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健康扶貧為困難群眾拔窮根

2020-12-16 商洛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鎮安縣緊緊圍繞「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全縣大力實施健康扶貧戰略,確保了農村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實現了健康扶貧拔窮根的效果。

落實醫保政策,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全縣對貧困人口實行財政定額補助,使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對2020年特定參保對象資助867.25萬元。優化服務模式,實施縣域內「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貧困人口在縣域內醫療機構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在全縣28家新農合住院定點醫療機設立「一站式」即時結算窗口,實現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險「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

實施三個一批,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施大病集中救治,全縣累計共有25種大病貧困患者2995人,救治率100%。開展慢病籤約服務,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加強慢病患者規範化管理。全縣成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182個,895名醫務人員與貧困人口開展籤約服務。對原發性高血壓等4類疾病和地方病人員進行入戶隨訪,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患有腦血管病等6類慢性病人,發放《貧困地區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處方》,實施重病兜底保障。積極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健康扶貧,實施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2019年度全縣共理賠394人次,累計賠付金額90.4萬元。

深化三級醫療建設,確保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縣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均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住院患者縣域內就診率始終在90%以上。脫貧攻堅以來,投資1500多萬元實施11所衛生院綜合樓項目,新增業務用房面積9300平方米。2017年以來,全縣投資1059萬元,共建設154所標準化村衛生室,達到全覆蓋。2020年,為了進一步築牢村衛生網底,對健康扶貧工作進行鞏固提升,各鎮辦研究制定村衛生室公有化建設優化提升方案,初步擬定新建、改建公有制中心村衛生室105所。針對村醫到齡退出、無村醫的村衛生室,實行鎮聘村用予以補充,初步擬定設置村醫鎮聘村用崗位19人,人社局核定崗位工資標準,由財政資金落實工資保障。持續加大人才引進。2019年為醫療機構招聘本科生和招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農村免費定單定向醫學生招聘、定向培養65人。加強人員培訓。借高校扶貧之機遇,選送97名優秀村醫到西安醫學院接受集中教學培訓,取得滿意效果。2019年,對全縣158名鎮村醫務人員進行線下培訓和330名鎮村醫務人員進行線上培訓,不斷提升基層醫務人員服務能力。加快人才梯隊建設。設立衛生人才培養基金,縣財政每年預算10萬元,用於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提高。2019年三級醫院共選派醫療專家接待門急診患者4887人次,指導住院手術492臺次,會診333人次,指導開展新適宜技術、開展新項目16個,免費接受進修學習53人次,培訓醫務人員1105人次。今年一季度4家三級醫院支援縣級醫院,共派駐醫療專家接待門急診患者142人次,指導住院手術155臺次,培訓醫務人員704人次。

