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以量制價吸引顧客群 紐約華埠中餐館疫情下挑戰大

2020-12-27 環球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海外,「便宜份量大」是中餐給外界的普遍印象,中餐館業者多「以量制價」,推出便宜餐點以期吸引更多顧客,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下,餐館失去了大部分的客源。紐約曼哈頓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華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

華埠中餐多主打物美價廉,一餐約十美元不等,有些快餐店的燒臘飯更以不到五美元的價格來吸引顧客,每天開張門口就是排隊人潮;疫情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享受經濟實惠的餐點,也成為中餐館的優勢,不過疫情之後這樣的優勢卻變成餐館的「硬傷」,在食材、人力等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餐館業者仍不敢漲價,害怕嚇走了客人。雖然紐約市議會立法允許餐館業者增收最多10%的「疫情恢復費」,但大部分曼哈頓華埠中餐館業者不敢收,也讓目前仍在經營的餐館可說是「做一天、虧一天」。

中餐館業者林Jack說,中餐比其他菜更便宜的印象已經深植人心。以該餐館為例,一份刀削麵原價9.65美元,疫情期間成本上漲,再加上擔心找零會增加店員與顧客間的接觸,如今漲到一份十美元,即便這樣,還是有客人嫌貴。

林Jack表示,大部分的中餐業者如果漲價,都是以零頭在漲,很少有人敢一口氣一美元、兩美元漲。紐約市議會在允許業者收取疫情恢復費後,即便中餐館業者以最高的10%收取,也只會多收一美元左右,「如果我自己做消費者,我不覺得這樣的收費算過分,但你又怎麼知道顧客的心?可能你多收這一美元,他以後就不願意再光顧了。」

華埠商改區在10月下旬針對300間華埠餐館業者調查,發現有99%的業者都不收疫情恢復費。陳作舟表示,其他非中餐館的餐點價格更貴,成本上漲,這些餐館也自然漲價;他以亞洲菜為例,日本餐、韓國餐的價格都比中餐高出許多。「同樣的牛肉,中餐還要切絲、切丁、醃製,做工多很多,但我們不敢收就是不敢收,」陳作舟說,總之還是華人應該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顏嘉瑩)

