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 | 第五屆全國書法名家提名展——孫戰生

2021-02-14 中原書法傳媒

    孫戰生

      隸書又名佐書、分書、八分,因盛行於漢代,故稱漢隸,它是由篆書圓轉婉通的筆法演變成為方折的筆畫,字形由修長變為扁方,上下收緊,左右舒展,運筆由緩慢變為短速,從而顯示出生動活潑、風格多樣的氣息。

一、隸書的演變


      隸書分為秦隸和漢隸。秦隸指戰國、秦至西漢初期的隸書,又稱古隸。古隸的起源,說法頗多。據目前所發現的資料來看,秦隸產生於戰國秦武王時期。從秦代隸書早期形跡可以看出,其減損大篆的繁瑣筆畫,字的形狀由篆書的長方變為正方或扁方,雖然它的結構還帶有篆味,但已出現隸書的雛型。到了戰國末期,這種雛型隸書已普遍使用。在出土的戰國至秦的大量木牘、竹簡和帛書中,可以看到由篆書演變成隸書的漫長過程。衛恆 《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求人佐書,曰隸字。隸書者,篆之捷也。」隸書作為一種新的書體,它的發明產生與演變決非個人的力量所能創造,也絕非短期內所能完成,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際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從漢字幾千年的發展史看,如果把象形文字至秦小篆劃為古文字,那麼我們把隸書和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楷、行、草書,都可歸為今文字。因此,隸書上承篆書之規脈,下開楷行之基礎,在我國文字和書法發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從實用性或藝術性方面看,它的出現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它是我國漢字演變中的一次重大變革。由於西漢初期的制度承襲秦制,在文字方面也不例外,因而西漢早期的隸書與秦代的隸書無較大差別。它既有秦代的書法特點,又為東漢時期的隸書形成奠定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從西漢《長沙馬王堆帛書》、《居延漢簡》分析,筆畫已有簡化,篆書味也有減少,字體趨向於扁方,而用筆的提按頓挫,線條的波磔變化,結體的縱橫勢態,比秦代的隸書更為明顯。相對來說,較多地流露出書寫者的天真和質樸,然而在書法技巧上還不夠成熟,不是規範的隸書。

      西漢中期至東漢,隸書漸臻完美,尤其在東漢,由於統治階級採取了一些較為明智的政策,整個社會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也隨之昌盛,樹碑立傳之風興起,湧現出廠大量技藝精湛、風格鮮明的優秀碑刻,從而隸書發展成為正規而又富於藝術性的、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書體。

      我們通常所說的漢隸,主要是指東漢碑刻上的隸書。它們的特點是用筆技巧更為豐富,點畫的俯仰呼應、筆勢的提按頓挫、筆畫的一波三折和蠶頭雁尾及結構的重濁輕清、參差錯落,令人嘆為觀止。風格多樣且法度完備,或雄強、或雋秀、或瀟灑、或飄逸、或樸茂、或嚴謹,如群星燦爛,達到了藝術的高峰。如《乙瑛碑》、《石門頌》、《禮器碑》、《孔廟碑》、《華山碑》、《韓仁銘》、《曹全碑》、《張遷碑》等東漢碑刻,堪稱隸書成熟和典範的標誌。

      魏晉、南北朝、隋唐,至之宋、元、明時期的書法,是楷書、行書、草書的形成、發展和成熟時期,許多書法家的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楷、行、草書上,但隸書並未被廢棄,此時的隸書在用筆上逐漸摻入楷法,失缺了漢隸的古樸和靈秀,趨向整齊呆板,結體用筆千篇一律。到了清代,隸書在碑學復興的浪潮中得到了重振和發展,出現了許多書法大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隸書藝術的第二個高峰。出現了如鄭簠、金農、桂馥、鄧石如、伊秉綬、趙之謙、何紹基等隸書大家。尤其是鄭簠、鄧石如等人,是倡導、學習和繼承漢碑的先驅,並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使隸書成為清代書法藝術的主流和熱門之一。特別是近百年來,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大量的春秋戰國至漢代的木牘、竹簡、帛書的墨書真跡,使我們有幸目睹古人的筆法,為我們研究古人筆法,學習古人書藝,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二、隸書的辨析


