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樊麾:對戰Alphago,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21-02-15 棋緣

                                           

                                             

 封面:第一位與AlphaGo對陣的人類職業棋手 樊麾

  

據新民晚報報導。

  

樊麾火了,火得那麼莫名其妙,卻又理直氣壯。

  

在艱深的圍棋世界裡,一個職業圍棋二段,顯然是不夠聲名顯赫的。而當阿爾法狗掀起那場人工智慧風暴後,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卻無疑是歷史的締造者。


(對戰阿爾法狗,讓樊麾意外成名)

  

這一周,圍棋歐洲冠軍樊麾在上海參加第八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首輪告負。但樊麾的圍棋領悟,更在棋盤之外。哲學,生活,都是他信手拈來的話題。與樊麾面對面,一個非典型圍棋人,躍然而出。

  

學圍棋不後悔

  

人貴有自知。樊麾最過人之處,或正是於此。若還能添上一些膽氣,出人頭地的機會便翻了倍。

  

西安人樊麾自小學開始學圍棋,因為仗著口訣背得好,還不會下圍棋的他大膽自薦代表學校外出比賽。而當他1996年到了國家少年隊,與古力等人同 一批切磋技藝,樊麾又立即明了:「人和人放在一起一比較就非常清晰了,我的天賦也就這樣。走職業圍棋道路,肯定走不通。」兩年後從他回到省隊參加各項比賽 開始,他就萌生了要出去看看的念頭。「棋盤上的世界很小,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快,不到19歲的樊麾隻身去了巴黎,不會法語,也不會英語,心裡倒也不慌 張,「出去,就是要去闖。」

  

在巴黎,樊麾念的是酒店管理。「那個時候就是想離圍棋遠遠的。」這個有魄力的年輕人發現巴黎的中國人太多,完全沒有學習法語的環境。他一狠心又 把自己放逐到偏遠的小村落,「好了,這下一個華人都沒有,法語很快就出來了。」樊麾身上的狠勁,從過去到現在,幫助他完成了許多次跨越。


(樊麾上法餐課)

  

學業,生活越來越順利,對圍棋的想念卻泛濫開來。「我一直和會下棋的人說,這東西,沾上了就戒不掉。」他尋找圍棋社團,尋找自己的初心。「現在 外面的世界也看夠了。有時候走出去,是為了能更好地回來。」他堅定了與圍棋的這份情緣。「代表中國參加比賽,我不夠格。所以我就申請了法國國籍,沒別的原 因,就是為了能下棋。」平日裡樊麾已經很少自己打棋譜,「比賽之前,會把心收回來。其實我並不是想要某個頭銜,我獲得的那些含金量也不高。主要是比賽時的 那種狀態,讓我想到了曾經最純粹的日子。」不以輸贏論,圍棋這門學問,樊麾算是做透了。

  

當網紅挺帶勁

  

有人說過,要想紅,先出書。出書之前,先出「事」。這麼說來,樊麾不紅也難。書,他已經出了七本,都是關於圍棋技巧的書。用法語寫作的他,已經連續十年擔任法國圍棋隊總教練。樊麾的「事」,也出得挺大。第一個迎戰阿爾法狗的圍棋人,這一身份,讓他為世人矚目。

  

「是啊,突然之間就紅了。」前段時間樊麾去俄羅斯,有幾張中國臉孔認出了樊麾,但記不清他的名字。幾個人隔著老遠就叫喚:「這不是那個網紅 嘛。」樊麾哭笑不得,「也沒錯,我就是網紅。」樊麾並不介懷,他反而說:「如果能夠利用網紅這個身份,推動圍棋的發展,那不也挺帶勁?」


(在瀑布前與外國圍棋愛好者下棋)

  

