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潘琴,是興仁市回龍鎮納壁中學的一名老師。
我幫扶對象是回龍鎮納壁村爛田衝組朱明會家,一個單親母親,帶著三個孩子,在生活中沒有技術,全家人生活收入僅靠家中的那一畝三分地,過得很拮据。尤其是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學費、生活費讓本不寬裕的家庭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納壁村
2014年,村幹部了解到朱明會家的實際困難後,將她家情況上報政府並將她家納入低保。從此她家每月都可以領到政府發的生活補助金來添補家用,生活才開始慢慢好起來。也是這一年,她家被正式納入國辦精準扶貧系統,通過各種政策,政府給予了很多的幫助。 2017年,我開始包保朱明會家,她們一家有通過教育脫貧改變家庭命運的願望,我就從教育扶貧入手,積極向當地教育部門諮詢教育扶貧政策,利用上門宣傳、電話等方式向他們宣傳教育資助政策。朱明會的小兒子謝朝仲與我交談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到母親的不容易,說到動情處常常淚流滿面,而他也沒有浪費自己的青春和辜負母親的期望,平時努力學習,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異,假期去做各種兼職補貼自己的生活費。他告訴我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金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也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家庭負擔,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將來自己一定要好好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2017年,朱明會的小兒子謝朝仲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參加興仁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獲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被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仁分局錄用,成為一名正式事業編制人員。同年,法學專業畢業的謝朝仲,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朱明會的大兒子謝彬,大學畢業後也順利地實現就業,在弟弟還未畢業的情況下,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省吃儉用,把大部分的工資用於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補貼。在興義電廠上班的謝彬,在興義購買了一套商品房,並將朱明會接到城裡面和他們一起生活。 在他們家我真正看到了,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助力脫貧的好例子、真典型。 【人物小傳】 潘琴,興仁市回龍鎮納壁中學的教師。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段源興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