      縱觀隸書的發展與演變,就隸書的存世形態而論,可歸為兩大類:

      一是石刻類。石刻類又可分為摩崖刻石類和碑刻類兩種。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廣義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鐫刻的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刻———巖畫。狹義的摩崖石刻則專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記事。 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摩崖石刻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最著名的,如東漢《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門頌》、《郙閣頌》、《西狹頌》漢"三頌"摩崖石刻、北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濟寧《岡山摩崖石刻》、《鐵山摩崖石刻》等等。碑刻類是指在經過加工的十分規矩的石板上鐫刻的碑文。如西漢《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五鳳二年刻石》,東漢《孔廟碑》、《衡方碑》、《張遷碑》、《禮器碑》、《史晨碑》、《乙瑛碑》、《華山碑》等等。碑刻類的石刻文字,不僅體現了精心設計的工匠精神,而且體現了更加規範成熟化的隸書書法藝術。

      二是墨跡類。墨跡類又分簡牘類、帛書類、宣紙類三種。簡牘類包括楚簡、秦簡和漢簡等。楚簡屬戰國時期竹簡,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漢隸書轉折期的風格。根據出土情況,較有代表性的楚簡包括信陽楚簡、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等。漢簡是兩漢時代遺留的簡牘。從西漢簡上可看到漢字字體從古隸逐漸演變以及草書形成的過程,從東漢中後期竹簡上又可以看到隸書開始向楷書演變的情況,因此,漢簡也是研究漢字發展史的重要資料。漢簡可以根據出土情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漢代西北邊塞地區遺址裡發現的,可簡稱為邊塞漢簡。一類是在漢墓裡發現的,可簡稱為墓葬漢簡。帛書是指中國古代寫在絹帛上的文書。已出土楚帛書和漢帛書。帛書又名繒書,是以白色絲帛為書寫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帛書的書法藝術特徵是,其排行大體整齊,間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規範整齊之中彰顯自然恣放之色。其字體扁平而穩定,均衡而對稱,端正而嚴肅,介於篆隸之間,其筆法圓潤流暢,直有波折,曲有挑勢,於粗細變化之中顯其秀美,在點畫頓挫中展其清韻。宣紙發明於唐代天寶年間的安徽涇縣小嶺,至宋代開始全面系統地以青檀皮為原料製作「宣紙」。唐代之後,尤其是明清時期,許多隸書大家的隸書作品在宣紙上創作,成為古代隸書經典作品的又一重要存世狀態。如唐代隸書大家史惟澤、韓擇木、李潮、菜有鄰、徐浩的墨跡;清代隸書大家鄭簠、萬經、金農、阮元、尹秉綬、鄧石如、趙之謙、吳熙載的墨跡等等。

      縱觀隸書的發展與演變,就隸書碑帖的風格而論,大致可分為四類:

      一是雄強野逸類。如《泰山經石峪摩崖石刻》、《開通褒斜道摩崖石刻》、《郙閣頌》、《西狹頌》等,此類隸書作品大多刻制在山體摩崖之上,具有大氣磅薄、開張峻爽、方嚴凝重、粗獷野逸之勢;                       

      二是端莊遒麗類。如東漢《禮器碑》、《乙瑛碑》、《孔廟碑》、《曹全碑》、《史晨碑》、《肥致碑》、《張景碑》等,這類隸書碑刻筆法精到,筆畫凝鍊,中規中矩,勻整秀勁、結字或扁或方,規整嚴謹,儀態端莊而又典雅;

      三是飄逸靈動類。如《石門頌》、《敦煌漢簡》、《武威漢簡》、《居延漢簡》、《楚簡》等,這類隸書筆法靈活多變,結字隨勢而變,或大或小,或扁或方,具有飄逸飛動儀態萬方之勢;