在法國,樊麾除了去大學開講座,在網上教人下棋,也會去圍棋社團參加活動,「我一開始到法國的時候,法國圍棋協會的註冊圍棋人數只有800人, 現在已經達到了2000人。而會下棋的圍棋人口已經達到十幾萬。」在歐洲下圍棋的人群構成與美國有著很大的區別,「美國下圍棋一半都是華裔,而歐洲差不多 也就是10%。大家都是覺得好玩才來的。」在樊麾眼裡,圍棋首先是一個充滿趣味的遊戲,這才是其得以生存數千年之道。在法國,有馬拉松圍棋。下完一步棋, 必須跑到50米外去按棋鍾,然後再跑回棋盤旁。一盤棋下來,不僅練了腦子,還等於去了一回健身房。「還有一些女性圍棋比賽,當然男同胞們也可以來參賽,但 他們得裝扮成女士,所以場面『慘不忍睹』。」

  

「好玩」,是樊麾推廣圍棋的核心。他已經沒有太多野心去升段,去求取功名,「對我來說升個一段兩段已經沒有意義,這並不是我生活的重點。對我來說,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最燦爛的結晶之一,遠遠比獲得某個冠軍更有意義。」

  

很高興遇見你

  

樊麾36歲了。遇見如今的妻子時,也已30出頭,算是「大齡青年」。「真不是相親的。」他第一時間辯解,「當時回國去父親朋友的辦公室遇見了她。」憑著樊麾爽利的性子,看對了眼,就要大膽追。「不過有句忠告,千萬別試圖教女朋友下圍棋。還好我收手快,否則結果不堪設想。」


(樊麾在黃山留影)

   

2013年3月15日,樊麾「打假日」在西安領了結婚證,用心不言而明。因為已換了法國國籍,領證前領事館要求公證。他們問樊麾,你如何證明你們兩人的 愛情。樊麾掏出中國的舊護照,「你看看,兩年蓋了24個入關出關的章,還需要別的證明嗎?」再沒有人為難樊麾。「平時看我爸媽,一年回國一次算不錯了,那 時候,可勤快了。真幸運,遇到了她。」樊麾笑出了聲。結婚一年,樊麾的小家庭又擴容了。女兒的來到,讓他體會到更多的責任。「現在一出門,最放不下的就是 小傢伙。」

  

這個圍棋人,絕不木訥,高談闊論總能引人入迷。樊麾頗有生活情趣。定居波爾多的他,還小打小鬧地做起紅酒生意。現在,說起酒文化,樊麾也是頭頭 是道。「當時還特別接受過紅酒文化的課程培訓。對一樣東西感興趣,我就想深入地去了解。」樊麾也並不吝惜自己的情感表達。在微信朋友圈裡,他常常會流露對 妻子的愛——此情一生不變。這樣的告白,該是法蘭西的羅曼蒂克吧。

  

圍棋,女孩,生命中主角都是心上的珍寶。愛,推動樊麾在這條生活之路上堅實前行。

  

首席記者 華心怡  本報記者 張建東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搜索微信帳號usaweiqi

歷史精華文章排行榜:(關注後請回復黑框中的數字)

【5022】 英國女王的氣場,值得每個女人學習

【5825】 美國終於承認手術或放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

【5906】"一帶一路"的頂層思維(強烈推薦)

【5809】人民日報:30年改革背離改革「初衷」!

【5806】當我們老了,朋友圈會不會變成這樣...

【5915】人到中年,在撕裂中前行(深度好文)

【5817】姐

【5907】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5027】約一知己,同走江湖

【5814】一組深入骨髓的漫畫

【5808】致我們終將遠離的子女

【5806】靜守安然,淡墨紅塵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 gd 商務合作請直接留言

