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興安縣看守所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戰時機制,按照公安部「監所疫情防控高於社會面工作標準」的要求,將監所視為戰時陣地予以封閉堅守,全所幹警做到「戰時站出來,危險豁出去」,採取防控提早、關口前移、動態排查、靈活處置等措施,切實把工作做實做細,實現「零疫情」「零感染」「零事故」目標,確保在押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黨建引領 封閉式管理構築監所堡壘
疫情就是命令,監所安全就是生命。在大多數人看來,看守所是一個神秘而莊嚴的所在,但在監所幹警心中,這裡就是陣地,尤其在疫情期間必須確保其安全穩定。為應對嚴峻複雜的疫情,興安縣公安局黨委按照公安部監管局統一部署,積極響應自治區公安廳監管總隊的號召,於2月1日即啟動戰時勤務模式。興安縣公安局副局長唐顯維趕赴興安縣看守所,組織召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措施部署會,成立戰時黨支部,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組建看守所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當天,首批參戰民警輔警13人,實行戰時勤務模式封閉式管理,並重溫入黨誓詞,向黨旗莊嚴承諾:聽黨指揮,堅守崗位、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確保監所安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實行戰時勤務模式期間,興安縣公安局、看守所領導與家屬座談
「第一批參加全封閉人員都是看守所的黨員突擊隊員,你們是先鋒,要立足監所崗位,發揚大無畏精神、敢擔當的精神,要有『戰時站出來,危險豁出去』的意識。」戰時思想政治動員,強化戰時紀律,事關監所疫情防控成敗,興安縣公安局副局長唐顯維,傳達局長和領導班子的決定和要求,對全所工作人員嚴格排查、體檢後,啟動戰時勤務機制,嚴明戰時紀律,堅決阻斷一切疫情傳入途徑。將符合上崗條件的人員,包括幹警、輔警、工勤人員、醫務人員等實行全員駐所封閉輪值備勤,分班組輪值,每個班組輪值15天,不當班的班組在監所封閉備勤15天。興安縣看守所所長唐顯峰率先垂範,帶領全所民警、輔警衝鋒在前,同時注重做好戰時動員及民警心理疏導工作,對其家屬開展親情關愛幫扶,解決實際困難,消除後顧之憂,讓全所民警、家屬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確保監所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未雨綢繆 疫情防控無小事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任何微小的疏忽或大意都可能釀成大禍。疫情的發生,考驗著公安監管民警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的意志,更考驗著監所民警對情勢未雨綢繆的精準把控,對監所的精細管理。
「監所不能亂,不能不問題,監所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是外部輸入,最大的基石是穩定有序。」如何將風險降至最低, 疫情期間確保監所的有序平安,考驗著興安縣看守所民警的初心使命。久經沙場、歷經多崗位錘鍊的興安縣看守所所長唐顯峰運籌帷幄,在疫情初發期就聞風而動,提前採購口罩、消毒液、酒精、、食鹽、大米,以及噴霧器、紫外線消毒器、體溫檢測儀等物資,做到有備無患,以確保監所穩定。同時,在監所成立醫護小組,每天進行無死角消毒,加大監所的巡視力度和頻率,做好風險隱患動態排查,嚴密把控監所人員的健康狀況,確保疫情期間監所的安全穩定和人員健康。
上崗前取核酸檢測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興安縣看守所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將1月10日以來收押的被監管人員名單,及時提供給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通過對其軌跡分析、比對,對其疫區旅居史、與疫區人員、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重點人群排查管控。2月至5月期間,看守所民警、輔警、醫護和工勤人員做到每個月例行2次核酸檢測,6月後至今每個月進行1次核酸檢測,沒有A班人員與其他人員交叉接觸。為了減少人員外出,杜絕輸入風險,看守所及時將疫情防控工作的關口前移,在封閉區外建設隔離緩衝區,有效減少外部人員與在押人員的直接接觸,杜絕一切外圍外來人員帶來的風險。此外,改變原來食堂人員外出採購食材的方式為電話訂購、網絡結算的配送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嚴防疫情輸入風險。
「疫情防控無小事,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防微杜漸,堅決做好監所這一特殊場所的疫情防控和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為確保打贏監所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興安縣看守所所長唐顯峰說。
創新防控 將疫情阻擊在監牆之外
「監所環境封閉、人員密集,安全底線脆弱,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必須採取特殊手段。」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分管看守所工作的興安縣公安局副局長唐顯維嚴陣以待,要求全所民警在疫情防控期間必須繃緊心弦,決不能麻痺、厭戰、僥倖、鬆懈,務必隔絕疫情於監所之外。
