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為何轉而俯首稱臣?

2021-01-19 BekkoGames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戰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在那之後,豐臣秀吉逐步掌控了原本織田信長的勢力範圍。這讓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很沒有安全感,不僅如此,他還探查到有三位自己下屬的大名都在暗中和豐臣秀吉勾連。織田信雄一氣之下處死了三個圖謀不軌的大名,並意圖討伐豐臣秀吉。得到消息之後的豐臣秀吉糾集了12萬大軍,向織田信雄進發。

織田信雄勢單力薄,於是就廣泛召集各方勢力要與豐臣秀吉對抗。德川家康在此時做出了響應,也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奔赴前線抵抗豐臣軍。

豐臣軍與德川軍在小牧山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雙方在長久手谷地爆發了多次對戰。由於德川家康對地勢更為熟悉,指揮也機巧靈活,因而大敗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損失慘重,不僅有大量的兵員傷亡,還失去了包括森長可和池田恆興在內的幾名主將。豐臣秀吉的戰鬥力得到了巨大的削弱。

這就是戰國歷史上有名的小牧、長久手之戰。此役不僅讓豐臣秀吉損失慘重,還很大程度上挫傷了豐臣軍的銳氣。德川家康的聲望也由此得到顯著的提高。

小牧山合戰

按理說,在戰場上拿到優勢的德川家康應該乘勝追擊,擴大優勢。但事實上,在此戰之後不久,德川家康就選擇臣服於豐臣秀吉。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川家康做出了如此反常的舉動呢?其實在豐臣秀吉遇到了德川家康這塊難啃的骨頭之後,就主動找過德川家康議和。但是掌握戰場優勢的德川家康並無議和的想法。於是豐臣秀吉做出了一個十分高明的決定,直接去找織田信雄議和。織田信雄不是豐臣秀吉的對手,想割讓城池以避免更大的損失,於是在議和書上簽了字。

如此一來,德川家康就處於一個尷尬的被孤立的境地。因為他原本打著保護織田信雄的旗號出戰的,現在信雄議和了,德川家康也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名義。所謂「師出無名」,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自知實力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打敗豐臣秀吉,現在又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正當理由。一向以性格隱忍著稱的德川家康選擇了向豐臣秀吉俯首稱臣,他把自己的次子結城秀康送給秀吉做養子,以示臣服之心。但是這樣為德川家康後來奪取豐臣氏的天下埋下了伏筆。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各自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黃金時間。在策略競技手遊《戰國布武》裡,他們是分工明確的輸出和輔助。豐臣秀吉能給敵方後排帶來巨大的威脅,而德川家康則有著非常可觀的回覆能力和屬性增益效果。把這些武將們合理搭配,再靈活運用計策和謀略,玩家就可以在日本戰國的時空裡縱橫馳騁了。