相關焦點

  • 專訪樊麾:對戰阿爾法狗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樊麾火了,火得那麼莫名其妙,卻又理直氣壯。  在艱深的圍棋世界裡,一個職業圍棋二段,顯然是不夠聲名顯赫的。而當阿爾法狗掀起那場人工智慧風暴後,他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卻無疑是歷史的締造者。(對戰阿爾法狗,讓樊麾意外成名)  這一周,圍棋歐洲冠軍樊麾在上海參加第八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首輪告負。但樊麾的圍棋領悟,更在棋盤之外。
  • 專訪棋手樊麾:AlphaGo虐我千萬遍,我待狗狗如初戀
    樊麾體會人工智慧帶來的驚訝,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早。去年十月,在跟AlphaGo對戰五局卻遭遇連敗後,他「當時腦袋裡一篇空白」。但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從驚訝到從容的轉變比接受敗績更加艱難。在《自然》雜誌那篇論文把他與AlphaGo比賽細節公開之前,樊麾的幾個好友只是聽說他知道一個大新聞,但不能說。
  • 專訪樊麾:阿爾法比「石佛」更石佛 有些信息不好透露
    新華社江蘇淮安2月28日體育專電 專訪樊麾:「阿爾法圍棋」比「石佛」更石佛新華社記者王恆志3月初電腦程式「阿爾法圍棋
  • 世紀人機大戰:李世石對戰 AlphaGo
    李世石對戰 AlphaGo,首番棋誰會贏?一方是擁有十多個圍棋世界冠軍頭銜的最高級別人類選手;一方是現階段人工智慧領域最厲害的圍棋程序,北京時間今天中午 12 時,全球都會將目光聚焦首爾。「這是一場新鮮而陌生的比賽,是全新的挑戰。我很難保證 5 比 0 全勝,畢竟我的對手從來不會失誤。」
  • 黃士傑公布AlphaGo五盤自戰對局,樊麾與圍棋國手視頻解說
    「自與李世石的比賽之後,AlphaGo 成為了自己的老師,並完成了百萬次高水準的自我訓練,以不斷提高。我們會公布 50 盤 AlphaGo 自我慢棋對弈的棋譜,我們相信這些棋譜中,包含了許多全新的思路及策略。」AlphaGo團隊成員樊麾說。隨後,DeepMind立刻將50盤棋的棋譜在官網上發布。
  • 樊麾:
    @樊麾微博AlphaGo五十局自我對戰雖然非常精彩
  • 都敬佩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如今對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怎麼看呢?
    我們常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值得尊敬,迎難而上,獲得成功,若是沒有新冠狀病毒,或許第一個吃蝙蝠的人也如同吃螃蟹的人一樣受人推崇,畢竟能人所不能!但此次疫情給我們當頭一棒,蝙蝠或許是一種食物(儘管小編真的理解不了咋能吃得下),或許是一種美味,但我相信目前第一個吃蝙蝠的人一定讓國人恨之入骨!不過我們要明白正如高回報有高風險的股票,沒有什麼是絕對有保障的!大自然是無窮且神秘的,物極必反是老祖宗千年前留下的箴言!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英文怎麼說
    文中的first mover就是指「先行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這裡指的是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的角色。Special economic zones(SEZ)就是指「經濟特區」,是指在國內劃定一定範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較國內其它地區更加開放和靈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區。
  • 哪種動物第一個吃螃蟹?原來是南美洲的「本地人」,長相還挺可愛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大膽敢做某一件事情的人,並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第一個,不過它的本質意思也的確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動物界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嗎?小編想那自然還是有的吧,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動物吧。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來是他!在海邊洞穴中,科學家找到證據!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來是他!在海邊洞穴中,科學家找到證據!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第1個吃螃蟹的人,在現代社會當中,這句話是來形容一個人大膽創新能力的。那麼你知道在歷史上第1個真正吃螃蟹的人是誰嗎?在葡萄牙的一個山洞當中,科學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歷史上第1個吃螃蟹的人算不上是人,只能說是進化當中的猿人,他們就是尼安德特人,在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具有代表性的群居性,類人猿的統稱就是尼安德特人,在現代研究當中,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的近親。在西班牙的一處洞穴當中,他們發現了距今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所生活過的痕跡。
