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西門慶為何頭上要戴花?這是宋朝男人的時尚

2020-12-23 騰訊網

在很多同學的印象裡,《水滸傳》中的西門慶這個人物十分不討喜。

雖然長相設定很帥,又有錢,但從形象上來看,就讓人覺得不舒服。特別是他頭上插的那朵花,很多同學覺得很「惡俗」,毀三觀,覺得大男人頭上戴花很娘。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西門慶佩戴的那朵花,只是宋朝時期的一種時尚潮流。

不管什麼職業,不管好人還是壞人,也不管男人女人,很多人都會在頭上戴一朵花,或者耳旁插一朵花。

這頭上插花的時尚活動,有一個專業詞叫「簪花」。本是婦女頭上的一種裝飾,如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

但說起男子簪花的歷史,唐朝時期便已有此現象。即便是離我們最近的清朝,也偶爾會有男子簪花的記載。

然而最盛行這一時尚浪潮的,還是在宋朝時期,當時已經非常普遍。

《宋史·禮志十五》:「禮畢,從駕官、應奉官、禁衛等並簪花從駕還內。」

宋廷專門規定,皇帝賜花百官,以羅花最貴,宰執以上官方可得之;欒枝次之,賜以卿監以上官;絹花賜以將校以下官。

也就是說,宋朝皇帝賜花,也會分官職大小,賞賜不一樣的花。比如羅花最貴,只有宰執官以上的才能獲得,這深刻體現了古代封建社會嚴格森嚴的身份等級制度。

包括在《夢粱錄》中也有所記載,皇帝祝壽御筵畢, "賜宰臣、百官及衛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後羅花亦賜百官。」

除了上述記載,還有名著小說中也有所體現。大家看看《水滸傳》中的描寫,也能夠知道,梁山好漢也有許多是喜歡簪花的。

比如在描述浪子燕青的形象中,就有一句「鬢邊長插四季花」。

還包括在上梁山之前擔任劊子手的蔡慶,為什麼會叫「一枝花」這個外號?其實也是因為他非常喜歡在耳邊戴花,「一朵花枝插鬢旁」。

所以說,通過《水滸傳》這部名著中的那些梁山英雄,我們也能夠知道,除了西門慶,宋朝時期,很多男子都喜歡簪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因為發動陳橋兵變,拿到了政權,所以非常擔心武將帶來的威脅。

建立宋朝之後,他先通過杯酒釋兵權,鞏固了自己的朝政。然後又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兩條遺訓:「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這些做法,也就導致了日後的宋朝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

或許在趙匡胤看來,文人就算嘴上再會說、學識再多,也不如學武之人危險。他們只會用筆來發表意見,不會用刀搶來搶奪政權。

所以即便再有想法,也不會對政權造成實際威脅。

正是因為趙匡胤的遺訓,導致宋朝時期的文人備受追捧。

而文人們的處世之道就是提倡享受生活、發展藝術。只要是與風雅有關的事情,都會鼓勵去做。

因此,在唐朝時期有過的男子簪花這一風氣,就逐漸被宋朝發揚光大。

當然了,能夠推動男子簪花如此盛行,還得靠皇室上層的「以身作則」。比如宋徽宗,就非常喜歡戴花,不論是外出遊玩,還是進宮上朝,都會戴花。

他還專門給自己貼身的衛兵,配了一套戴有金花的衣服。穿了這件衣服的人,能夠自由出入宮廷,象徵著身份,這也是來自皇帝賞賜的榮耀。

等到宋真宗時期,戴花已經成為了宮中的一種禮儀,也就是《宋史》中記載的「幞頭簪花謂之簪戴」,而官員們就以得到皇帝賞賜的花為榮。

宋真宗當初在前往泰山封禪之前,為了穩固後方,就先任命了陳堯叟為了首都留守。在宋真宗離開期間,掌管守衛、經濟、民生等大部分事情。

宮中內部則安排馬知節擔任大內都巡檢使,負責大內安全。

安排妥當之後,宋真宗便把這兩人留在宮中參加晚宴。三人當時頭戴非常鮮豔的牡丹,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宋真宗還親自把自己頭上的牡丹,戴到了陳堯叟的頭上,這讓他受寵若驚。

