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餅狂歡節。圖為雲南老火腿月餅。攝影/劉冉陽
-中秋味道-
雲南人記憶中的中秋味道——雲腿月餅
始於清鹹豐年間,由當時的巡撫徐之銘跟官大廚胡氏,以上等白面作皮,雲南特產宣威火腿之金錢肘為餡,揉合以鮮淨豬油烤制而首創,名曰「火腿跎」。▲ 色澤金黃,特色佳餚。圖為雲南老火腿月餅。攝影/劉冉陽
雲南的月餅江湖有兩大派別,一是「知名品牌派」,因為有專業的團隊,藉助這幾年電商的發展,他們的產品暢銷海內外。還有一個派別,產品主要來自機關食堂、酒店賓館等後廚的「自製派」,雖然沒有品牌,但因為選材用料地道,又有老師傅的醇熟手藝加持,烤制出來的月餅自是與市場上的大眾產品味道不同。
在月餅江湖上,自製派是一個無法通過搜尋引擎探秘的派別,他們的產品與味道只在老饕食客圈子裡口口相傳。
▲ 雲滇之上,拾滇之味。圖為雲南老火腿月餅。攝影/劉冉陽
拾雲南要推出的中秋火腿月餅便是其中一種。這是號稱「最具雲南紅土大地情懷」的月餅——湯丹老火腿月餅,來自昆明東川紅土地。
▲ 最具雲南紅土大地情懷。圖為雲南老火腿月餅。攝影/劉冉陽
東川,這片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氣勢的東方紅土地」,曾因銅繁華,也因銅寂寥。這裡也被稱為雲南西南邊陲的「小香港」。新中國成立以後,東川銅礦開採項目成為「一五」計劃的156個項目之一,先後建成了因民、濫泥坪、落雪、湯丹四大礦山。來自天南地北的建設者,聽到國家的一聲召喚,就來到這片西南邊陲的深山中,在這裡紮根繁衍。生於1965年的晏興翠,是湯丹嘉隆食品廠做了四十年糕點的老師傅。當年,她隨著父輩來到湯丹支援礦區建設,父親在礦上上班,母親就開了糕點鋪。「那個時候,母親做的糕點供不應求。」晏師傅說,湯丹鎮被稱為「天空之城」,雖然離東川只有三十幾公裡,但是道路曲折,那個年代沒有車也沒有公路,做月餅的原材料只能靠母親背上礦區,做好了月餅再背下去賣。
事 閉眼做月餅
「我的一生都與糕點捆綁在一起,母親是做糕點的,我自己小時候跟著學,然後工作在糕點廠,就連丈夫也是糕點廠的同事。」說到這,晏興翠臉上洋溢著如糕點般甜蜜的笑容。不過後來,湯丹糕點廠的效益日漸消弱,她就與丈夫退出糕點廠開了家糕點鋪,再後來又和朋友開了目前的食品廠。
記憶中的中秋味道
東川湯丹火腿月餅
▲ 色澤鮮豔。圖為宣威老火腿。攝影/十四
特色——純手工製作
採用純手工製作工藝,精選本地麵粉、水油等混合揉搓,手工擀成麵皮,包裹上按照比例調配好的餡料,揉搓成球形,放置在烤箱裡烘烤,外皮金黃酥軟。咬開一口,香味撲鼻的火腿和蜂蜜碰撞出的甜中帶鹹的誘人蜜汁,滿口香鬱。酥、松、脆、軟……回味無窮。▲ 匠心滿滿。圖為中秋月餅禮盒。攝影/劉冉陽
購買方式
掃描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進店購買
(目前處於預售階段,從9月20日起安排發貨,請下單的小主耐心等候!所有的期望與等候都是值得的!)
粉絲福利
關注拾雲南微信公眾號,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且在文後評論區留言,點讚前5名,我們將送出5份價值168元的【風花雪月禮盒】兌獎時需出示轉發截圖,否則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