  • 樊麾專訪:英國天才少年與圍棋結緣,歐洲圍棋步入到全新階段
    這些年歐洲圍棋迅速步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離不開曾在歐洲進行圍棋普及工作的樊麾,他極大程度推動了歐洲圍棋的發展。有幸採訪到了法國國家圍棋隊總教練樊麾二段,聽他講述在歐洲普及圍棋的經歷。 我也有機會將我之前所學教授給更多的人,不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從心理上,圍棋都幫助我找到了定位。同時在教授圍棋的過程中,通過對圍棋本質的反思,也使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幫助人在他鄉的我克服了許多問題,這些幫助深深觸動了我,也更加堅定了我希望在歐洲普及圍棋,讓越來越多的人受益的想法。 Q:您和小棋手Ryan是如何認識的?
  • 葡萄牙洞穴中,科學家找到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洞內全是螃蟹化石
    筆者-小文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形容一個人大膽和創新的話語,但實際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卻是困擾科學家的千年謎題,那麼,到底誰才是地球上吃了螃蟹的人。最近,雜誌《科學》上終於公布了答案,原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人,而是尼安德特人,按照人類進化史劃分的話,類人猿進化到現代人一共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
  • AlphaGo已下線,AlphaGo Zero從0-1不帶人類尬棋了!
    今天凌晨,谷歌旗下Deepmind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人工智慧界期待已久的論文《無須人類知識掌握圍棋》(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out human knowledge),印證了一個人們已經猜到的事實:今天的AlphaGo已經完全不是人了
  • AlphaGo 賦予輸贏的意義
    中國國家圍棋隊主教練俞斌認為:如果能贏李世石1盤,或者它贏樊麾5-0是真實的,那麼我覺得機器徹底戰勝人類就不遠了。其實,謎底就在於它贏樊麾的5-0是不是真實的。網路遊戲英雄聯盟、魔獸世界內的競技對戰系統也採用此分級制度。(wikipedia.kfd.me/zh-cn/等級分)
  • alphago 50盤自戰棋譜的簡單解讀
    但alphago 自我對戰的第二盤,不但白棋被提了超過50個子(即便是業餘棋手對局裡,被提50個子也可以認為是慘絕人寰的事情了),而且中間出現了一大坨的愚型,3×5的白子密密麻麻的堆在一起,這是職業棋手對弈中從未出現過的,讓人恍惚覺得這是黑白棋,而不是圍棋,然而,最終結果,白棋居然贏了。
  • 石山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駱尚球,74歲,廣西鳳山人,我們更習慣叫他老駱。他有著「猴精猴精」一般的眼神。小時候家長總對孩子說,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這句話放在石漠山區再應景不過了。「當時石頭縫裡種玉米,種滿坡都養不活自家人。」駱尚球回憶起那些日子,能吃飽肚子就是一家人最大的渴望。
  • 柯潔又輸了,關於人工智慧AlphaGo你需要知道些什麼
    AlphaGo 是由 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圍棋程序,並在2015年歐洲圍棋錦標賽中它以 5:0 贏得了樊麾,在歷史上第一次打敗頂尖職業圍棋選手。在 AlphaGo 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前,有人預測根據如今的科技水平出現具有 AlphaGo 水平(擊敗人類職業棋手)的人工智慧大約還需要 10 年的時間。
  • 超級人生|歐洲圍棋冠軍樊麾:沒有金立對圍甲10年的贊助,就沒有中國圍棋的今天
    多年以後,當樊麾職業二段與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面對面坐在19路棋盤兩側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堆冰冷的鐵塊和雜亂無章的電線,竟承載著圍棋發展的未來。樊麾走上圍棋之路的故事,頗似天才圍棋少年的成長曆程:6歲學棋,16歲進入職業段位,同年進入中國國家少年隊,20歲到法國留學,25歲出任法國圍棋協會總教練至今。
  • AlphaGo 為什麼能戰勝人類?
    賽前,無論是職業棋手還是科技界,並不看好機器勝利 機器贏了人類,這個結果讓無數人感到吃驚與意外。在這場比賽開始前,很多職業棋手認為 AlphaGo 不可能贏得比賽。棋聖聶衛平在賽前下定論認為:電腦和人下圍棋,百分之百是人贏。 而科技界對 AlphaGo 是否能贏得比賽表示謹慎看好,並沒有十足信心。
  • AlphaGo若打敗世界冠軍,意味著什麼?
    有些人認為AlphaGo去年底擊敗了歐洲冠軍樊麾,所以挑戰(前)世界冠軍應有希望。但是,樊麾只是職業二段(Elo 3000左右),而李世石是職業九段(ELO 3532)。這兩位的差別是巨大的,完全不能混為一談。就比如說一個人桌球打敗了非洲冠軍,並不代表他就可以成功挑戰中國冠軍。AlphaGo有可能在這幾個月突飛猛進,進而擊敗李世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