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GDP佔世界80%,為何不堪一擊?《水滸傳》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

2020-12-17 解讀有趣的歷史

大宋富裕,這是史學界公認的事實。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科技文化發展,宋朝確實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網絡上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宋朝GDP佔到當時全世界的80%。且不說這種說法是否靠譜,但也說明宋朝確實富庶繁榮,可謂富得流油。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大宋如此富裕為何不堪一擊?為何「靖康之恥」時,大宋廟堂輕易就被一鍋端了?有人說,宋朝是一個被高估的時代,不僅政治汙濁、貪腐嚴重,而且軍事特別弱。換句話來說,宋朝是一隻肥羊,富而不強。

大家要明白,國家富裕並不意味著老百姓生活富有。作為一個普通人,生活在宋朝是無比艱難的。儘管歷朝歷代對老百姓都有壓榨,可宋朝對老百姓的壓榨無比嚴重,「賦斂煩重,可謂數倍於古矣。」朝廷對老百姓的瘋狂壓榨,導致民間出現了「不舉子」。

所謂的「不舉子」是指生子不育現場,就是說孩子生下後,父母將嬰兒溺殺、拋棄、掩埋的行為。在封建社會,「不舉子」現象一般只會出現在極端困難家庭,或者老百姓生不如死時期。

宋朝不僅繼承了五代以及之前朝代的各種苛捐雜稅,還增加了很多變著花樣來剝削老百姓的稅法。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宋朝富得流油跟老百姓沒啥關係。老百姓生活艱難,國家豈能長治久安?如果大家讀過《水滸傳》,就能宋朝為何不堪一擊。「青面獸」楊志是名門之後,還參加科舉,擔任過殿司制使官,甚至和八十萬禁軍教頭打得不分上下。

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楊志,有一個夢想,「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這個夢想是當時很多人的理想,以楊志的能力要實現它,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然而,楊志為了實現這個小小的夢想,竟然需要向他人送禮的境地。楊志無比怨恨高俅,怒罵他「忒毒害,恁地刻薄!」楊志似乎忽略的一點,即便殺了高俅,還會有「李俅」、「王俅」等爭相出現。楊志的無奈,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無奈,無論文官升遷,還是武官晉升,都需要大量金錢開道。換句話來說,北宋軍隊已經爛到了骨子裡。對於這一惡習,北宋廟堂束手無策,只能任其發展。

嚴復也曾說過:「中國人之文弱性,大抵皆淵源於宋。宋代政治重文輕武,學術思想重王抑霸之結果,遂使文武分途,武者既不學無術,文者則好為黨爭而不負責任,不切實際,專以文章鬥其議論。」可惜楊志至死未能看透這一層,接受朝廷招撫後,還在為朝廷四處拼命,最終落個客死他鄉的結局。