在出宮回府的時候,風把牡丹的花瓣吹了一片下來,陳堯叟趕緊撿起來放到了自己的懷中,表示這是皇上賜給他的,不能隨意拋棄。

那在這個時候,男子簪花,就不再僅僅只是時尚了,還代表著一種身份的象徵。

當時在宋廷宮中,為了加強這一禮儀的重要性,不管是日常晚宴、還是過節慶祝,亦或是舉辦祭祀活動,人人都必須戴花。

根據《宋史》的記載,戴花都已經成為百官們上朝時必須走的程序了:「群官戴花北向立,內侍進班齊牌,皇帝詣集英殿,百官謝花再拜」。

在進士及第的時候,皇宮會設席招待,還會賞賜每人一朵宮花。能夠受到這種待遇,自然很讓人驕傲的了。

《驀山溪》中的「金杯酒,君王勸,頭上宮花顫」就描述得非常恰當。

連上層的皇親貴族、文武百官都如此看重戴花,那麼社會上的達官貴人,自然也不會放過對於這一禮儀的追捧。

沈夢溪曾經就寫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早年鎮守淮南的韓琦,突然發現自己後花園一株芍藥開得十分豔麗。而且顏色也十分奇特,上部和下部都是紅色,但中間的花蕊卻是黃色。

而這一品種在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出現,所以韓琦就邀請了自己的三位好友前來觀賞。

期間,韓琦還把花摘下來送給了另外3人,4人各自戴了一隻。而這4個人後來分別都坐到了宰相的位置,所以芍藥也就從那時開始被稱作為「花相」。

除了學習皇宮中的這一禮儀,達官貴人們還會看宮中流行什麼花,就戴什麼花。

曾經有段時間,皇宮非常流行戴玻璃花,還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琉璃」。於是從京城到下屬各地,男子們紛紛都戴起了琉璃。

但似乎這個花的名字不怎麼吉利,琉璃有點像「流離」,而且在宋度宗去世5年之後,也就是1279年,南宋王朝就滅亡了。

所以很多人也因此感慨,文化興盛的宋朝,卻因為重文而亡了國。

不得不說,在宋朝時期,因為重視文人而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詞人以及書法家。比如說蘇東坡、王安石等等,甚至連宋徽宗都是對書法非常有造詣的人。

也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才讓宋朝出現了一股全新的文化風氣。

但文人誤國這個詞,用來形容宋朝是再合適不過的,他們毫無根據的改革讓宋朝元氣大傷。同時又把持朝政,勾心鬥角,排除異己,讓許多有遠大抱負的人無法實現自己理想。

即便是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嶽飛,也因為秦檜的處處阻撓,導致宋朝失去了最後一點恢復當年興盛的希望。

可能趙匡胤自己也沒有想到,當初他的做法和遺訓,會讓宋朝誤入一個崇文抑武的深淵。竟被周邊小國打的節節敗退,割地賠款,甚至還被擄走了兩位皇帝以及眾多後宮嬪妃。

這在中國史書上,飽受後人詬病。也許,他的後人真的把路給走偏了!

