的需求被激發。彼時,作為研究員的鄭澄然,敏銳地捕捉到行業拐點的變化,幫助成長投資部把握住了光伏行情。
  • 人人出彩|所謂成長,就是不斷找到第二曲線
    他指出,第二曲線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第一曲線中已經關注到的。第三,擊穿破局點。重度投入資源,聚焦在這個單一要素上,把它最大化,擊穿成長的破局點。第四,以企業使命重新定義目標。即實現這一要素的唯一考核指標是什麼。第五,重構創新的價值網絡。
  • 廣發基金李巍:持續迭代進化,才能提高投資勝率
    對於投資這樣一件既簡單又複雜的事情,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李巍也遵循同樣的原則:堅信投資回報來源於企業價值增長,以合適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並通過長期持有的方式獲取超額收益。資料顯示,李巍是公募基金行業中非常資深的基金經理。他入行已有15年,管理公募基金的年限超過9年,擅長在價值的基礎上挖掘優質成長股。
  • 廣發基金段濤:深度研究 尋找偉大的企業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段濤對此深為認同,他的目標就是找到那些有潛力成為偉大企業的標的。  學習費雪的成長股投資框架,再結合自己的基本面研究經驗,段濤在眾多成長股中耐心尋找遺落的明珠。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2月4日,廣發利鑫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002446)今年以來收益率為87.03%;過去一年收益率為92.90%,在480隻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7。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其二,把握時代的主旋律,要在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方向中找好公司。費逸認為,每個行業出牛股的概率不一樣,在不同時期,好行業的內涵並不同。7年行業研究經歷中,費逸主要負責的是周期和TMT。入行時看的是煤炭、鋼鐵,其對周期的認識非常深刻。其實,費逸在2017年管理基金時,就在思考,每個階段都有主導產業驅動經濟增長,只要在這個方向上投資,大概率會跑贏。
  • 講基金|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講基金,聊一聊去年的大牛基,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講到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基金,誇張點說,在投資圈那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那都發生在去年。之所以它在去年如此的牛氣,原因其實大家也能猜到就是業績。
  • 廣發證券迎新總經理!由廣發基金總經理林傳輝接棒
    林傳輝還具有多項業務能力專長,其投行業務背景也將為廣發證券投行業務迅速回歸正軌提供強力支撐。作為廣發基金公司的創始元老,林傳輝歷任廣發基金總經理、副董事長,他具有多項業務能力專長,其投行業務背景也將為廣發證券投行業務迅速回歸正軌提供強力支撐。
  • 廣發價值優勢2月27日正式發售
    2018年6月,他加盟廣發基金價值投資部,並於2018年10月開始管理公募基金。  近10年保險資管、基金專戶的絕對收益管理經驗,疊加歷經多輪牛熊周期的考驗,讓王明旭煉就了在控制波動的基礎上追求超額收益的穩健風格。「他的投資風格偏價值,又是做絕對收益出身,下行風險控制得比較好,比較合適長線配置。」
  • 廣發證券、廣發基金雙雙換帥 林傳輝履新廣發證券總經理
    廣發證券總經理一職也在空缺8個月後迎來補位,廣發證券董事長孫樹明不再兼任公司總經理職務。與此同時,廣發基金副總經理王凡接棒總經理一職。12月11日晚,廣發證券、廣發基金同時發布公告。作為廣發基金的第一大股東,廣發證券持股比例為60.59%。此番林傳輝一躍成為母公司總經理在業內實屬罕見。
  • 廣發基金總經理調任廣發證券總經理,背後有何深意?兩...
    根據券商中國在今年六月初的報導,今年以來,葉俊英擔任董事長的粵民投連續出手拿下廣發證券第二大股東遼寧成大的控股權,這被解讀為粵民投或將謀求廣發證券的控制權,粵民投的董事長葉俊英與林傳輝均出身廣發證券,並曾分別擔任廣發證券參股的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