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最近去過大賣場,有沒有發現,門口有兩張地墊,一溼一幹?溼的那張有消毒液,供鞋底消毒,幹的那張為了吸乾水分。
這是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林所的執法人員在執法中發現的防疫方法,而且迅速在全鎮大賣場推廣。現在,這一「兩道消毒墊」,已在浦東新區所有超市大賣場推廣。
1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疫情防控期間,他們結合轄區內36個街鎮區域特點,探索出一系列務實管用的「微機制」。比如「兩道消毒墊」、 自主設計GIS防控地圖、設計一米黃線等,不少做法已在推廣。
迎客墊有玄機
「消毒預防,從腳底做起,一跺腳、二蹬腳、三緩行、停留15秒」。有一次,三林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在大潤發超市執法檢查,門口的提示語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提示語的下方入門處,兩塊灰色地墊並排鋪開,一張是溼的,噴過稀釋的消毒液,一張是幹的,起過濾清爽的作用。
大潤發超市的迎客墊,一塊消毒一塊吸水
(本文圖片均由)
受訪者提供
「後來討論,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以規範流程,把地墊汙染源消毒作為防控的第一防線,在鎮裡四家大型賣場全面推廣。」三林市場監管所副所長孫嬋琦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後,大賣場地墊消毒流程很快確定下來,迅速複製到鎮裡家樂福、世紀聯華、卜蜂蓮花其他三家超市大賣場。同時將這一經驗總結上報。
流程包括:
「雙地墊」防線。在門口顧客必經之處鋪設兩道羊毛地墊,根據兩道地墊的不同作用明確了要求:第一道地墊起摩擦消毒作用,定時噴灑消毒劑,地墊保持微溼狀態。第二道地墊起過濾鞋底水漬和汙漬作用,地墊保持乾爽,並加強地墊前端地面的清洗頻次,保持地面乾淨、清爽。
提示提醒。在門口處設置提示標語:「消毒預防,從腳底做起,一跺腳、二蹬腳、三緩行、停留15秒」,並規範字體大小樣式和位置。
加強清洗消毒。由專人負責,要求第一道地墊30-40分鐘噴灑消毒劑,並規定消毒劑配方標準;店內準備備用地墊,每天營業結束後將使用過的地墊進行消毒、清洗、晾乾。
澎湃新聞記者從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因為該方法簡單實用,目前已在全區大中型超市賣場推廣運用。
大賣場門口的消毒提醒
自主設計GIS防控地圖
應對復工,浦東新區浦興市場監管所加強返滬人員復工管理,要求企業對所有返滬員工登記的手機通過撥打等方式進行真實性確認,通過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網絡發送手機簡訊或掃碼方式證明個人活動軌跡,並在包幹巡查中對企業執行情況進行抽查。目前,該方法也已複製推廣到全局,有效加強了對返滬人員復工情況的管理。
而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分局自主設計GIS防控地圖,建立系統性的疫情防控工作檔案,將經營場所標識在電子地圖上,只要點擊經營單位名稱,即可直觀、動態呈現企業基本信息和監管檢查記錄。同時,系統可自動統計開業主體數、從業人員數、重點區域往返人員數等信息,確保監管底數清、情況明。
度假區分局施詠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迪士尼樂園未開,周邊商戶開始營業的不多,但是市場監管局的監管,只緊不松。
度假區分局自主設計的GIS防控地圖
引導食品店設置一米線
2月17日以來,不少細心的居民們發現,臨沂路大富貴酒樓門口的熟食外賣窗口處不再擁擠著排隊的顧客。取而代之的是地面上規範的「小黃線」,引導著顧客們按照「北歐式排隊」的方式購買熟食,現場排隊的居民有序規範。除了大富貴酒樓,附近的老盛昌湯包店和一些熟食店門口,也參照了這樣的防控做法,顧客們都很自覺地遵守起來。
南碼頭餐飲店門口劃上一米間隔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