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麗,女,中共黨員,1971年8月11日生,二級警督,現任松原市看守所副所長,主要負責女子監區工作。
從事公安工作以來,王素麗同志26年如一日的戰鬥在監所管理第一線,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揮灑自己的汗水,先後教育改造挽救6000餘名女性在押人員,感化了一塊塊「頑石」,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踐行者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時間為證
她是不忘初心的堅強衛士
1994年,王素麗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被分配到松原市看守所工作,這一幹就是26年。在公安戰線上,監管工作責任重大卻枯燥無味,看著身邊的同事相繼調離,王素麗常常這樣告誡自己:幹一行愛一行。正是這樣樸素的初心,正是這樣無悔的追求,讓王素麗始終堅定而執著。
26年的風風雨雨,26年的執著堅守,讓她一步步成長為公安戰線上的堅強衛士。安全,是監管工作的生命線,26年來,王素麗始終把安全放在監管的第一位。她所負責的市看守所女子監區關押了松原市全部女性羈押人員,這些人員思想複雜,神經敏感,情緒波動大。有的甚至以極端手段來宣洩情緒、對抗管理。面對日益複雜嚴峻的監管形勢和繁重的羈押任務,王素麗把對在押人員的教育工作作為「一門藝術」來對待研究,她邊學習、邊摸索、邊實踐,總結出一套「寓管於教,寓教於心,摸清脈搏,對症用藥」的教育感化方法,因人、因時、因事施教,收到了良好效果。26年來她累計管理教育在押人員6000餘人,其中重大安全風險在押人員120餘名、危重病犯80餘名、精神異常人員60餘名,均無一例事故發生。
人心為證
她是為民服務的「希望之花」
王素麗對羈押人員的管理不僅體現在「人文關懷」,更是希望每一名在押人員都能夠在看守所這個特殊的環境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從而在她們心中播下光明的種子。王素麗不但自己對在押人員充滿愛心,還常常教育女子監區的女民警,「評價一名管教的工作是否成功,關鍵看她對在押人員的管理教育是否有效,思想幫助效果是一時還是一世。」
在外人看來,女管教們這個職業一定是舒適而安逸的,只要把門鎖牢、把人看住就行了,而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飽含枯燥和艱辛的職業。都說監管工作平凡,但在王素麗眼中,那是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園丁」工作,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2015年6月5日,犯罪嫌疑人龐某因為突然被關押,惦記自己的殘疾兒子沒人照顧,情緒煩躁、激動,不服從管理,王素麗了解情況後,首先做通她的思想工作,要來了她家的地址,自費買了水果和物品,上門看望孩子,得知孩子在其爺爺處得到很好的照顧,王素麗及時把情況反饋給龐某,使龐某放下思想負擔,積極服從管理,並主動向辦案單位交代自己的罪行。
僅在掃黑除惡期間,女子監區押量高達220人,其中重刑犯20餘名。王素麗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在各監室押量高達30餘人的情況下,女子監區帶領的隊伍下只有四名女民警,七名女輔警,涉黑涉惡團夥人員較多,關係錯綜複雜。對於涉黑涉惡犯罪團夥案件首犯、主犯實行針對性管理,科學調配羈押監室,同監人員,通過集體教育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鼓勵引導在押人員坦白檢舉,獲取更多的涉黑涉惡線索。
王素麗同志把自己的工作比喻為「三像」:一像醫生,為在押人員治病療傷;二像老師,為在押人員指明人生的方向;三像親人,給在押人員關懷、溫暖和重生的力量。26年來,王素麗同志把所有的愛和心血都傾注在松原市看守所女子監區這個監管崗位上。「看著鏡子裡穿著警服的自己,我才發現,在我的心裡早已經把這身藏藍色變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警察這份職業帶給我的,已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自豪感和虛榮心的滿足,更多的是已沉澱為一份歷久彌堅的情愫。」王素麗說。
為了這份工作,她常年忽略了對家庭、孩子的照顧,她身患筋膜炎等多種疾病,去年80歲高齡的母親又患上了直腸癌,她卻一直沒有時間在床前盡孝,這也讓她對老母親充滿了愧疚之情。王素麗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終日奔波勞碌在監區一線,年近50歲的她跟普通民警一樣值夜班,還要帶領大家做好女子監區200餘名人犯的管理工作,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勞。
王素麗同志就是這樣在高牆電網內帶領女子監區的全體女警,梅花般靜靜綻放著青春,帶領這支在高牆內傲然綻放的鏗鏘玫瑰,為每名女性在押人員播撒希望,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巾幗風採,用熱血譜寫著人生的華麗篇章。(吉林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