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等競技體育就是充滿了競爭,也少不了爭議。然而,對最近發生的福建外援勞森事件卻在官方和球迷迅速形成共識--絕不姑息!
先是福建男籃官方聲明,勞森的行為同俱樂部長期恪守的社會責任和核心價值觀不符,給俱樂部和CBA聯賽造成嚴重不良的社會影響,將不同他籤署新賽季的《外籍球員聘用合同》。《人民日報》也發文對勞森進行譴責,「勞森的行為完全喪失了一名球員應有的職業操守和底線,嚴重玷汙了籃球運動和體育精神,極大傷害了中國球迷的感情,我們給予強烈譴責。」CBA聯賽官方態度明確就八個字:勝負之上,先有尊重---字越少事越大。勞森事件讓我們重溫CBA聯賽的初心,對球隊、球員、裁判、教練和球迷都是一種警示。
01打球先做人。作為球員在這個項目上你是佼佼者、你是明星,你甚至可以主宰比賽,但這些的前提是你是個人,是社會動物,必須尊重社會規則,尊重球迷,尊重對手,否則你就沒有資格參加比賽,多大的牌都一樣。勞森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能力超強,在福建男籃舉足輕重,但這不代表你有凌駕這個規則之上的特權。國內球員也是一樣,前段有足球明星遮蓋車牌逃避處罰的行為,恆大將其開除,就是這個道理。有人覺得有些小題大做,這是原則問題,不能姑息。
02慎獨更要慎微。球員和演員一樣,既然享受了金錢、鮮花、掌聲,就該以更高的標準為人處事。在場上要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觀眾、尊重規則,在場下也要表裡如一。既然球迷拿你當偶像,你就該有偶像的樣子。
周琦不嚴格自律,出去吃個路邊攤都比球迷聲討,那些穿不適合隊服的年輕球員就更加沒理由辯解了。這些看似小事,但違背原則,不加注意,肯定會鑄成大錯。
03球迷也該自律。某種意義上說球迷是CBA聯賽的上帝。但上帝也不能瘋狂。時下,鍵盤俠噴子不少,在CBA這種競爭激烈、時有爭議的球迷群體中更多。喜歡自己的主隊沒錯,但一味從個人好惡出發,不顧是非黑白,侮辱謾罵對方球隊或球員的言論,同樣違背了CBA的價值體系,嚴重者違背了社會規則--法律。
去年發生了球迷罵外教夫人的惡劣行為,遭到了處罰。球迷們都該吸取教訓,網上網下文明看球、文明侃球,共同維護CBA、繁榮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