但不管如何,宋朝立國三百餘年,是唯獨沒有直接亡於內亂的王朝,而且經濟文化得到了空前發展。

參考資料:《宋史》《夢粱錄》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宋朝的男人戴花、紋身你知道嗎?
    #拍一拍宋朝#宋朝從960年至公元1279年,一共經歷3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陳寅恪先生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我們從史書上可知道,宋朝的文化確實非常繁榮。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三流九教,那是盛極一時。我一直喜歡讀《水滸傳》,對其中的兩個細節印象很深。大家知道,《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寫宋江起義的長篇小說。
  • 從《水滸傳》人物衣飾看宋代特色—男人戴花、紋身和女人纏足
    《水滸傳》的主人公是一些江湖好漢,他們沒有官職,沒有產業(有的原來有,但後來也失掉了),屬於社會的下層平民。他們只是憑一身武藝隨遇而安。這些草莽英雄的慣常裝束是:「頭上裹了一頂萬字頭巾,身上穿了一領土色布衫,腰裡系條紅絹搭膊,下面腿姘護膝,八搭麻鞋。」這是武松的裝束。萬字頭巾是巾上有一卐字圖案。古代男子留全發,為了使頭髮不零顆,用幘巾攏發。
  • 宋江為何不推翻宋朝統治?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那時,最喜歡裡面的幾個大英雄,盧俊義、武松、魯智深…… 盧俊義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外號「玉麒麟」,梁山泊排名第二。 那時我頗為不懂,為何梁山好漢如此敬重宋江?為何宋江屢屢退讓,接受招安?為何不舉兵,直接推翻宋朝統治? 故事前期,總是令人心頭喜悅,情緒激昂的。那時,梁山泊剛開始聚義,無數英雄豪傑盡往。 每次有豪傑上山,宋江從不為難,真誠以待,是以頗得人心。無數人敬重宋江,人稱「呼保義」,又換「及時雨」。
  • 宋朝GDP佔世界80%,為何不堪一擊?《水滸傳》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
    大宋富裕,這是史學界公認的事實。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科技文化發展,宋朝確實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網絡上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宋朝GDP佔到當時全世界的80%。且不說這種說法是否靠譜,但也說明宋朝確實富庶繁榮,可謂富得流油。
  • 賈寶玉頭上戴的紫金冠解讀
    寶玉頭上戴的紫金冠,摘自《西遊記》。金冠摘自《三國演義》。《紅樓夢》裡有山西晉源方言打旋磨子,劉姥姥說日攮、扔崩等;有山西晉源地名馬道、馬圈等;有山西特點洪洞大槐樹老鴰窩、太原特點蓮花落等,都可以證明《紅樓夢》寫了山西晉源故事。
  • 潘金蓮灌醉16歲小廝,偷吃「嫩草」,西門慶為何審不出結果?
    潘金蓮灌醉16歲小廝,偷吃「嫩草」,西門慶為何審不出結果?西門慶流連麗春院的李桂姐,多日不回家,冷落了潘金蓮。依著潘金蓮的性子自然不會老實,見孟玉樓陪嫁的16歲小廝琴童眉清目秀,活潑伶俐。要說這份感情很奇怪,兩個人都是喜新厭舊、貪淫無倫的女人,但對待彼此很有情意。在西門府中潘金蓮處處維護、抬舉丫環龐春梅,不但跟她共享西門慶,西門慶死後還共享了女婿陳經濟,可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真正地革命友誼。後來兩人一前一後被趕出西門府,龐春梅陰差陽錯成為守備夫人,尋死覓活讓周守備花100兩銀子把潘金蓮娶過門,自己情願做小。
  • 文化解讀:從「鮮花香插少年頭」淺析什麼樣的男人才是「一枝花」
    杜由此可知,當時的男子非但可以頭上插花,即使把花插滿頭也是有的。男子帶花自不待言,為官者一樣戴花,而且有過之無不及。皇帝賜大臣戴花更是一種無上的榮耀。根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李隆基春時遊宴,某大臣遵旨賦詩,其中有"飛埃結紅霧,遊蓋飄青雲"之句。唐玄宗十分讚賞,遂以御花親插之巾上。此事深為時人所羨慕。為了能得到皇帝欽賜戴花,不惜於朝廷之上,當眾搶奪的也不乏其人。
  • 我國歷史上最時尚的朝代,甚至曾經引領了當時世界時尚的潮流
    宋朝時期,荷蘭、葡萄牙商人將宋代瓷器販運到歐洲大陸的時候,瓷器的賣價幾乎就與黃金對等。俄國、法國、埃及等很多國家都崇尚收藏中國瓷器,或者將這些瓷器作為外交的禮品互相贈送,宋代的瓷器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 《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為何先扯開她的衣裳?潘金蓮不知道的玄機
    潘金蓮幼年喪父,之後在張大戶家做使女,張大戶見潘金蓮生的好看便對其產生想法,將潘金蓮收攏,張大戶還想收潘金蓮做他的小老婆,潘金蓮不願意便將此事告訴了張大戶的大老婆,當時大老婆心生妒意,而且張大戶認為自己得不到,也要將潘金蓮好好懲罰一般,於是就將潘金蓮嫁給了又矮又醜的武大郎。
