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基於未來市場需求、客戶需求、自身發展底蘊和未來競爭需求,東風柳汽商用車於2020年6.7日,在柳州舉行了主題為「萬向更新 乘龍騰飛」的全新乘龍品牌發布暨H7 3.0上市儀式。
迄今為止,東風柳汽有著50餘年造車的光輝歷史,從1969年開始,50多年的開拓進取,東風柳汽創造了中國造車史多個「第一」。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 副總經理
東風柳汽董事長 尤崢
從2002年至今,東風柳汽總共經歷了4次品牌升級,分別是2002年之前的乘龍王、乘龍王子;2003年到2007年的東風霸龍、東風乘龍;2004年到2014年的霸龍重卡、乘龍汽車;以及2015年的乘龍汽車。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宣穎
歷史上東風柳汽商用車品牌每一次升級,均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了產品和服務全面提升,尤其是「十三五」期間東風柳汽商用車銷量與品牌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東風柳汽商用車累計為全國2300家企業提供了5萬臺物流用車。
2020年4月、5月,東風柳汽雙月產銷破萬,是柳汽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經過50年的發展,東風柳汽商用車累積了深厚底蘊和市場基礎,累計銷量已達100萬臺;其中2017年到2019年銷量連續突破新高,2020年以來克服疫情影響、逆勢而上,4、5月份連續兩個月實現產銷過10000臺。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技術、產品、資金幾乎都無從談起,中國開啟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以市場換技術、換資金的歷史時期。中國製造的產品多以規模、性價比取勝,而內在的細節工藝、核心技術則長期缺乏競爭力,後果是中國製造一度無法形成自主品牌,只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代名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呈現出新變革、新特徵、新要求和新任務。基於這些重大實踐變化,習近平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各類創新領域當中,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創新出於最重要的地位,對生產關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東風柳汽總經理 唐競 解讀新「乘龍」
回歸到我們所熟知的重卡行業,中重卡經歷了高速增長階段之後,也即將進入技術創新、模式多元和運營精細化的新階段,市場競爭將顯著提高,而擺在中國車企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國內中重卡品牌的品牌力不高。
隨著市場及客戶需求的演變,商用車行業也將面臨產業重塑、技術創新、模式多元、運營精細化的新階段要求。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東風柳汽商用車基於未來市場需求、客戶需求、基於自身發展底蘊和未來競爭需求,東風柳汽商用車品牌迎來了新的升級。
新「乘龍」商用車品牌成為東風柳汽的子品牌,採用專屬的服務體驗品牌「乘龍在線」。以「貼近用戶的專業物流運輸引領者」為品牌願景;以「匠心、助力物流行業騰飛」為品牌使命;以「創科技、領高效、享信賴」為品牌價值;以「乘龍行天下 創富贏未來」為品牌口號。
從「乘龍汽車」到「乘龍」的轉變,是從「造車」到整合汽車行業技術生態;從提供產品到提供綜合物流運營解決方案;從關注車輛到關注人,以人為本的大轉變。
新的戰略品牌將持續強化「五化」技術優勢,在「智能網聯」方面,下一步將通過5G、大數據、智能駕駛等技術應用,實現陣列行駛、港口園區、高速公路示範區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
聯合5G、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及發動機、變速箱等國際國內領先企業,強強聯手打造技術聯盟,構建技術生態圈。
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整合行業上下遊資源,圍繞用戶購車、用車、管車、換車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降低綜合運營成本,構建卡友TCO價值生態圈。
購車方面,為用戶提供產品定製、差異化改裝、便利快捷的消貸服務,降低客戶購車成本;管車方面,通過車聯網司機管理、行為管理、班線、貨源支持,實現客戶管車信息化、智能化、透明化;用車方面,用一站式服務保障、服務託管、舊件回收等,降低客戶用車成本;換車方面,通過二手車置換、二手車延保、二手車金融等業務,提高客戶二手車處置效率及提高二手車殘值。
服務半徑低至52公裡,365天,全天24小時以及上門服務等為客戶提供高效的服務;構建智能服務平臺「乘龍之家」,實現線上服務,開展主動服務和預見性服務,以及TCO託管,為客戶提供管家式的增值服務;通過超長保修期,以及服務過程可視化、全過程跟蹤,讓客戶可以真正放心、安心、省心享用乘龍在線服務品牌。
產品方面,2020年到2021年,乘龍各平臺將全面升級至3.0版本,2022年以後,將陸續推出乘龍全新一代平臺產品。
借新「乘龍」品牌發布之日,乘龍也重磅推出了乘龍 H7 3.0車型。
外觀方面,乘龍H7 3.0的顏值有了全面提升,採用了三色設計,分別是車身顏色、顏色鍍鉻的飾條以及更有質感的中網,並且中網部分預留了相應的模塊安裝位置,方便我們後續選裝ACC等組件,來提高車輛的安全性。
車標採用了藍色的冷色調背光,夜間開啟之後可以讓車標有更遠距離的辨識度,更好的向外界展示東風柳汽的品牌精神。
動力方面,我們拍攝的這臺乘龍H7 3.0搭載了東風康明斯Z14 600馬力發動機,通過康明斯2.0大腦對燃油噴射、進、排氣的調節的精準控制,以及DOC+DPF+SCR的協同,讓發動機實現國六排放標準。
匹配ZF 12擋AMT變速箱,通過減少換擋次數、優化,增多空擋滑行功能,降低車輛的油耗。後橋為並裝雙軸的新440方盛車橋,速比為2.643,直接擋+小速比後橋的搭配,讓發動機在1100轉時,車輛的時速可以達到82公裡,且有足夠的儲備動力,讓車輛應對各種路況的時候都能遊刃有餘。
乘龍H7 3.0變化最大的地方就在於內飾,在常年「以車為家」的生活中駕駛室的配置非常關鍵,直接關係到駕駛員開車是否舒適,在車上生活工作是否方便。中控部分帶有多媒體顯示屏,另外還可以選裝12寸超大觸控螢幕,乘龍H7 3.0副駕駛採用的是可旋轉座椅,且臥鋪可以拓展至1米2,秒變雙人床,再加上上層臥鋪,駕駛室睡三個人不成問題。
安全方面,乘龍H7 3.0除了可以幫助用戶儘可能減少主車制動使用頻次的輔助制動系統之外,還搭載了防疲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胎壓監測及360環繞影像系統。
智能化方面,升級之後的乘龍V+車聯網3.0更是為車輛運營和保養提供更好的服務,車聯網2.0包含了車輛與司機管理、油耗管理、全程貨物管理、安全電子圍欄管理、車隊運營報表、車貸管理、遠程診斷、空車等實用性功能。
乘龍V+車聯網3.0版在2.0的基礎上還增加了AI優駕報告、預見性維修、預見性駕駛、完好率服務、配件服務等功能,在車輛預計或者即將發生故障時,提前預判識別即將發生的故障,主動準備預維修方案,這樣可以降低車輛的損失,防止車輛在路上趴窩,讓保養維修更科學。
新「乘龍」品牌的發布,在物流環境大變革的背景下,引領了行業的變革。未來,主機廠將不再是單一車型的提供者,而是從產品出發,結合大趨勢的變化,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定製化服務。(文/圖 霍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