      四是古拙渾厚類。如《張遷碑》、《西狹頌》、《好大王碑》、《華山碑》,這類隸書筆法結字寓巧與拙,渾厚凝重,雍容樸厚、憨態可掬,體現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之勢。

三、隸書的現實探微


      當前,隸書的發展在整個書法復興的熱潮中,總的發展態勢和主流是好的,廣大有志於隸書創作的書法愛好者,能夠自覺深入經典的隸書碑帖中研習磨練,同時能夠不斷加強自身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審美修養,從而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隸書書家,這批隸書書家經過長期的臨習和研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當下最具代表性的隸書大家,如張海、何應輝、張繼、劉文華、毛國典、鮑賢倫、張建會、周俊傑等。

      然而,縱觀當前隸書創作的現狀,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取法不古,跟隨時風。一些書法愛好者對書法藝術的發展規律存在模糊認識,或者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不是從古代經典的隸書碑帖中汲取營養,盲目的以當今某些隸書大家的作品作為取法的標本,而且僅僅從表面上學到一些某些大家的筆意,其作品低俗不堪,竟自以為美;二是取法混亂,狂怪生猛。一些書法愛好者不能專注的深入到一家和幾家相近的經典隸書碑帖中取法,而是任意的借用篆書、魏碑、行書等書體的某些筆畫,對漢字進行隨意支解、嫁接和組合,以狂怪離奇、粗大黑為美,失去隸書的本源和書法藝術的美感。三是陰柔狂野互現,缺乏正大氣象。

      近年來,在一些書法展覽中明顯發現隸書入展作品,存在兩大趣向,其一是風格陰柔秀眉,趨向工藝化、模式化、美術化,導致千字一面、千人一面;其二是風格狂野粗俗,筆畫生拉硬扯,故作姿態,結字任意擴大縮小漢字偏旁部首,或任意移動漢字偏旁部首位置,不惜造字或變形,導致與傳統的具有正大氣象的隸書法帖大相逕庭、背道而馳。