  • 男人浪蕩簡史
    你是我的真心人麼當耳朵邊上夾的不是煙,而是花朵時,再「硬」的鋼鐵直男也要變成了騷包。其實,頭上戴花的男人最好運,如果你在街頭看到一個頭戴大紅花的男人,一定能成為潮流教主。唐玄宗就曾因為一個臣子蘇頲的詩文寫得好,在他頭上戴了朵花。到了宋朝,男人們簡直成了全員簪花人,不戴花的人騷不起來,會被視為「敗類」。宋徽宗每次出遊,都要「裹小帽,簪花,乘馬」,堂堂九五之尊,排場全靠鬢邊那一朵花來湊。
  • 相撲在宋朝有多盛行,看看《水滸傳》中的相撲高手就知道了
    最早記錄角力這一活動的是《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到了秦朝,角力不僅用於軍事訓練,也走向民間,稱為娛樂表演項目。魏晉時,摔跤就有「相撲」的別稱,到了宋朝,相撲極為盛行,達到頂峰。要問相撲在宋朝有多盛行,看看《水滸傳》中的這些相撲高手就知道了。
  • 清平樂:揭秘宋朝女子妝飾,張貴妃的頭冠為何如此搶鏡?
    一、「一年景」花冠 雖說這張貴妃頭上的花冠確實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可在宋朝,頭上戴花是盛行一時的潮流。皇宮在舉行簪花宴時,就會叫御苑常備應時的鮮花,用來賞賜臣下和宴會簪戴。根據《宋史·輿服志》的記載,宋代皇帝會給新進士設宴,叫作聞喜宴,到時候給新進士賜花戴。
  • 沙特山裡的男人不戴頭巾戴花環,比女人還愛美
    這是攝影師@Eric Lafforgue 在沙烏地阿拉伯拍攝的一組攝影作品。「男人戴花帽」的習俗已經在Tihama和Asir部落沿襲了幾個世紀,這些花帽由鮮花和草藥組合而成。這些頭上戴花的男人生活在哈巴拉山區,地處阿拉伯南部,與葉門接壤。
  • 《水滸傳》裡,有多少牛字?宋朝真的不能殺牛嗎?
    主人很客氣,書中寫道:叫莊客安排飯來。沒多時,就廳上放開條桌子。莊客託出一桶盤,四樣菜蔬,一盤牛肉,鋪放桌子上。先蕩酒來篩下。太公道:「村落中無甚相待,休得見怪。」(劇照)一見就怪了,為何以牛肉招待客人呢?
  • 水滸傳中,鄆哥兒罵王婆是「馬泊六」,這是個什麼奇怪玩意?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白話文長篇小說,成書於明朝中前期,距今大約已有五六百年的時間。書中的大白話讀來雖通俗易懂,但仍有一些市井俚語,在時間的衝刷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已經不再流傳。比如王婆向西門慶自誇為「馬泊六」,這個詞從字面上看完全不知何意。
  • 《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就是一群流氓無賴,為何要捧的那麼高?
    不過這一點還是挺好的,最起碼知恩圖報。但是血濺鴛鴦樓就過分了,你是造反了陷害,但是冤有頭債有主,何必連累那麼多的無辜人員。《水滸傳》原著中,無論是對殺人還是吃人,表現出來的態度都是非常隨意的。孫二娘黑店,朱貴的掛飯牌賣人肉的酒店。以及當黃文炳被秀才後,李逵竟然當著他的面,將他的肉割下來吃了。
  • 水滸傳:隔壁老王這個梗不是現在才有,早在宋朝時就有個壞老王了
    只是隔壁老王這個梗並非現在才有,也不是從《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中得到的啟發,如果論起源頭,估計還得從《水滸傳》中談起。只是這個老王不再是男士了,而變成了女子,她就是《水滸傳》中最著名的「惡人」——王婆!(你說老王家本本分分的,招誰惹誰了,咋就成了一個梗了呢?)
  • 《水滸傳》:三件不同的風月豔事,揭示了相同的人生哲學
    於是一幫親朋好友都趕來祝賀,不僅給他披紅戴花,還拿了不少綢緞禮品,簇擁著送他回家。《水滸傳》:潘巧雲和裴如海其實這件事楊雄有很大責任。楊雄是個粗人,在衙門裡不僅擔任劊子手,還兼著獄管方面的事,平時很忙,總上夜班,無形中冷落了潘巧雲。
  • 歷史記載:最奇葩的王朝——宋朝
    原以為只有女子喜歡在頭上插花,但沒想到古代的男人也會在頭上插花男人簪花,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初現苗頭,到了北宋時已經蔚然成風。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四個人分別在此後30年中都當上了宰相。《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簡直就是「花團錦簇」——楊雄「鬢邊愛插芙蓉花」;阮小五「斜戴著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而劊子手蔡慶,生來愛戴一枝花,於是人家乾脆叫他「一枝花」……
  • 《水滸傳》精彩幕後花絮:李逵女友受追捧,林衝野豬林看球賽
    98版《水滸傳》,是公認的經典電視劇,演員都非常敬業,付出了四年時間,才磨礪出如此一部好劇。圖為阮氏三雄,西門慶,赤發鬼劉唐等人,和劇組工作人員的合影。這是徵方臘時的情景,阮小二阮小五,用手託起弟弟阮小七,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