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日訊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上周,武漢地鐵一位19歲的青年志願者餘濤宏「連滾帶爬救乘客」的事跡經長江日報報導,人民日報、新華社官方微信轉載後,全國網友紛紛點讚。在志願者日來臨之即,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再次回訪這位最美志願者。
連滾帶爬的志願者帥呆全國網友
採訪、拍攝、受表彰,「成名」之後的餘濤宏有些忙,當一切趨於平靜後,他向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坦言:這件小事收穫如此大的榮譽,我受之有愧,但也更激勵我將來要做得更好!
青年志願者餘濤宏
11月24日10:43,武漢地鐵7號線紙坊大街站,一名中年男子乘電扶梯時因打電話沒站穩摔倒。正在步梯上幫乘客抬東西的志願者、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學生餘濤宏,飛奔而下,摔倒後顧不得起來,連滾帶爬地去關停電梯,避免了一場電梯事故。
餘濤宏救人的視頻打動了網友的心。有人留言:「這一下摔得,我隔著屏幕都感覺疼......為這個帥小夥點讚。」還有人說,「連滾帶爬,是真的帥!」
他的事跡經長江日報報導後,中央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社官微轉發,地方電視臺也紛紛前來採訪,他還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獎金5000元,北方國際大學聯盟獎勵其價值59800元的海外微留學,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授予他見義勇為模範稱號。
讚譽和榮譽紛至沓來,讓這位耿直的大一新生有些害羞地說,這是一個本能的舉動,獲得如此大的榮譽,覺得受之有愧。
出名讓我深感責任更大,會更加努力
「當時我真的沒想那麼多,就想著電梯上有人摔倒,我要去關停電梯。至今,我還是認為那就是一件小事。」11月30日,距離那一次摔跤過去6天,餘濤宏第二次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和第一次說了幾乎同樣的話。
今年9月,餘濤宏從貴州仁懷來到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求學,就讀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招新,他踴躍報了名。「在家鄉,我從沒參加過志願服務。進入大學,一切都是新的。我想通過志願服務鍛鍊自己,了解武漢,熟悉武漢。」餘濤宏說。
軍運會期間,他和小夥伴們作為城市志願者在江夏區參與了部分社區服務工作,這讓他對志願服務有了清晰的認識。11月24日,是他第一次參加地鐵志願服務。「大家看到的是我去救乘客,但我相信,當時如果不是我,而是其他的志願夥伴在那裡也會做同樣的事。」餘濤宏介紹,自己受傷後,同校師兄兼隊長馬景松立刻頂上了他的崗位空缺,讓他好好休息。這讓他更深刻感受到志願服務的意義和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所在。
成為「紅人」的餘濤宏坦言有壓力,感覺自己的責任更大。當他第一時間把長江日報的報導傳到家人微信群後,家人除了祝賀,更多的是提醒他不要驕傲,更要踏實本分。「學校給我榮譽同時,還號召大家向我學習。」餘濤宏羞澀地低下頭,「我肯定要做到更好。」
連結>>>
武漢地鐵微笑服務四年,溫暖一座城
在武漢地鐵裡,有很多這樣的餘濤宏,不僅是來地鐵做志願服務的學生,還有地鐵站的員工,他們也是一個個志願者。
一名140斤重的乘客暈倒在地鐵巨龍大道站,車站員工深吸一口氣將他直接抱出列車;地鐵站外,巡站的地鐵小哥看到寒風中吃飯的環衛工,請他們到站內避風,怕飯菜太涼還送來了兩杯熱茶為她們驅寒.......這些溫暖看似偶然,其實也是必然。
作為城市文明的窗口,2015年,武漢地鐵啟動「微笑服務」品牌創建,不斷挖掘服務內涵,深入開展「日行一善」主題實踐活動,精心打磨運營服務各個環節。通過在軌道交通線網開展 「十星級文明窗口」「發現最暖地鐵人」「傳播地鐵正能量」等特色主題活動,推行電話預約、末班車守候、高校導乘圖、姚婕服務站、「曉虎愛心亭」等特色服務舉措,「用心」「用情」「用智」優化運營服務,有溫度的軌道交通運營服務讓整座城市變得更加溫暖。(記者郭佳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 黃瞻)
【編輯:劉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