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我國骨質疏鬆的患者人數高達2億人,而存在骨質疏鬆風險的人數更多,已經超過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骨質疏鬆不僅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嚴重的危及患者生命。骨質疏鬆的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都較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儘量減少患骨質疏鬆的機率。
骨質疏鬆多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老化,體內激素水平變化,骨形成逐漸減少,骨吸收加劇,骨密度下降,骨量流失嚴重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多發於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但現在骨質疏鬆有了明顯年輕化的趨勢,一些生活方式不良的年輕人也逐漸出現骨質疏鬆相關的症狀。
身體出現這3種症狀,要儘快增加骨密度
(1)腰背脊椎疼痛
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病,疼痛可發生在身體各個部位,但是又因為腰背部的松質骨對骨代謝失衡最為敏感,骨量也容易丟失,所以腰背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為常見的症狀,多為酸痛脹痛,早期在休息後有所緩解,隨著病情加重便轉變為持續性疼痛。
(2)身長縮短
骨質疏鬆症也是很多中老年人發現自己彎腰駝背,身高變短的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就是發現自己變矮了,當骨骼變得脆弱,脊椎椎體前部負重較大,很容易就受到壓縮變形,脊椎前傾,患者就會出現明顯的駝背。
(3)呼吸困難
隨著骨密度逐漸下降,骨骼變得脆弱,脊椎後彎,胸腔就很容易畸形,胸部空間變小,會導致肺活量和換氣量減少,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症狀。
日常生活中少吃這2物,減少骨質疏鬆
1、高鹽類食物
吃太鹹或攝入過量的鹽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體內鈣質流失,主要是在身體排出鈉的過程中也會攜帶鈣排出,攝入的鈉越多排出的也就越多,那麼攜帶的鈣也就越多,降低了骨鈣的沉積率,造成骨量明顯減少。
2、咖啡
咖啡因為含有草酸和咖啡因,會抑制體內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促進骨骼破壞,降低了腸道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長期下去會導致體內鈣質不足,從而骨骼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很容易就出現骨質疏鬆。
日常生活中做好2件事,減少骨質疏鬆發生
一、合理膳食,補充營養
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天多吃一些堅果,但是榛子苦杏仁等都富含鈣質,還要保證每天一杯牛奶,補充蛋類以及富含維生素D的深海魚,多吃一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像是豆製品,蝦等,也可以適量補充氨1酸1骨,密素增加骨密度,減小骨量流失。以避免骨質疏鬆的發生。
二、堅持運動多曬太陽
適當的運動尤其是一些負重運動,平衡運動可以幫助老人維持正常的身體狀態,促進體內骨鈣的沉積,強化肌肉力量,減少跌倒骨折的風險。每天曬太陽可以合成活性維生素D,促進骨骼對鈣質的吸收和利用,但儘量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