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200多石高,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卻遠不如德川家康,為啥

2020-12-14 騰訊網

要說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石高數量,豐臣秀吉有220萬石,而轉封關東後的德川家康有250萬石,2人的石高數量都是200多萬,差不了多少,為什麼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不如德川家康呢?

首先,雖然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2人的石高數量差不多,但是豐臣秀吉的領地除了大阪的65萬石,還有100多萬石是藏入地,即豐臣秀吉在分封大名時從大名領地劃出的一部分,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德川家康就不一樣了,他的領地是集中在關東的,不僅如此,他還有御三家和御三卿的分家,論石數,比豐臣家多了不少。

再來,豐臣政權的性質是什麼,表面上看起來是統一,其實不過就是一個鬆散的大名聯合,豐臣秀吉的權力都來自他的威望,一旦他死去,豐臣政權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了。德川家康的權力來自德川家族的威望、力量、家名和其武家共主的地位,即便德川家康早死,也不會像豐臣家那樣破碎崩潰。

還有,豐臣政權中缺乏譜代大名。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是豐臣秀吉自己作死,不僅壓制譜代大名,還殘害親戚,豐臣秀次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這嚴重削弱了整個政權的支撐力量。豐臣秀吉企圖通過拉攏地方勢力(即五大老)維持政權的平衡穩定根本就是在犯蠢,不說當時的德川家康已經強大到足以威脅到豐臣家,就說那些地方勢力當真就能對豐臣家忠心耿耿,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遲早會叛離豐臣家的。

德川家康就不同了,他有親藩、譜代、外樣的等級體制,親藩佔據富庶之地,譜代監視外樣,外樣大名多被轉封到偏僻之地(外樣沒人權)實力根本不能與幕府相比,當然不然跟幕府叫板。

最後,豐臣秀吉通過太閤檢入地和轉封來壓制大名,這導致他們得罪了不少人,地方實力派可是豐臣政權穩定的保障,豐臣秀吉這樣搞根本就是在自尋死路,逼著這些地方大名在危急關頭背棄豐臣家。

德川家康就不一樣的,他將外樣大名排斥於權力中心,這些外樣大名離開了原來的領地,對新的領地又缺乏控制,再加上譜代大名的壓迫和鉗制,根本翻不起浪來。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親藩、譜代、外樣的等級體制之下的,有德川家雄厚的威望和實力做基礎的。

都是200多石高,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卻遠不如德川家康,為啥?