參考資料:《宋史》、《水滸傳》、《朱子語類

相關焦點

  • 宋朝經濟有多繁榮?GDP佔世界的70%,人民生活水平超過80年代中國
    說到宋朝,實在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裡的一個奇葩。放眼兩宋共三百一十九的國祚,幾乎沒有一年不被外族欺辱的。從遼、西夏、金、到被蒙元所滅,在軍事上宋朝都是處於劣勢的。就算是偶爾打了勝仗,在籤訂盟約時竟然都是宋朝向戰敗方提供絲綢,銀兩等以換取停戰。
  • 宋江為何不推翻宋朝統治?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看過很多古裝劇,最喜歡的還是《水滸傳》,堪稱無法超越的經典。書啃過幾遍,老版電視劇和新版電視劇都看過,看一次慨嘆一次,看一次淚目一次…… 第一次看《水滸傳》,那時還小,不懂家國大義,只喜故事跌宕起伏,只看情節峰迴路轉,只愛英雄梁山聚義。
  • 北宋的GDP真的佔了當時世界的80%嗎?
    北宋的GDP佔當時世界的比例並無定論,因為只能靠推測和估算,但80%沒有一點可能性。1,即使只在中國,80%也不大可能。看下面這張北宋時期的中國地圖:北宋確實佔據了最富庶的地區,但要說遼國、西夏、大理、吐蕃、西州回鶻等加起來只佔20%,可能性比較小,畢竟農耕時代的生產力相差不大,這與工業時代沒有可比性。2,北宋時期的世界北宋時期,也就是960-1127年,橫跨公元10、11、12三個世紀。
  • 宋朝經濟繁榮,文化鼎盛,為何在落後的草原民族面前不堪一擊?
    宋朝經濟繁榮,文化鼎盛,為何在落後的草原蒙古帝國面前不堪一擊?宋朝軍制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吸取晚唐和五代軍閥割據的教訓,建立了一套以皇帝為絕對中心的軍事制度,統軍的將領手上沒有調兵權,文臣可以調兵但是不能統領軍隊。
  • 柏林的GDP中農業和工業佔比真的那麼誇張嗎?
    按百科的顯示,柏林市總面積890平方公裡,363萬人,這麼小的面積,這麼多的人,請你告訴我,560億美元的農業GDP是怎麼來的,我們的大上海,總面積6340平方公裡,第一產業103億人民幣,第二產業1萬億多一點,第三產業2.77萬億人民幣,上海面積是柏林的7倍,農業總產值也就是區區100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只有14億美元左右,而柏林890平方公裡,怎麼創造這麼變態的農業產值
  • 《水滸傳》裡,有多少牛字?宋朝真的不能殺牛嗎?
    (劇照)一見就怪了,為何以牛肉招待客人呢?古代牛乃農耕重物,殺之乃是重罪,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包拯出道之初,就曾斷過一個殺牛的案子。我突發奇想,看看水滸傳裡,吃了多少牛肉。於是打開電子檔,以牛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發現,《水滸傳》裡,牛字出現了253次。又分幾類。一是騎牛。比如,仙風道骨的,喜歡騎黃牛。
  • 宋朝農民起義居歷朝之冠,為何卻沒有亡於農民起義?
    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有一個朝代例外,那就是宋朝。《水滸傳》中的宋江起義實際規模很小宋朝的農民起義很少嗎?那麼為何宋朝農民起義數量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宋朝卻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其中原因很多,需要分條敘說其一,宋史浩繁。
  • 《水滸傳》中,西門慶為何頭上要戴花?這是宋朝男人的時尚
    在很多同學的印象裡,《水滸傳》中的西門慶這個人物十分不討喜。 雖然長相設定很帥,又有錢,但從形象上來看,就讓人覺得不舒服。特別是他頭上插的那朵花,很多同學覺得很「惡俗」,毀三觀,覺得大男人頭上戴花很娘。
  • 宋朝為何喜歡將犯人發配邊疆?淺談水滸傳的背後,沒告訴你的秘密
    當說到宋朝,再說到刺配時,大家又怎麼會忘記《水滸傳》中的經典呢?水滸傳中的「賊配軍」談到經典名著《水滸傳》,大家應該可以立馬聯想到水泊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勇形象。可在這英勇的背後,他們大多數人都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其中作為「刺配犯人」就是他們所受的痛苦之一。在水泊梁山中,有多少人經歷過刺配呢?
  • 從《水滸傳》說起,看宋朝政府應對瘟疫的措施
    《水滸傳》洪太尉誤走妖魔從小說中可以看到,面對瘟疫,宋朝朝廷採取的應對措施有三個:一是「降赦天下罪囚」;二是「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三是無非就是大赦天下、減免賦稅、燒香求道而已,照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都是一些形式大於內容的措施,說難聽一些,就是做做樣子,走走形式,然後聽天由命罷了。但實際上,當我們從小說中走出來,翻開真實的史書,你會發現,宋朝在應對瘟疫方面,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
