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18日,我校王遙研究員率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代表團,參加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
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剛剛過去3天,摩洛哥古城馬拉喀什11月7日就迎來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二次締約方大會(馬拉喀什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
此次大會的焦點是未來國際社會如何一起通過具體行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的承諾。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萬名相關人士參加了此次大會。
如何進一步增加綠色資金的融資問題是擺在全球氣候治理參與方的一項重要挑戰。我校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研究員,財經研究院研究人員、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倩副研究員和主任助理許寅碩博士,分別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面創新」 「中國氣候投融資」與「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主題積極發聲。
◑ 我校「綠金」代表團,說了些啥?
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代表團合影
劉倩副研究員在「應對氣候變化全面創新」研討會發言
當地時間11月9日,應法國智庫The Bridge Tank的邀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面創新」研討上,劉倩副研究員作為金融創新主題的首位發言嘉賓,以非洲氣候風險分擔項目,泛美發展銀行的能效融資項目以及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為例,就更有效地利用公共資源、設計更好的金融機制以吸引私人資本,以及國家和地區如何從整體上推進氣候融資的主題發表演講。
研討會前的午餐會上,許寅碩博士還向與會者介紹了代表團在氣候融資這一交叉學科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今後的合作意向。
王遙院長在中國角「中國氣候投融資論壇」邊會發言
當地時間11月15日,王遙研究員在中國角「中國氣候投融資論壇」邊會發言,劉倩副研究員和許寅碩博士列席邊會。該邊會由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綜合處、WWF和UNEP聯合舉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李高和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 Eric Solheim 做開幕致辭。
當天參會者在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欣賞攝影作品
在「中國應如何通過創建和創新綠色金融體系和機制來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圓桌討論環節,王遙代表團隊發言,指出綠色金融可以作為國際區域合作的切入點,進一步推動中國綠色產業和氣候融資的發展。王遙還表示,由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完成的 《2016年氣候融資報告》 將在近期正式發布。
圓桌討論與會成員合影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中國工商銀行風險管理部的副總經理高級專家宋陽,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執行總監FIiona Reynolds,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投資銀行及大客戶部副總經理楊靜,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氣候變化支持小組高級政策顧問張曉華,參加了圓桌討論。
王遙研究員參加「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創新」會議
16日下午,王遙研究員還應邀參加了「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創新」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識別發展中國家在適應氣候變化、撬動資源和激勵規制方面的最佳創新實踐,以促進南-南合作創新、智慧財產權資本化以及區域生態系統創新模型的智慧財產權發展。
王遙在會上針對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中國在美國大選後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以及綠色債券等議題進行討論,並回答了觀眾關於中美問題的踴躍提問。
據悉,在本次大會期間,代表團成員還應邀分別參加各類與氣候融資、綠色金融相關的邊會,與來自各國的政府部門、學術機構及智庫、金融機構的專家們進行了多次會面。
當越來越多的中財聲音在世界舞臺上響起,
有沒有讓你感到身為中財人的自豪?
讓我們繼續關注「綠金院」的發展,
共同期待這股綠色力量
能夠在全球綠色金融研究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校園網 人民日報 央廣新聞
排版:李藝曉
責編:張越 王瑾瑜
主編:劉禹
顧問:呂世彥 李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