相關焦點

  • 【我是共產黨員】楊栓桃:為村民拔窮根 帶群眾奔小康
    【我是共產黨員】楊栓桃:為村民拔窮根 帶群眾奔小康 2020-09-05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攻堅拔寨拔窮根,敢打硬仗掘富源
    攻堅拔寨拔窮根,敢打硬仗掘富源 2020-08-04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教育扶貧精準發力拔窮根
    原標題:織密控輟保學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輟學人數實現動態清零 教育扶貧精準發力拔窮根河北日報訊(記者馬利)懷來縣官廳中心校教室裡,六年級的李蓉花聽課細緻認真,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李蓉花家姐弟三人,她是老大,父親過怕了窮日子,擔心上學花錢,不讓孩子們入學讀書。
  • 扶貧先扶智 興業銀行教育扶貧「拔窮根」
    政和縣僻處閩北、浙南交界,是中央蘇區縣和革命老區,也曾是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將興業銀行列為政和縣的掛鈎幫扶單位。針對政和縣經濟基礎薄弱,教育資金缺口嚴重問題,興業銀行積極「輸血」支持當地基礎教育建設,從源頭「拔窮根」。
  • 深圳橫崗街道:扶貧拔窮根 「三業」興臺東
    中新網汕尾12月23日電 題:深圳橫崗街道:扶貧拔窮根 「三業」興臺東作者 孫秋霞 胡博走進廣東海豐縣臺東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盡收眼底。寬敞潔淨的村道旁開滿了紅色薔薇,公園裡鳥語花香、白牆黛瓦、碧塘綠水,呈現出一種寧靜、古樸之美。
  • 葫蘆島建昌縣:戶均2.8個脫貧項目助鄉親拔窮根
    葫蘆島市建昌縣村村有當家產業、家家有增收途徑——戶均2.8個脫貧項目助鄉親拔窮根  危房經過翻建,如今窗明几淨;入戶式光伏板就架設在院中,靠此每年有穩定收入;在扶貧資金支持下,起初養羊30隻,目前已增加到50餘只……葫蘆島市建昌縣老大杖子鄉明堂子村楊軍一家,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帶勁兒
  • 【十個全覆蓋】庫倫旗:精準發力拔窮根
    嶄新的村貌、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不僅展現出庫倫旗精準扶貧的工作成效,更是一份能讓百姓直接受益的「民生清單」,農牧民的生活真正幸福、踏實了,這才是精準扶貧帶給農牧民的最終答案。庫倫正在按照規劃好的精準扶貧時間表,全力為農牧民解碼幸福家園。
  •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扶貧印記】白槎村:黨建引領促脫貧 多產並舉拔窮根 2020-05-26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精準扶貧「拔窮根」,員工圓了「小康夢」!
    「我現在的工資呀,抵得上家裡工資的兩倍,公司還為我繳納了五險一金,真的太感謝咱們中建七局了,讓我也圓了『小康夢』!」來自甘肅省卓尼縣的孫貴太興奮地說。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中建七局交通公司堅持工程落腳在哪裡,就把扶貧工作開展到哪裡,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逐漸探索出了一條「抓培訓、強技能、促就業」扶貧新模式,以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卓尼縣是中央確定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也是中國建築定點扶貧對象。
  • 「工行貴州省分行的金融扶貧攻堅戰之四」情系山鄉 老驥奮蹄力拔窮根
    駐村一開始,易桂林就深入田間地頭,主動串巷入戶,挨家挨戶對歹蘇村訪了個遍,全面掌握情況探「貧源」,而後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拔「窮根」,用實幹書寫為民情懷。易桂林有一簿「私人帳本」,裡面記載卻是歹蘇村每一戶貧困戶的脫貧計劃。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主要困難都一一登記在冊,並據此制定「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
  • 同心助脫貧 聚力「拔窮根」———漢濱區總工會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幾年來,漢濱區總工會通過組建勞模服務團、每年召開勞模座談會、勞模現場觀摩會、舉辦勞模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廣泛組織動員全區各級勞模和勞模所在單位深入貧困村特別是深度貧困村實施產業、健康、教育、金融扶貧,帶動貧困村發展和貧困戶增收脫貧。
  • 擼起袖子加油幹,眾志成城「拔窮根」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期間,十分關心因災致貧返貧問題,詳細詢問扶貧政策落實情況,要求保障受災群眾和貧困群眾就業。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唯有眾志成城,方能拔掉窮根。
  • 河池南丹:黨建引領頭雁強 精準發力拔窮根
    近年來,河池市南丹縣堅持「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建強組織築發展根基、選優育強帶頭人增強帶動力、培育鄉土產業激活發展,切實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引領發展優勢轉化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質量,精準乏力拔窮根。
  • 2020企業社會責任峰會·見天地 | 產業扶貧:從根子上拔窮根
    2020企業社會責任峰會·見天地 | 產業扶貧:從根子上拔窮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彭水:教育扶貧「斬窮根」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近年來,彭水積極探索教育精準脫貧「斬窮根」路徑,堅決落實發展教育脫貧工作任務,將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重要途徑,交出一份教育扶貧斬窮根的滿意答卷。縣教委緊盯「義務教育有保障」,以補齊教育短板弱項為突破口,聚焦破解因貧困失學、因厭學輟學、因災中斷學、因殘不便學「四大難題」,建立分段資助、控輟保學、臨時救助、送教上門「四大機制」,健全完善立體教育資助體系,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有效推進教育脫貧攻堅,確保義務教育有保障。
  • 天吉泰村:建設現代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 助力群眾拔窮根
    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天吉泰鎮天吉泰村以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為抓手,讓更多群眾過上好日子。在天吉泰鎮天吉泰村四組的綠豐經濟林專業合作社扶貧產業園內,記者看到園區裡僱傭的農戶們正忙著採摘白蓮翠香瓜。
  • 誓達小康多壯志 烏蒙深山拔窮根
    誓達小康多壯志  烏蒙深山拔窮根——關於威寧縣厚植脫貧內生動力的學習匯報謝 斌  在全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感謝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省扶貧辦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心,給予威寧縣到全省新時代學習大講堂匯報工作的難得機會。
  • 西峽縣寨根鄉:異地搬遷,搬出新生活
    央廣網南陽11月24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屈佳明)走進位於寨根鄉方莊村小學附近的易地扶貧安置小區,映入眼帘的是整齊的樓房、寬闊的道路,易地扶貧搬遷的困難家庭在這裡居住生活,小區裡每天人來人往,活力十足。 3年前,寨根鄉的貧困村民代功見從未想過生活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 許昌市建安區:志智雙扶拔窮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趙華亭 信文欣)「身體殘疾了,俺的精神沒有殘疾,只要踏實肯幹,就不愁拔不掉窮根。」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小陸莊村貧困戶王春慶邊在莊稼地裡忙活,邊信心十足的跟記者說道。建安區號召文藝工作者積極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扶貧戲曲小品,組織區豫劇團、電影放映隊和鄉鎮扶貧文藝宣傳小分隊,深入各貧困村和非貧困村演出600多場,開展舞臺藝術送農民演出活動200多場次,其中《一把紅雨傘》、《扁擔灣的笑聲》、《報帳》、《第一書記》、《上門女婿》、《懶漢脫貧》、《脫貧之後》等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激發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積極性。
  • 鎮安羅家營水電站建成試運營
    羅家營水電站的建成標誌著百裡旬河鎮安人有了自己的電站,標誌著鎮安水電扶貧項目的成功落地。羅家營水電站是鎮安縣旬河梯級電站開發項目的第一級電站,被列為「十三五」國家水電扶貧項目,梯級電站的開發建設能夠充分利用水能資源,有利於滿足鎮安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有利於加快鎮安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