  • 為何80後男人不願意找大齡剩女?這個男人的故事告訴你答案
    為何80後男人不願意找大齡剩女?這個男人的故事告訴你答案剩女一詞已經成為一個被熱議最多的詞語之一,畢竟大齡未婚女青年成為這個社會上的普遍現象。她們一般各方麵條件都不錯,但是卻仍然單身至今,而她們給出的理由就是自己不願意將就。
  • 《水滸傳》裡有好幾個太尉?那歷史上宋徽宗一朝都有哪些太尉?
    粗看了一下《水滸傳》裡,前後好像一共出場過6個太尉。第1個出場的洪信洪太尉是宋仁宗年間的。屬於宋徽宗年間的分別是小王都太尉王晉卿、高俅高太尉、宿元景宿太尉、陳宗善陳太尉、楊太尉。(不足的請補充。)實際上在宋徽宗時期,高俅曾經掌管禁軍長達20年,靖康之變,最終80萬禁軍不堪一擊,高俅是要負很大責任的。高球在掌管禁軍的時候,可謂媚上有功,中飽私囊,《水滸傳》是一點都沒有冤枉他。一方面,比較會迎合宋徽宗的趣味,搞了很多「爭標競賽」活動。
  • 《水滸傳》還能這樣讀!從衣食住行切入,找尋活色生香的宋朝生活
    ■主持人閻華和虞雲國教授文史學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虞雲國做客行知讀書會,帶大家從《水滸傳》裡尋訪宋人的生活風俗,感受活色生香的宋朝生活。開掘《水滸傳》中不曾被閱盡的世界《水滸傳》是宋元說書人的集體創作。從南宋初期流傳的水滸故事,經街談巷語、宋元說話與金元雜劇等多元樣式與不同地域的持續敷演,到元明之際形成了百回本《水滸傳》主幹部分,所呈現的是宋元時期的社會情狀與思想風俗。
  • 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
    為何兩宋社會動蕩不安,農民起義頻繁?宋朝富有而繁榮,為何總是發生農民起義?這是一個關於社會經濟結構的問題。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宋真宗從佔城引進了一種耐旱耐澇的農作物,這就是佔城稻。宋真宗除了讓專門的大司農等農業專家進行培育改良,其自身也在皇宮之中進行試種。後來,宋真宗又引入了暹羅(現在的泰國)的良種水稻,對前來宋朝貿易的阿拉伯人也十分看重,他們帶來的胡蘿蔔等,也在宋朝進行大量的種植。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公孫勝為何會在徵方臘之前,選擇離開宋江呢?一種看法是,公孫勝看透了宋江,他認為宋江是個虛偽的人,權欲很重,所以前後兩次離開梁山。其實,宋江雖然坑過秦明、朱仝,但在書中沒那麼虛偽,九天玄女、羅真人、智真長老等人早已說過,他上應天星,替天行道,是忠義之輩。宋江招安大計,也是為了眾兄弟著想。事實上,羅真人得知宋江危險時,還救過宋江。
  • 《水滸傳》扈三娘誤入「白虎堂」,折射出北宋女德教化與男尊女卑
    有人說,《水滸》是男人的世界,這個世界裡面豪情萬丈,手足情深,沒有女人什麼事。但是,《水滸傳》中為數不多的女性,卻將那個時代的女德教化與男尊女卑展現的淋漓盡致。不信我們且看「一丈青」扈三娘的切身境遇。大宋女德教化挖空了她的人性扈三娘殺父殺之仇緣何不報,又為何認賊作父?殺夫之仇怎能忘卻,又為何嫁與曾輕薄於她的矮腳王英?這一切都要從她上梁山開始,扈三娘不敵林衝,被生擒活捉。
  • 相撲在宋朝有多盛行,看看《水滸傳》中的相撲高手就知道了
    魏晉時,摔跤就有「相撲」的別稱,到了宋朝,相撲極為盛行,達到頂峰。要問相撲在宋朝有多盛行,看看《水滸傳》中的這些相撲高手就知道了。《水滸傳》中的相撲高手很多,有浪子燕青、玉麒麟盧俊義、沒面目焦挺、擎天柱任原、高太尉高俅、蔣門神蔣忠、山大王王慶、大蟲窩段三娘等。《水滸傳》中相撲第一高手,當屬浪子燕青,他擊敗過擎天柱任原和高太尉高俅這兩個頂尖高手。
  • 水滸傳中,燕青明明排行第一,為何叫小乙?紅樓夢中有答案
    在水滸傳中,燕青還有一個稱呼,類似於小名,叫小乙,書中曾多次提到。蔡福、李逵和盧俊義等人也都叫他小乙或者小乙哥。另外,書中名小乙的人,並不止燕青一個,還有飛天道人丘小乙,西門慶在問王婆,潘金蓮老公是誰時,還提到了花胳膊陸小乙。眾所周知,天幹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乙排第二,難道燕青排行老二,所以叫小乙?並不是這樣,水滸有交代,他排行老大。
  • 《水滸傳》:祝家莊佔盡天時地利,為何還是敗給了梁山宋江?
    《水滸傳》:祝家莊佔盡天時地利,為何還是敗給了梁山宋江? 在《水滸傳》裡,祝家莊是梁山好漢成長路上很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先後三次攻打祝家莊,前兩次可以說是損兵折將,直到第三次才拿下。
  • 《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就是一群流氓無賴,為何要捧的那麼高?
    當你第一次讀《水滸傳》時,你會發現,此時的你熱血沸騰。對於梁山好漢的正義之舉以及他們的高超武藝,崇拜到了極點。然而這些人,真的值得我們去崇拜,去追捧嗎?個人認為,不適合。《水滸傳》不可否認的是文學價值,但是如果就其人物的行為和全書宣傳的價值觀取向來看,並不符合當代人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