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病毒源,聚焦「全健康」!中英名校合作解決「人—動物—環境...

2020-12-17 上觀

新冠病毒的源頭,究竟是什麼?這正是一個從環境到動物到人的複雜健康問題,需要從「人—動物—環境」整體視角加以解決。

「疾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健康融入萬策』是大勢所趨。」正如《同享一世界,共築全健康》倡議所言,「期盼彌合人體醫學、動物醫學、環境科學和公共衛生學、健康管理學乃至法律學科之間的『空白點』和『盲區』……」

北京時間8日傍晚,作為中英老牌名校,上海交通大學與創建於1583年的愛丁堡大學聯合建立「全健康研究中心」,並向在線接入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同行發出中英文倡議。對此,各國際組織代表跨越時差,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回應,包括世衛組織(WHO)、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等專家。

那麼,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健康」究竟意味著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短短兩個多月便發展為全球大流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溯源仍是未解之「謎」,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最初來自人畜共患病,或者,動物至少是它的中間宿主。同時,多耐藥微生物頻繁出現,食品因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也不斷威脅著人類健康。生活方式改變、城鎮化加速、環境汙染、全球變暖等對人類健康的長遠影響,更難以評估。

進入21世紀,「One Health」理念不斷形成,迄今中文尚無統一翻譯。經反覆討論,陳國強建議將「One Health」譯成「全健康」。他說,「全」字納「人」「土」「王」三要素,可以概括健康離不開管理的統馭之勢——將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三者統合為一個健康整體,涉及人類和動物健康、環境衛生、食品安全和農業生產等方面,也理應包括「全球健康」概念,正所謂「一個世界,一體健康」。

事實上,去年6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院士、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國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以及陳國強院士等,會同WHO前總幹事陳馮富珍、OIE、FAO等國際組織代表召開會議,討論了One Health研究工作。

當前,任何單獨學科或單獨機構、組織甚至國家,都無法承擔以解決複雜公共衛生問題為宗旨的「全健康」重任。中國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黨和國家領導人發出「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積極倡議。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表示,探索與實踐「全健康」理念貫徹這一精神,是提升我國乃至全球傳染病防控能力的現實需要,也是上海建設全球最健全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支撐。

但不可否認,我國「全健康」實踐尚處起步階段。此次中國上海交大與率先聯合醫學院和獸醫學院的英國愛丁堡大學共建中心,是推動「全健康」研究行動的發力點。新中心的中方主任由上海交大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副院長、世界衛生組織熱帶病合作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教授擔任;英方主任則由愛丁堡大學農業與食品安全系主任、農業與食品安全國際研究院主任、愛丁堡大學助理校長傑夫·西蒙教授擔任。此前愛大在全球率先設置了「全健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項目,今年聯合研究中心也將率先在我國開展全健康雙碩士聯合培養。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僅中英雙方籤署「全健康」合作框架協議,兩校、新中心還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籤下合作備忘錄。中心計劃依託我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和第三大島崇明島建立全健康實踐與培訓基地,作為「試驗田」促進全健康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推動全健康體系在中國落地實施。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通過視頻祝賀,海南省副省長王路進行現場連線,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出席並講話。