相關焦點

  • 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後,為何沒有發動消滅德川家康的戰爭?
    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建立桃山政權之前,曾經和德川家康有一場大會戰,耗時將近1年,就是小牧長久手之戰,此戰以德川家康的勝利告終。彼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議和,豐臣政權成形。當然這是在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之前,1591年後,豐臣秀吉如果沒有出兵朝鮮、增封家康,而是對德川家發動戰爭,他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消滅德川家康的。畢竟當時島津、上杉、伊達、立花、毛利以及長宗我部都會加入豐臣秀吉的聯合軍,德川家康不可能是對手。
  • 織田信長死後,德川家康已有強大實力,為何卻當豐臣秀吉家臣
    尤其是在他和織田信長聯合起來,打敗了武田家族後,他已經躍升為日本戰國時代,除織田信長外,最為強大的大名。而且,德川家康雖然和織田信長友好,但並不是完全臣服於織田信長,他其實還在和織田信長明爭暗鬥。總之,他基本上保持著一種較為獨立的姿態。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隨後與德川家康進行了一場小牧長久手之戰,之後遭遇地震影響,後勤物資損失殆盡,迫不得已下與家康議和。在之後的日子裡,豐臣秀吉先後平定了日本九州及東北,並成為關白,正式掌控日本。在小田原的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具體的移封細節不得而知,但後人認為秀吉是為了將家康驅趕至邊遠地區,但這並非事實。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於是德川家康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採用的軍事策略是:取內線集中優勢兵力以主動攻勢為原則,且視時機而機動出擊。小牧·長久手之戰後,羽柴秀吉藉此籠絡了最大的反對勢力德川家康,原本東國強大的聯盟(德川-北條-伊達)基本宣告解散,這為桃山政權(桃山時代是日本豐臣秀吉統治的時期,上承戰國時代,下啟江戶時代,因秀吉居住在伏見城,附近山上有桃樹而得名)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的狀態,又有點像三國時期司馬懿和曹操的狀態。很多人提出過一個問題,曹操當年就知道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絕不會「久居人下」,可是,他為什麼沒有殺掉司馬懿,以至於司馬懿與他的後代奪取了曹操的帝國呢?同樣的,當初本豐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對他兒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為什麼也不預先除掉德川家康呢?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
    說到織田信長,就不得不提到他最得意的部下——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本是尾張國的一個貧苦農人家的兒子,後來他在織田信長軍中服役,靠軍功一步一步地成為實力派大將。織田信長被明智光秀殺死後,豐臣秀吉率軍打敗了前者,並在織田氏的內鬥中脫穎而出,逐漸成為織田信長的接班人。豐臣秀吉相比於織田信長來說是一個狠角色,因為他出身卑微,能在極度講究門庭觀念的日本混到「天下人」的地位相當不容易。但後來這傢伙頭腦發昏,妄想徵服明朝,結果為日後的敗局埋下了伏筆。
  • 世界的臍帶08|野心: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上)
    他所擔心的是織田信長其他軍團大將的反擊,於是分別秘密知會備中毛利氏、相模北條氏等拖住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的軍隊,同時搜尋在京都的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得到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趕緊跑路回三河,在忍者服部半藏的幫助下,順利從伊賀(今奈良縣)返回。他部署軍隊,靜待京都消息。前往備中送信的人被豐臣秀吉部下截獲,豐臣秀吉得知了本能寺之變。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助豐臣秀吉奪取天下的福島正則,為何最終倒向了德川家康?
    然而在豐臣秀吉死後,福島正則的立場就發生了改變。因他與石田三成不和,所以選擇投奔了與石田三成敵對的德川家康,並在關原合戰中為東軍作戰。戰後福島正則才意識到自己被利用,但為時已晚。即便他在關原合戰中立下了戰功,但德川家康還是選擇對其下手,不斷剝奪其領地,最終逼迫其在家切腹自盡。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他是豐臣秀吉的養子,萬曆朝鮮戰爭任統帥,慘被德川家康軟禁50年
    在封賞方面,豐臣秀吉把備前國、美作國作為封地封給宇喜多秀家,並賞賜57萬石,還加封五位戰功最顯赫的家臣,包括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合稱「五大老」,宇喜多秀家最為年輕,年僅14歲。
  • 都是200多石高,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卻遠不如德川家康,為啥
    要說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石高數量,豐臣秀吉有220萬石,而轉封關東後的德川家康有250萬石,2人的石高數量都是200多萬,差不了多少,為什麼豐臣秀吉對領地的控制不如德川家康呢
  • 豐臣秀吉的親信武將在關原之戰時為什麼大批投靠德川家康?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統率的東軍與石田三成實際統率的西軍在關原展開決戰,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東軍最終完勝西軍,德川家康則通過關原之戰奠定了自己統治日本的基礎。隨著德川家康統治了全日本,豐臣家的悲劇也就註定要發生。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摘要: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嚴格來講,關原之戰只是確定了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的地位,並沒有達到能夠確定日本歸屬的地步。
  • 他是豐臣秀吉麾下得力武將,倒向德川家康而背負罵名,是否太過?
    摘要:他是豐臣秀吉麾下得力武將,倒向德川家康而背負罵名,是否太過?加藤清正是豐臣秀吉旗下有力的武將,留下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逸聞。豐臣秀吉死後,他因為和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有矛盾,最終選擇倒向德川家康陣營,當上肥後的領主,為現今的熊本平原奠定基礎。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這些梟雄中,名聲最大的則莫過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了。在下面的正文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這三位。織田信長雖極力壓制手下,但無奈的是,壓根兒就防不勝防:1582年,身為家臣的明智光秀舉兵包圍身處本能寺的信長,並迫使他自盡而亡。接下來我們講豐臣秀吉。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有啥關係?錯綜複雜,眼花繚亂!
    德川家康1585年小牧長久手之戰後,家康娶旭姬,旭姬,又名朝日姬,是豐臣秀吉的異父妹,兩人沒有後嗣。德川家康次子結城秀康,後來成為秀吉養子。失去豐臣家繼承權後,秀康娶下總國結城晴朝養女為正室,繼承結城家。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武將何為?
    秀吉在兩次賽跑之中,一邊發揮著衝刺精神,一邊更發揮著日本商人式的計算精神,將部隊行軍的每一個細節都周密思考過,輔以大量金錢與高素質軍隊,最終贏得了織田家這塊大蛋糕。 德川家康 攻城不如攻心慶長五年(1600)9月5日,關原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