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的崛起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具有標誌性的成果之一。
因為大灣區可以直接代表國家、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創造了世界約60%的經濟總量(數據來源:騰訊網《從世界三大經濟灣區發展,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前世今生》),站在都市圈風口。杭州灣新區作為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居於上海、寧波、杭州、蘇州等大都市幾何中心,是寧波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處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戰略要地。
縱觀各個灣區發展現狀,杭州灣新區蘊藏巨大發展潛力,未來或將成為世界經濟版圖的突出亮點。
萬億國家戰略支持
杭州灣新區蘊藏巨大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委會主委,時任副市長謝雙成在京接受杭報專訪時表示「應當把杭州灣大灣區建設好,使之成為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成為數字中國示範區,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探索出新路,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中樹立中國標杆。」(信息來源: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把杭州灣大灣區建設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國家投資約1.5萬億支持以環杭州灣大灣區為代表的灣區經濟發展,培育世界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現代金融高地(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浙江發布大灣區建設路線圖》)。
杭州灣新區實拍圖
現在的杭州灣新區已經擁有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等名片(信息來源:杭州灣新區管委會《新區概述?》)。
杭州灣新區實拍圖
伴隨杭州灣大灣區概念的強勢崛起,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樣「史詩級」的時代機遇下,位於灣區腹地的杭州灣新區正迎來價值的爆發。
前灣十年 新城騰飛
僅用約十年時間,杭州灣新區從昔日的一片灘涂,到如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濱海產業新城,變化可謂天翻地覆。一片區域的發展,離不開先頭部隊的進駐。縱觀同在亞洲的東京灣,高度的產業集群與優勢企業的進駐,為灣區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由世界高精尖企業共同打造的熱火朝天的工作情景,在隔海遙望的杭州灣也已上演。
杭州灣新區實拍圖
十年引進產業項目約406個,實現總投資約4068億元(數據來源: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寧波杭州灣新區成立十周年紀念畫冊》。截止2019年,前灣新區共引進22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40個,總投資超1600億元(數據來源: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博世集團電機項目試生產》)。2020年8月28日,在時任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鄭柵潔見證下,集中簽約了15個總投資255億元的重大項目,涵蓋汽車製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及文旅融合等領域(信息來源:寧波發布《15個重大項目落戶寧波杭州灣新區,鄭柵潔見證項目籤約並與陳賢章等企業家座談》)。
杭州灣新區實拍圖
如此眾多的企業與創新基地,促使了新區人口的大幅持續增長,截止2019年底,前灣新區常駐人口已達27.8萬(信息來源:杭州灣新區管委會《寧波杭州灣新區》)。最近公布的《寧波市前灣新區空間規劃》(2019年-2035年)中表示預計至2035年前灣新區規劃總人口達到125萬人左右。
杭州灣新區實拍圖
連接周邊城市群實現「同城化」發展的交通動脈——蘇嘉甬跨海鐵路寧波段海上勘察作業已經正式啟動(信息來源:浙江新聞《通蘇嘉甬跨海鐵路寧波段海上勘察作業正式啟動》)。這條重量級鐵路一旦建成,杭州灣新區到上海虹橋的距離大幅減小。未來,居住在杭州灣新區,就可享受上海全面的發展所帶來的豐富資源和廣闊機遇!
對標張江
杭州灣更具想像
看到區位優勢特殊、高新產業集聚、交通基建如火如荼的杭州灣,很多上海人或許腦海中會聯想到近些年的當紅「板塊明星」——張江科技園。
1992年7月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時,這裡只是上海市郊的一片荒地。在政策支持、人才集聚、產業升級和資本助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眾多科技企業都在張江落地安家並成長。多條軌交的集合點,也加速了張江的火熱。
從房價角度上看,張江板塊真正的騰飛,也是在軌道開通以後。每座新城的崛起都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勻速爆發,它們的軌跡通常是「厚積薄發」。1992年到2012年,20年的不斷積累,以燎原之勢宣告了它的勝利。
同樣,具有更高能級的杭州灣新區,在長三角一體化不斷推進、大灣區發展風雲激蕩的當下,未來將更具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