相關焦點

  • 華媒:紐約曼哈頓華埠正在回歸 中餐廳仍面臨挑戰
    華媒:紐約曼哈頓華埠正在回歸 中餐廳仍面臨挑戰 2020-08-05 16:26:04 任何找到空座位的人都可以坐下來,然後在對面十幾家店鋪中挑選一家購買食物,這其中包括合記(Hop Kee)與和合(Wo Hop)兩家餐館,它們是幾代紐約人和遊客第一次品嘗華埠中餐的地方。  這個非營利項目立即產生了連鎖反應。楓林閣(Peking Duck House)的老闆看到後,開始為他的餐廳建造一個用餐平臺。
  • 海外中餐館從業者:我真的太難了……
    但今年,各國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近期,不少國家和地區又出臺了新的防疫措施,包括居家令、禁止堂食等,剛剛能緩口氣的海外中餐館,再次受到衝擊。感恩節本應是一年中美國中餐業最為忙碌的時段之一,但今年因為疫情,許多中餐館甚至沒生意可做……紐約華埠的中餐館「合飯店」員工姚先生表示,過去華埠餐館在感恩節前夕和當天最忙,而且通常一周前就會有人打電話來預訂,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一直到11月25日感恩節前一天,都沒有人預訂,生意相當慘澹。
  • 多國收緊疫情防控措施,中餐館為度過「寒冬」各出妙招,紐約浪漫...
    資料圖來源於網絡10月25日義大利宣布實施為期近一個月的宵禁;10月30日,法國再次實行居家隔離,同日美國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近10萬例;10月31日,英國首相宣布英格蘭11月5日起「封城」約一個月…… 國外疫情大有捲土重來之勢,多國也接連收緊疫情防控措施,這讓已經經歷過一輪低谷期的餐飲業雪上加霜
  • 疫情、暴雪「雙重寒流」紐約華埠商家關門謝客
    疫情、暴雪「雙重寒流」紐約華埠商家關門謝客
  • 美媒:美國波士頓華商談疫情對華埠影響 人流量大不如前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國麻州亞裔小區餐廳和超市生意受到影響,華埠人流量大不如前,近三周來,多個餐廳和超市甚至在周末熱門時段,一度顧客僅寥寥數人。波士頓華埠商會主席、華埠樂嘗軒餐廳東主陳文棟表示,當前訊息傳播渠道多且快,各種信息轉來轉去後,謠言指向華埠,餐廳、超市和其他生意,使得華商生意受損,且一直持續。他的餐廳周末的客流量,較以往同期也減少超過五成。龍鳳酒樓少東梅沛傑也表示,農曆新年來,生意開始減少,近三周指數呈下降。
  • 紐約華埠美味回歸:餐館搬上了人行道
    JEENAH MOON 這條街出現琥珀色的烤鴨皮,那條街有了一團團撈麵,經歷漫長蟄伏的紐約華埠上周逐漸醒過來。 在紐約城於3月1日出現首個確診病例之前,新冠肺炎已經對華埠造成了間接的傷害,對華人店鋪毫無根據的恐懼讓一些來客望而卻步。 與該市的其他華人社區一樣,曼哈頓的華埠也恢復緩慢。
  • 戶外包廂吸睛 紐約華埠拉麵館巧思受食客歡迎
    中國僑網10月2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天氣逐漸轉涼,為了迎接戶外用餐的首個冬天,紐約曼哈頓華埠餐館近日開始將用餐帳篷包上塑料布,為顧客保暖,不過位於宰也街的「清味蘭州拉麵館」,業主劉利弟花了幾天時間構思,設計出造型獨特又實用的戶外小包廂,在本周投入使用後成功吸引顧客眼光,短短幾天內,生意至少成長一半
  • 美國紐約再禁堂食 中餐館寒冬謀生難
    中國僑網12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疫情回升,紐約市當地時間14日再禁餐館堂食,顧客只能坐在戶外用餐座或點外賣,不過當日陰雨溼冷、街頭冷清,餐館營業狀況不佳;大雪將至,也有業者忙著為戶外用餐區加裝保暖設施,為冬天惡劣天氣做準備。
  • 聖誕將至紐約華埠街頭現人潮 店鋪生意仍然冷清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往年從聖誕節前幾天一直到元旦,紐約曼哈頓華埠街頭車水馬龍,餐館排隊、禮品店生意火爆,今年碰上疫情,華埠街頭雖出現人潮,但餐館生意仍大不如前,禮品店業者則是感嘆:「看的人有,但買的人不多」。
  • 英媒:紐約中藥店顧客盈門
    原標題:英媒:紐約中藥店顧客盈門英國路透社3月9日報導,原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藥和針灸需求激增紐約市的針灸師、中醫醫師克萊頓·蕭(音)表示,自從紐約報告當地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當地)對他診所傳統中醫療法的需求開始驟增
  • 挽救餐飲業 紐約曼哈頓華埠85%商家同意周末封街
    有85%的華埠商家同意在周末封街,以增加顧客消費意願。(美國《世界日報》/顏嘉瑩 攝)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紐約市雖已進入第四階段復工,但開放堂食之日仍遙遙無期,為幫助曼哈頓華埠餐飲業早日恢復經濟,紐約中華公所上周起針對商家進行調查,詢問在周末封街設立戶外用餐座,增加顧客消費機會意願;據統計,有85%的商家同意封街用於戶外營業,中華公所將參考多數意見與華埠共同發展機構及其他單位一同向市府提出建議
  • 美新澤西州堂食解禁 中餐館:有的營業,有的仍在觀望
    美新澤西州堂食解禁 中餐館:有的營業,有的仍在觀望
  • 疫情期間額外支出飆升 紐約華埠商家盼政府援助
    疫情期間額外支出飆升 紐約華埠商家盼政府援助
  • 紐約華裔12小時跑61英裡 為華埠振興籌款2萬美元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紐約華裔茹聰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為華埠奔跑」的籌款活動,12小時內奔跑逾60英裡,並成功為華埠籌得2萬美元善款,用於疫情後的華埠振興。29歲的茹聰是出生在華埠的第四代華裔。
  • 受疫情影響 美國波士頓華埠部分餐館只提供外賣服務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波士頓蔓延以來,波士頓華埠的許多中餐館都面臨了不小的衝擊,客流量降低了至少50%,甚至被破關門歇業。目前波士頓華埠已有20%的中餐館在門口貼出了歇業告示,重新開業日期顯示為待定。
  • 紐約中餐館老闆疫情期間開拓外賣市場 收益超堂食
    紐約中餐館老闆疫情期間開拓外賣市場 收益超堂食 2020-07-27 09:57:20 (美國《世界日報》/牟蘭 攝)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餐廳堂食不開,只能依靠外賣生存,而外賣平臺每單佣金至少抽20%,增加餐廳業者負擔。但數家中餐廳業者表示,只要下功夫轉型,一定能轉虧為盈,有家餐廳經過四個月努力,外賣盈利額已超過堂食收益,並打入外族裔食客的餐桌。
  • 紐約曼哈頓中城商業區:中餐館生意冷清 復甦步伐艱難
    (美國《僑報》/林菁 攝)中新網7月2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雖然紐約已重啟一個多月,但曼哈頓中城商業區大部分上班族仍未回到辦公樓上班,以上班族為主要顧客的中餐館生意清冷,復甦步伐艱難。位於38街靠近5大道的中餐廳「綠楊村」,因疫情暫停營業,7月上旬才重新開張。
  • 紐約華埠中餐館線上眾籌資金建戶外用餐區
    中國僑網12月29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受疫情影響,紐約曼哈頓華埠、布魯克林八大道、皇后區法拉盛等主要華裔社區小商業經濟步入寒冬。而隨著冬季來臨及紐約市再次禁止室內用餐,令餐館等小商家的經營雪上加霜。
  • 紐約華埠7月1日將舉行慶祝美國國慶大遊行
    中新網紐約6月28日消息:據僑報報導,美東華人慶祝美國國慶委員會呼籲各界僑胞踴躍參加7月1日(周日)的華埠大遊行,通過這次活動,讓老美知道華人也是熱愛這個國家,這塊土地的。  上述活動由林則徐基金會、繁榮華埠協會合辦。該委員會27日(周三)下午假紐約華裔美國退伍軍人會舉行記者會,宣布「軍人會」為遊行的榮譽隊伍,主席梅蔭蓀為榮譽領隊。
  • 英媒:美國疫情暴發 紐約中藥店顧客盈門
    英國路透社3月9日報導,原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藥和針灸需求激增紐約市的針灸師、中醫醫師克萊頓·蕭(音)表示,自從紐約報告當地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當地)對他診所傳統中醫療法的需求開始驟增。「就像按下了照明開關,」已為患者備足中草藥供應的蕭如是說。金禾中醫藥公司——位於紐約唐人街中心地帶、長期為蕭等中醫醫師供應中藥的藥店,也在經歷類似業務躍升。去年,針灸和中草藥等中醫療法獲得世衛組織正式認可,使此類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的傳統療法在更大程度上獲得主流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