      我們學習隸書,應當以端莊、規矩嚴謹的漢隸碑刻為範本,打下紮實的基礎,然後再旁及其它。如果初學隸書,先入手《漢簡》,便易流於行筆浮飄、隨意油滑;如果先入手清代隸書,則徒有其形而不得其神;更不要以現代人書寫的新隸書字帖作範本,這只會走入歧途。學好隸書,唯一的捷徑就是從漢碑入手,只有腳踏實地的學,寫好了隸書,再上溯甲骨文、大篆、小篆,下追楷、行、草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逐鹿中原 | 第五屆全國書法名家提名展——孫文海
    榮獲《中國書法、翰墨天下》2014年年度優秀獎(最高獎)榮獲2015年中央電視臺新農村「全國十佳書畫家」獎(最高獎)榮獲第八屆「長城杯」全國書畫作品展書法金獎(最高獎)榮獲北蘭亭成立十周年全國書法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金豬如意兆豐年」2019年春聯網絡展優秀獎(最高獎)榮獲第九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作品展佳作獎(一等獎)榮獲2018(戊戌)全國春聯書法作品展銀獎(二等獎)榮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福建李瑋-第五屆「和天下」全國書畫名家提名展
    第七屆中小學生書法節(教師組)入展第三屆全國教師書法現場創評一等獎福建省第三屆、第四屆書法展入展福建省第一屆、第七屆刻字藝術展入展福建省第四屆刻字藝術展金獎福建中小學美術教師書畫評選一等獎 書法院先後舉辦:「追夢林散之」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和縣2012.12.28),「和天下」首屆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和縣2014.10.5),「芳妃紅」茶-全國書畫名家信札邀請展(深圳2015.8),「和天下」第二屆全國書法名家提名展(和縣2017.8.12),「湘江·達意·和天下
  • 《大書法在線》全國硬筆書法家提名展-行草作品展
    24人展、大書法在線顧問:曲慶偉 題籤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以漢字為載體,與多種藝術相結合,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書法,喜歡上書法……    本期是《大書法在線》全國硬筆書法家提名展(第五期)行草作品展
  • 預告:「生於60年代」廣西書法名家提名展暨書法文化專題講座
    >生於60年代廣西書法名家提名展將隆重開幕當天還舉辦《當代書法的現狀與傳承》書法專題講座對書法有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書法「時代墨華」生於60年代廣西書法名家(北海)提名展開幕式活動時間:11月25日早上9點30分活動地點:北海市圖書館《當代書法的現狀與傳承》書法專題講座
  • 孫文海—「正山堂杯」全國第三屆茶文化書畫展作者推介
    」獎(最高獎)榮獲第九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展佳作獎榮獲第二屆「普洱茶杯」全國書法展佳作獎榮獲第八屆「長城杯」全國書畫展書法金獎(最高獎)榮獲2018(戊戌)全國春聯書法作品展銀獎榮獲「輝煌中國杯」全國書法作品展銀獎榮獲「讓書法回家」北蘭亭會員書法展二等獎榮獲第五屆新農村全國書畫展二等獎榮獲
  • 第五屆崑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展
    書法以隸、行見長,在書壇獨樹一幟。1987年獲《書法》雜誌「當代中青年書苑擷英」三十七名優秀作者之一。作品入展第三、五、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五、九屆獲全國獎),第三、四、五、六、八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屆獲獎),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大展(銀獎),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銀獎),全國第一屆、第二屆行草書大展,全國第一屆扇面書法展、第四屆中國書壇蘭亭雙年展等。
  • 《大書法在線》全國硬筆書法家提名展-24人展創作成員:林元弼
    主要獲獎情況如下:⊙「讚美祖國」全國書法名家硬筆書法作品邀請展入展。(最高獎)⊙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全國硬筆書法小品展入展。⊙第三屆「逸道雅集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特等獎。(最高獎)第二屆金獎。⊙首屆「寶安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最高獎)⊙「福寶印杯」全國硬筆書法名家暨全國硬筆書法新銳邀請展入展。
  • 際會蘭亭 | 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提名展——杜一清
    雅集形式,從面對面到以網線相連,書法、篆刻作品從展廳搬上互聯平臺,順應時代發展大勢。此雅集,澄懷觀道,德藝雙修,已成今日之大氣象,尤可貴者,此雅集「際會蘭亭」四十八位名家,均為歷屆全國書法展、蘭亭展、西泠印社篆刻展等國展參展、獲獎作者,個人風格明顯,展示的是件件佳作,篩選的也是各路精英,體現的是一種蘭亭雅集的境界和時代精神。初賞蘭亭之際會也,細品又非限於蘭亭也。正所謂:道者,進乎技矣。
  • 中國書法名家:王璽
    24人展、大書法在線有十多個書法展,分別是:中國硬筆書法名家24人網絡精品展,中國硬筆書法家十人作品展,中國硬筆書法新人作品展,中國書法名家十人精品展(毛筆),高校十人書法作品展(毛筆),中國硬筆書法家創作展,中國硬筆書法名家隸書作品展,中國硬筆書法名家楷書作品展,全國中青年書法名家提名展(毛筆,楷書20人展、行草36人展、篆隸30人展、女書法名家十人展等)中國硬筆書法名家行草作品展
  • 際會蘭亭 | 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提名展——雷平
    他們均為玄學名家卻各具風採,這使得其不僅局限於一場書會,更是在此享節日之喜悅,言詩酒之雅興,品山水之無窮,奏流水之華章,並以《蘭亭集序》記之。但就其對後世影響,書法文化卻更勝一籌,成為今天三月三風情的主題,蘭亭也成為舉世公認的書法聖地,這恐怕是當年王羲之他們所始料未及的。由此衍生出的「蘭亭雅集」成為當代書壇精英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凝聚了遷客騷人、文人志士的情懷,更是人們記錄情感的重要途徑。