相關焦點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明面上是俸祿、地位、地盤都高了,可實際上卻是要家康遠離自己的根本。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那麼豐臣秀吉那麼厲害,為何最後卻白白給德川家做了嫁衣?第一,豐臣秀吉雖然統一了日本,但只是形式上的統一,日本遍地的大名仍然具有很強的勢力,尤其是德川家康實力非常強大,完全有實力和豐臣秀吉公開叫板。豐臣秀吉之所以迫使德川家康臣服並非完全出於實力,而是通過策略。在小牧長久手一戰,雙方打了個平局,誰也沒有佔到便宜。
  • 助豐臣秀吉奪取天下的福島正則,為何最終倒向了德川家康?
    然而在豐臣秀吉死後,福島正則的立場就發生了改變。因他與石田三成不和,所以選擇投奔了與石田三成敵對的德川家康,並在關原合戰中為東軍作戰。戰後福島正則才意識到自己被利用,但為時已晚。即便他在關原合戰中立下了戰功,但德川家康還是選擇對其下手,不斷剝奪其領地,最終逼迫其在家切腹自盡。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總計石高約630萬石(石高是日本戰國時期,不按面積而按法定標準收穫量來表示封地或份地面積,是大名和武士授受封地或祿米以及承擔軍役的基準),後來的德川幕府將軍家也只有 398萬石,可以說秀吉此時在實力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人。
  • 世界的臍帶08|野心: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上)
    明智光秀隨即控制京都,想取代織田信長的位置。他所擔心的是織田信長其他軍團大將的反擊,於是分別秘密知會備中毛利氏、相模北條氏等拖住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的軍隊,同時搜尋在京都的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得到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趕緊跑路回三河,在忍者服部半藏的幫助下,順利從伊賀(今奈良縣)返回。他部署軍隊,靜待京都消息。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武將何為?
    秀吉在兩次賽跑之中,一邊發揮著衝刺精神,一邊更發揮著日本商人式的計算精神,將部隊行軍的每一個細節都周密思考過,輔以大量金錢與高素質軍隊,最終贏得了織田家這塊大蛋糕。 德川家康 攻城不如攻心慶長五年(1600)9月5日,關原之戰。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此時的關東,也並非什麼蠻荒之地,經過數百年的持續開發,關東早已不是當初的窮苦之地,在武士們前僕後繼的開發下,雖然仍不如京畿地區繁華,但也是一個少有的糧倉。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雖然並不像其他戰國大名一般注重領地,但對於哪些地區能夠成為糧倉還是心知肚明的。
  •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之後織田家族逐漸沒落,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織田信雄1583年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相爭,信孝站勝家,信雄站秀吉,勝家戰敗而亡,信孝投降自盡。至於信雄是死得很晚、混得最好的。本能寺之變後,信雄先跟隨德川家康,後跟隨豐臣秀吉。
  • 他是豐臣秀吉麾下得力武將,倒向德川家康而背負罵名,是否太過?
    摘要:他是豐臣秀吉麾下得力武將,倒向德川家康而背負罵名,是否太過?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旗下有力的武將,留下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逸聞。豐臣秀吉死後,他因為和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有矛盾,最終選擇倒向德川家康陣營,當上肥後的領主,為現今的熊本平原奠定基礎。
  • 打敗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為何轉而俯首稱臣?
    得到消息之後的豐臣秀吉糾集了12萬大軍,向織田信雄進發。織田信雄勢單力薄,於是就廣泛召集各方勢力要與豐臣秀吉對抗。德川家康在此時做出了響應,也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奔赴前線抵抗豐臣軍。豐臣軍與德川軍在小牧山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雙方在長久手谷地爆發了多次對戰。由於德川家康對地勢更為熟悉,指揮也機巧靈活,因而大敗豐臣秀吉。
  • 豐臣秀吉的親信武將在關原之戰時為什麼大批投靠德川家康?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統率的東軍與石田三成實際統率的西軍在關原展開決戰,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東軍最終完勝西軍,德川家康則通過關原之戰奠定了自己統治日本的基礎。隨著德川家康統治了全日本,豐臣家的悲劇也就註定要發生。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
  • 豐臣秀吉分化毛利家成功,對德川家康故技重施卻失敗,為啥
    豐臣秀吉不是傻瓜,面對德川家,他不僅想過採取分化的方式對付,而且還付諸行動了,他甚至將德川家康的長子秀康收為養子,賜字「秀」,賜羽柴姓。不過德川家的局勢和毛利家畢竟不同,家康在三河一向一揆後就確立了對領地的一元化支配,宗家的實力佔有絕對的優勢,不是旁支能比的。
  • 織田信長死後,德川家康已有強大實力,為何卻當豐臣秀吉家臣
    他說,在日本的統一史上,織田信長是個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是個做餅的人,德川家康是個吃餅的人。德川家康最終之所以能夠吃到那塊餅,當他在織田信長去世後,對待豐田秀吉的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不錯,德川家康在織田信長的時代,已經成為日本戰國時代,除了織田信長外,實力最強勁的大名。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挑戰織田信長。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後,為何沒有發動消滅德川家康的戰爭?
    一個是各懷心思的織田元老,他們和德川家康聯手對抗豐臣秀吉,一個是包括德川、北條、毛利以及上杉等等大名們,都是些表面看似恭順的野心家。當然這是在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前,1591年後,豐臣秀吉如果沒有出兵朝鮮、增封家康,而是對德川家發動戰爭,他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消滅德川家康的。畢竟當時島津、上杉、伊達、立花、毛利以及長宗我部都會加入豐臣秀吉的聯合軍,德川家康不可能是對手。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的狀態,又有點像三國時期司馬懿和曹操的狀態。很多人提出過一個問題,曹操當年就知道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絕不會「久居人下」,可是,他為什麼沒有殺掉司馬懿,以至於司馬懿與他的後代奪取了曹操的帝國呢?同樣的,當初本豐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對他兒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為什麼也不預先除掉德川家康呢?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北川有聲書 | 老糊塗豐臣秀吉與新時代的序幕
    而與其說是德川家康奪取了豐臣家的勝利果實,倒不如說是豐臣秀吉把江山拱手讓給了家康。晚年的秀吉可以說昏招連連,而秀吉去世後,留下一位年僅八歲的豐臣秀賴和權勢燻天的德川家康,就如同當年在襁褓中的織田秀信,和一手把持織田家的豐臣秀吉。歷史總是在驚人地重演,相同的事情,總是一再地發生,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你可以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可以說,因為古往今來,古今中外,人心,都是一樣的。」
  • 第六天魔王:與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齊名的織田信長,強項原在內政
    結合筆者此前介紹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文章,你就會發現,信長被秀吉取代,又是家康笑到最後,有其「冥冥之中」的必然性。另外,信長擅長的領域其實是內政,窮兵黷武無異於棄己之長、用己之短,最終就像諸葛亮北伐那樣,加速了自己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