相關焦點

  • 安全、優質和健康||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召開
    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以「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和健康的動物源食品」為宗旨,緊緊圍繞動物健康與肉、蛋、奶、水產產品質量安全等重大需求,聚焦畜牧、獸醫和食品安全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資源共享,著力解決全產業鏈食品安全涉及的重大技術問題和瓶頸問題
  • 姜冠雄:中英新能源汽車合作潛力巨大
    本次論壇圍繞「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主題,邀請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能源、交通、城市、通訊等領域的行業機構和領先企業代表,就行業、企業、政策的轉型與創新展開深度研討。以下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在本次論壇上的發言:
  • 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報告:新冠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
    報告顯示,聯合考察組的主要發現分為六個方面:病毒,疫情暴發,傳播動力學,疾病進程和嚴重性,中國的應對措施,以及知識局限。在病毒方面,報告稱,對nCoV-19的全基因組序列和已有的其他β-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進行一致性比對後顯示,該病毒與蝙蝠攜帶的SARS樣冠狀病毒RaTG13株全基因組親緣關係最近,同源性為96%。
  • 清華大學李賽團隊與浙江大學李蘭娟團隊合作解析出新冠病毒全病毒...
    2020年新冠病毒(SARS-CoV-2)肆虐全球。這次疫情,將全球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冠狀病毒所屬的囊膜病毒上,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C肝病毒的發現者,是對常年堅持囊膜病毒的研究者們一次巨大鼓勵。然而,普通大眾對病毒的科普認知仍然存在誤區,新冠病毒一度就是個「看不見的敵人」——因為看不見,所以有疏於防範的可能。
  • 頭條丨2018首屆中英名校賽艇邀請賽暨深潛大運河中心落成儀式成功舉辦!更有「大美揚州」新城會客廳精彩分享!(視頻)
    、揚州市體育局協辦的2018首屆中英名校賽艇邀請賽暨深潛大運河中心落成儀式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辦。 期待來自劍橋大學和華東名校的運動健兒以賽艇為媒,在新城這座「年輕人的夢想城市」連結結緣。未來新城將進一步搭建完善的機制平臺,進一步打造具備全產業鏈的活力之城,加速綠色經濟和體育產業的發展。
  • 吐魯番市高昌區新冠病毒與烏市和喀什疏附縣病毒不同源,排除本地...
    吐魯番市高昌區新冠病毒與烏市和喀什疏附縣病毒不同源,排除本地持續傳播 2020-12-15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65億元,中英合作後勁足
    近年來,中英經貿合作一直保持穩定良好的發展勢頭。隨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英國即將進入「脫歐」新階段,未來雙邊經貿將迎來更多共贏合作新機遇,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中英互為重要貿易夥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英兩國貨物貿易額達862.7億美元。中國是英國的全球第三大貨物貿易夥伴,英國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三大貨物貿易夥伴。英國對華出口在一系列領域保持穩健增長,包括零售、科技、健康等行業。英國還積極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平臺展現最好的英國,推介英國優質特色產品。
  • 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2021年活動計劃
    未來聯盟將在農業農村部的領導下,與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進行有效對接,搭建政府、協會、企業和科研院所四方共享協作平臺,提高全產業鏈動物源食品的「產、學、研、用」技術共享利用效率,推進動物源食品優質化和品牌化,為保障動物源食品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 英國出臺中式嚴控,疫情下中英首腦對話釋放什麼信號?
    希望中英雙方加強配合,在保障必要人員流動和貿易通暢的同時,將疫情擴散風險降至最低。首相詹森表示:英方感謝中方提供的寶貴支持和幫助,將盡力照顧好在英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的健康和安全。期待疫情過後早日訪華,共同推動英中關係發展。
  • 【2020電動汽車百人會】工信部姜冠雄:中英新能源汽車合作潛力巨大
    本次論壇圍繞「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主題,邀請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能源、交通、城市、通訊等領域的行業機構和領先企業代表,就行業、企業、政策的轉型與創新展開深度研討。工信部高度重視對英國現代產業合作,與英國相關機構積極開展對話合作,在汽車、航空、綠色製造等領域形成了諸多的合作成果。為進一步深化中英產業務實合作,去年8月工信部發布首批中英現代產業合作示範項目徵集通知。在目前徵集的項目清單中,新能源汽車成為中英合作新的亮點。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在京發布 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在京發布 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 2020-12-20 18:17:34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知名學者、報告作者、高校與科研機構代表等特邀嘉賓參加了會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系統審視遭受嚴重破壞的全球生態環境,呼籲各國徹底摒棄不可持續的生產消費模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其他國際商定的環境目標。
  • 病毒是全人類的最後一個敵人,動物能成為我們的戰友嗎?
    根據科學家追根溯源的調查,認為病毒起源於蝙蝠與人的跨種傳播。其實動物與人的傳染病史上已經有不少血淋淋的先例,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面對病毒的跨種傳播,我們應該如何防控傳染病的發生與擴散?
  • 闖入的人類、失守的自然與「溢出」的病毒-虎嗅網
    一直以來,我們關注人們如何用創新與合作來解決全球健康與發展的難題。在這個各國家、各領域乃至各物種之間聯繫越發緊密的時代,我們試圖梳理和呈現紛亂複雜的全球難題背後共有的脈絡與體系,以及各式各樣的創新實踐背後共通的思維與方法。
  • 肺炎病毒是如何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
    經過研究發現,目前對於新冠病毒的來源測定,較為認可的說法是,病毒宿主為野生動物,有可能是中華菊頭蝠。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假設這種病毒就是來自於蝙蝠,或者其他生活中極少可能接觸到的野生動物,病毒是怎麼從這些動物身上傳染到人類的呢?為什麼野生動物自帶這麼多病毒卻能安然無恙呢?我們要如何把控和自然界動物接觸點距離呢?
  • 造夢者:全屋生態舒適系統,打造「六恆+」健康舒適新標準
    多年來,Dream Maker造夢者投入巨資,加強研發,使其產品系列臻於完善,並與國內外頂級供應鏈企業建立合作……目前,Dream Maker造夢者已然將全屋冷暖、全屋新風、全屋淨水、全屋除溼、全屋熱水等系列產品全面推向市場,滿足多階、多元的消費需求。
  • ...源性病毒、中間宿主尚未查明……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報告發布
    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根據現有證據,不認為空氣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 中間宿主尚未查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家裡飛進蝙蝠會被傳染病毒嗎?我們該如何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
    蝙蝠對於城市環境的適應,實際上代表了野生動物和人共存的可能。看到蝙蝠就一味地恐慌,在目前的疫情陰雲下,這或許是很多人共同的擔憂。在王放看來,「實際上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
  • 進博會京東健康與勃林格殷格翰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聚焦慢病防治
    在11月7日的進博會現場,全球領先的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宣布與京東健康展開全面合作,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據協議,雙方的合作聚焦眾多慢病治療領域,在網際網路醫療、藥品服務、疾病管理、醫患教育等多方面開展合作,使患者充分享受網際網路醫療帶來的線上問診、處方、配藥及前沿診療資訊獲取等一站式醫療服務。
  • 健康中國,安和源人在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從中國夢到美麗中國,再到健康中國,不難看出,民體康健,國運方昌隆,一個人的健康,關係著個體、家庭的命運前途,13億人的健康,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