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塔斯社近日披露,今年1月,俄羅斯22350型飛彈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首次成功試射3M22「鋯石」高超音速飛彈(以下簡稱「鋯石」飛彈)。飛彈準確命中位於北烏拉爾一個軍事訓練場的地面靶標,射程超過500千米。這是繼空基「匕首」高超音速飛彈、陸基「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後,俄羅斯第三款高超音速飛彈,也是第一款海基型高超音速飛彈。此次試射靶標位於陸地,但外媒普遍認為該飛彈的打擊目標是航母戰鬥群。
超燃衝壓發動機
「鋯石」飛彈最初於2016年傳出測試消息,原計劃2018年裝備俄海軍,但由於技術跨度大、研製難度高,項目進度一再延後。2019年2月,俄總統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提到這型飛彈,稱其最大射程達到10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9馬赫。此後俄官方沒有公布更多詳細信息,甚至連一張照片也沒有。俄羅斯媒體將「鋯石」飛彈描述為一種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乘波體高超音速飛行器,適合水面艦艇與核潛艇等海基平臺發射,可以掠海飛行打擊敵方海軍航母編隊。
「鋯石」飛彈的核心技術是其採用的超燃衝壓發動機。超燃衝壓發動機是相對過去廣泛使用的亞燃衝壓發動機而言。在亞燃衝壓發動機內,超音速氣流通過進氣道進入燃燒室前,被降低為亞音速並進行壓縮,然後在燃燒室內與燃料混合點燃噴出,推動飛彈飛行,飛彈速度能夠達到5馬赫至6馬赫。超燃衝壓發動機是超音速氣流在進氣道中被壓縮為較低超音速,隨後在燃燒室中與燃料充分混合點燃噴出,助推飛彈飛行。這種發動機一般使用碳氫燃料或液氧燃料,由於在超音速氣流中燃燒更充分,產生的推力更大,可使飛彈飛行速度達到6馬赫至25馬赫。
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研發難度是公認的。美國X-51高超音速飛彈項目也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因技術難度大,該項目一度被取消。如果「鋯石」飛彈採用這一關鍵技術,意味著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化超燃衝壓高超音速飛彈。
新一代航母「殺手」
俄羅斯高度重視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目前已擁有3種高超音速飛彈。其中戰略火箭軍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以「薩爾馬特」洲際飛彈為助推載體,主要承擔戰略打擊任務;空天軍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由米格-31M「捕狐犬」重型截擊機搭載,主要執行戰役戰術打擊任務;3M22「鋯石」飛彈以海軍各型水面艦艇、潛艇為發射載體,主要用於遠程打擊水面目標和陸上縱深目標。
外媒普遍認為,「鋯石」飛彈本質上是一種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其作戰方式沿用蘇聯海軍時期的遠程超音速突防、飽和攻擊戰術。冷戰時期,面對咄咄逼人的美航母戰鬥群,蘇聯海軍經過數十年經營,建立起一套以天基、空基、海基偵察為前提,以水面、水下、空中發射平臺為基礎,以超音速反艦飛彈為「矛頭」的飽和攻擊反航母作戰體系。在這一作戰體系中,各平臺發射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可構成一波又一波攻勢,曾一度讓美國航母戰鬥群聞風喪膽,直到「宙斯盾」防禦系統出現,提升了美軍艦艇對空中目標的發現、識別和攔截能力,反艦作戰的天平才逐漸平衡。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發生事故,其搭載的「花崗巖」重型反艦飛彈曝光。外界發現,這種蘇聯時期反航母作戰體系中的核心武器,是一種亞燃衝壓式反艦飛彈,射程550千米,末端飛行速度為2.5馬赫。相比之下,「鋯石」飛彈彈體大大縮小,速度提升至9馬赫,射程達到上千千米,能夠在更安全的距離發射,留給對方艦空飛彈系統的反應時間更短。
通用性帶來優勢
從這次試射情況看,「鋯石」飛彈由「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上的3S-14型垂直發射系統發射,這也是「口徑」NK系列巡航飛彈的發射系統,表明「鋯石」飛彈在設計時已考慮到發射平臺的通用性。
俄聯合造船公司負責人表示,「鋯石」飛彈可以部署在所有安裝3S-14型垂直發射系統的俄艦艇上。這意味著無論4000噸級22350型護衛艦,還是排水量不足1000噸的小型飛彈艦,在安裝這一垂直發射系統後,都能夠發射該飛彈。另外,升級中的俄海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無畏級大型反潛艦、「奧斯卡」Ⅱ型核潛艇在改裝這一發射裝置後,理論上也能部署「鋯石」飛彈。這些跡象充分表明,「鋯石」飛彈將成為俄海軍戰術打擊體系中的核心武器,再次取得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作戰優勢。
西方媒體稱,對美航母戰鬥群而言,「鋯石」飛彈絕對是一個難纏的「極速殺手」。如果該飛彈9馬赫的飛行速度屬實,意味著美軍艦載「宙斯盾」系統配備的反導飛彈,包括高空攔截中程彈道飛彈的「標準」SM-3飛彈、掠海攔截反艦飛彈的「標準」SM-6飛彈,均望塵莫及。一旦「鋯石」飛彈突破對手的中遠程飛彈攔截,從天際線處高速衝出後,留給對方海軍艦艇近防系統的時間可能連一次開火也不夠。若果真如此,「鋯石」飛彈成功研製與列裝,將對未來海戰帶來深刻影響。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