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前幾天膝蓋不小心擦傷了。不是什麼大事,一點小傷,不用擔心哈。」前不久,家住仁懷市鹽津社區的粟凡萍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心裡不由擔心起來。
在母親的再三追問下,兒子也只是笑呵呵地說「只是擦傷,沒什麼大礙」,始終沒有說出受傷原因。 第二天,粟凡萍正在藥房裡工作時,同事突然激動地湊到面前,指著手機上的小視頻問道:「大姐,你看這視頻裡的男娃娃是不是你兒子?我怎麼越看越像啊。」粟凡萍仔細一看,視頻裡,一位大學生連滾帶爬按停電梯救人的義舉讓人震撼,隨後,兒子的笑臉出現在視頻裡。粟凡萍的心震顫了,這不就是自己的寶貝兒子餘濤宏嗎?
11月24日上午11時左右,在武漢地鐵七號線紙坊大街站,一段大學生連滾帶爬按停電梯救人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被網友稱讚為「最帥的連滾帶爬」。據悉,19歲的餘濤宏來自仁懷市鹽津街道城南社區,目前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2019級大一新生。連日來,仁懷小夥餘濤宏見義勇為的事跡隨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長江日報》等各家媒體的紛紛轉載,獲得了近千萬點讚。 「他從小就是一個說得少、做得多的人。」說起「行動派」兒子餘濤宏,母親粟凡萍臉上藏不住的笑意,「只要孩子正直、善良,他喜歡的東西家人都會支持,讓他放心、大膽地去做。」 餘濤宏年幼時,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工作,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他,如今求學在外,心中最掛念的就是70多歲的老奶奶。閒暇時,餘濤宏常常打電話回家,問候奶奶。「他經常打電話來叮囑我照顧好自己,保重好身體。這孩子話少,心眼實。」奶奶陳應花說起孫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回到家中,粟凡萍打開微信,如往常一樣和兒子視頻通話。隔著一塊小小的屏幕,餘濤宏和家人親切地相互問候著。當被問起「腳上的傷好點沒,最近忙不忙」時,餘濤宏一直說著:「沒事沒事,一點小傷早就好了。最近就忙著學校裡的活動,挺好的。」
「餘濤宏,好樣的!」仁懷第四中學教師張小波點開2019級高三(9)班的班級群,一波點讚刷屏讓他微微一怔。「仁懷小夥地鐵站飛奔救人,獲獎59800元!」一則新聞被轉載進QQ群裡,點擊瀏覽後,一股驕傲之情在張小波心中油然而生。 「他就是這樣的人,高中三年,他不僅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還參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餘濤宏的高中班主任張小波回憶道,餘濤宏性格開朗、熱情,在班上也很活躍,班級和學校裡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踴躍參加,主動幫助同學和老師,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 「從不囉嗦,說幹就幹」「很勤快,愛幫助同學」「尊敬師長,還會主動和老師談心」……高中三年,餘濤宏用自己的熱忱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每一個標籤都是老師和同學對他最真摯的認同。
在電梯救人視頻持續升溫的時候,餘濤宏依舊保持著自己「低調、不張揚」的本色,在記者聯繫到他時,餘濤宏還反覆地問可不可以不接受採訪,「畢竟這只是一件小事,是我自己願意去做的事。作為一名學生,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抓好學習,我也會繼續參加志願服務,鍛鍊自己。」 餘濤宏這份謙虛、捨己為人的優秀品質讓妹妹餘昶燕深感驕傲。餘昶燕說,哥哥的事情都是回家後媽媽告訴自己的。因為現在高二了都是住校,只有周末才有時間看看手機,在學校裡完全不知道哥哥原來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牛人」了。 「哥哥,你真牛!」回到家,餘昶燕忍不住在微信裡給哥哥手動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哥哥的舉動讓我觸動很大,我沒想過他大學裡會參加志願服務,更沒想過他會做出這麼感人的事情。」說起哥哥,餘昶燕一臉驕傲與自豪,「哥哥讀大學後,周末通電話時都會給我講一些自己高考時的學習心得和技巧,勉勵我好好學習。我進入高中後,也報名參加了學校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現在知道哥哥的這件事情後,我更應該向他學習,去幫助更多的人。」 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上,餘濤宏被武漢地鐵集團授予「武漢地鐵最具正能量志願者」稱號。12月9日,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舉行了2019年獎學金表彰典禮,見義勇為模範餘濤宏獲得學校頒發的59800元微留學獎學金。 嘉獎是社會各界對善舉的最佳肯定。沒有超人的能力,但危急時刻卻能飛奔而出;他沒有周全的計劃,卻在關鍵一刻智勇而上。一次本能的行動,一次溫暖的善舉。餘濤宏,用一瞬間最真實的反應,詮釋著自己最真摯的初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通訊員
安倩盧滔餘貴豔張揚陳洪豔編輯 謝國歡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