  • 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作品展作者推介
    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作品展作者推介包良達,「正山堂杯」全國第四屆茶文化書法大賽入展作者。【書法作品獲獎入展】全國首屆 「農墾杯」書法展最高獎北京市第十九屆書法篆刻展最高獎首屆家風家書書法大展最高獎首屆烏海行草書書法展最高獎遼寧省第五屆書法篆刻展最高獎
  • 【書畫苑】洹上煙霞——安陽市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書畫家精品展
    研究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省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字博物館書法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安陽市文聯副主席,安陽市書協副主席,,兼任安陽市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首屆「華珍杯」金剛經書法大賽評委,全國第六屆「四堂杯」書法大賽監委,安陽師範學院特聘教授,安陽工學院客座教授。
  • 首屆印江全國名家書法作品公益義拍作品展示(一)
    作品獲獎入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佳作獎、「嚴寅亮杯」全國書法大賽三等獎、「沈商文化杯」全國書畫大賽提名獎、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新人展、全國首屆行書大展、全國第二屆草書大展、全國首屆篆書大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全國第二屆隸書大展及商業展數十次。
  • 翰墨傳家 全國王氏書法名家四十人提名展-王之義
    >王浩  王卓  王春光  王健 王為國  王勁松  王進慶  王之義 王繼雷  王廣輝  王振宇  王海峰 王偉進  王永旭  王凱旋  王海龍 王紹春  王保慶  王金本  王健鵬 王超鵬  王瑋  王葉光  王國紅 王文喻 王成博 王力鋒 王汝海 翰墨傳家——全國王氏書法名家四十人提名展
  • 汕頭市第五屆書法臨創作品網絡展
    汕頭市第五屆書法臨創作品網絡展主辦單位汕頭市書法家協會承辦單位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波美創作基地編者按:各位參賽者,本次作品展按原計劃是在春節前舉行頒獎典禮,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現暫時先在網絡上進行展出,待疫情過後我們再舉行頒獎典禮和作品集發放儀式,感謝您的理解和參與
  • 張文平書法精品展在開封市開幕
    丨榮譽曾獲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作品曾獲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一等獎,首屆中日書畫公開徵集展書法唯一金獎,第三屆中原書法大賽個人創作一等獎,全國第五、六、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覽
  • 2020年廣西青年書法提名展:盧培釗
    見賢思齊、繼往開來、弘道養正,發揚經典翰墨精神,青年書法家無愧為當代書法事業的新生力量,代表著書法和藝術創新的未來與希望。固本培源、生生不息。長期以來,廣西青年書法事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光榮的成績,也面臨著發展的機遇。
  • 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展明年1月8日在青啟幕
    2020年12月17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召開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新聞發布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隸書委員會主任、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評審委員會主任張建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書法導報》副總編姜壽田,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徐健,中國書法家協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青島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組委會秘書長範國強,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對外傳播處處長朱益玲,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青島市書法家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郭強出席發布會
  • 陳志軒·2019入展獲獎書法作品
    「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面書法大賽(一等獎/最高獎)2019上海市書法篆刻臨摹展(入展)慶祝建國70周年「夢陽杯」全國專題書法展(入展)「相約河豚島」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收藏作品/最高獎) 「黨風正,國家強」 廣州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大賽(入選)2019年莘莊鎮第四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臨摹與創作特展)(入展
  • 書法欣賞 ‖ 孫文海/徜徉在書法藝術的長河裡
    榮獲《中國書法、翰墨天下》2014年度優秀獎榮獲「讓書法回家」北蘭亭會員書法展二等獎  榮獲第二屆普洱茶全國書法展二等獎榮獲第五屆新農村全國書畫展二等獎榮獲"浩嘉杯"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三等獎入選甘肅省百名優秀青年書法家學術提名展入選紀念紅軍勝利80周年甘肅省百名書法名家邀請展入選全國首屆冊頁書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