興安縣公安局班子、看守所黨支部認真研判、精準把控,在工作中要求民警堅持每日匯報制度、嚴格請假銷假制度,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和在押人員防護等。同時,根據監所這一特殊場所實際,創新工作方式,堅決將疫情阻擊在監牆之外。
疫情防控之初,看守所民警重溫入黨誓詞
疫情防控期間,興安縣看守所切實強化自我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針對在押人員電子腳鐐曾出現忘記充電的情況,除做好檢查工作外,加配腳鐐電池。尤其在辦案過程中,創新強化使用遠程視頻提訊系統,購置一套遠程律師、家屬會見設備,減少外部人員與在押人員的直接接觸。
同時,積極主動與興安縣檢查院協調溝通,在押人員的開庭均使用遠程視頻開庭和遠程視頻問話。疫情期間,興安縣看守所遠程視頻提訊和物理隔離提訊共計759人次,安排遠程視頻律師會見在押人員141人次。創新方式,有效將疫情阻擊在監牆之外,確保了看守所的安全有序。
勇於擔當 俠骨柔情顯風範
興安縣看守所自實施抗疫封閉管理以來,該所民警輔警衝鋒在前、無私奉獻、英勇奮戰,舍小家為大家,用忠誠擔當鑄牢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銅牆鐵壁,彰顯出新時代民警的俠骨柔情風範。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險,該所所長唐顯峰以身作則、勇擔使命,迅速貫徹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監管部門、縣公安局黨委的工作部署,視疫情如命令,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確保監所安全和疫情防控構築起堅實的安全屏障。
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儘管適逢春節,但唐顯峰始終與全所民警、輔警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全所思想動員、落實防控措施,一線巡查,整個春節期間沒在家吃過一頓飯。「注重細節是最直觀最有效的舉措,談話教育是監所最有力的抓手。」封閉執勤的第一天晚上,唐顯峰在巡視監室過程中,發現在押人員趙某情緒低落,出現異常,立即安排同監人員對趙某「包夾包控」,並及時找其談話。當了解到趙某因春節期間思鄉、思親出現異常時,及時由己及人地從親情、感恩等角度進行安撫疏導,不厭其煩地疏導教育,終於化解趙某心結,趙某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情緒隨即平復穩定。
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唐顯峰帶領民警迎難而上,輾轉縣城各市場,為民警、職工和在押人員儲備了足夠的糧食蔬菜;跑遍縣城的各個藥店、診所,多方聯繫,購置了醫用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物資,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莊作龍、莊行是興安縣看守所的一對父子兵。莊作龍今年57歲,從事看守所工作已整整17年,現在是看守所副所長;其子莊行是看守所一名普通的輔警。家中則有已患白血病近10年的妻子,每年都需要到桂林醫學院住院化療數次,巨額的醫療費用早已把整個家掏空。
春節前兩天,莊作龍把妻子從醫院接回家中,正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過節之際,疫情卻突如其來。面對疫情,儘管已接近退休年齡,但莊作龍初心不改,一切以大局,值守、巡視等樣樣不落。但是,每當下班之後想著家中身體每況愈下的妻子,莊作龍都會滿含熱淚,「我們夫妻還能在一起過幾個春節啊。」因此,每當在下班之後,民警們常常能看到莊作龍背過身與妻子通電話,一遍遍叮囑她要樂觀,要保重身體,告訴她疫情期間,身為公職人員重任在肩,不能時刻在身邊照顧她,請求她的理解與支持。
然而,疫情期間持續封閉式執勤, 高度的緊張、勞心勞力,自身同樣被高血壓等疾病困擾的莊作龍,終於熬不住而在辦公室突然暈倒在地,幸虧民警們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才脫離險境。但是,莊作龍沒有被清貧的家境打倒,更沒有被自己的病情嚇倒,即使躺在病床上依然想到特殊時期看守所的工作。「疫情不止、戰鬥不息。」莊作龍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要求身為看守所輔警的兒子,必須堅守崗位,駐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劉顯成是興安縣看守所民警,更是一名從警20年的共產黨員。疫情防控之初,劉顯成年屆70歲的父親,剛剛做完腸癌手術,每月仍需要到上海的醫院化療一星期。但是,監所進入疫情防控戰時狀態,需要進行封閉式上班時,劉顯成卻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向看守所黨支部遞交了請戰書。他說,「我深知中國人的孝道,更清楚作為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但疫情肆虐,高牆內必須要保證安全,我是黨員就要勇於擔當,第一個站出來。正所謂忠孝難兩全,請所領導批准。」
實行戰時勤務模式期間,興安縣看守所民警劉顯成在父親病危之際仍堅守崗位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憑著這樣的家國情懷與俠骨柔情,所長唐顯峰在一線堅守,莊作龍的輔警兒子在一線堅守,民警劉顯成在一線堅守,全所的民警輔警任勞任怨在堅守,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為監所這一特殊場所構築起一道道安全屏障。(蔣子鳴 吳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