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魏夫人一直以為,只要能除掉羋姝,自己就能夠順理成章地登上王后寶座了。她一定是秦宮裡獨一無二的王后人選。是羋姝阻擋了她的「王后」之路。所以,她處心積慮設下種種機關,就是想把羋姝置於死地,以便自己取而代之。
所以,不但在羋姝出嫁的途中配合公孫衍對羋姝下了毒手,而且,自羋姝來到秦宮以後,他更是百般滋事,唯恐後宮不亂。其實,魏夫人是枉費心機了,即便羋姝真的被她除掉,秦王也絕不可能立她做王后。
1、魏夫人已是上鉤的魚,沒有必要再放餌了
儘管,魏夫人的姐姐(先王后)已經死了,但對於秦王來說,卻已經完成了秦魏聯姻的「大計」,早已形成了結盟之勢,既是已上鉤的魚,還有必要再放餌嗎?
「王后」這個名分只有一個,那是秦王的「妻子」。狼多肉少,他要讓這個「肥缺」發揮最大作用,讓它的價值更大化。也就是說:他要用這個「嫡妻之位」「釣一條更大的魚」。俗稱:「好鋼用在刀刃上。」
對於秦王來說,目前最大的「魚」便是楚國公主羋姝,因為楚國是強國,是大國,可以用來聯姻,以制衡和碾壓那些想用合縱聯盟來攻擊他的小國們。所以,他怎麼可能把這個「嫡妻之位」,「浪費」給魏夫人?
退一萬步說,即便羋姝真的在途中殞命,或者死在了秦國後宮,那秦王也不會讓魏夫人佔用這個「肥缺」。
要麼,他會加封羋月做「夫人」,位分雖在王后之下,但卻能與魏夫人平起平坐。目的是讓她們相互制衡、平分秋色。
秦王會把這個虛席以待的王后位置留給其他強國的「公主們」,哪個國家發展快、國力強,他就與哪國的公主聯姻,以「嫡妻」的名分作為籌碼和誘惑。
2、即便不娶羋姝,也不再與其他國家的公主聯姻,魏夫人依然沒機會
其實,羋姝並不是魏夫人要登上王后寶座的唯一障礙,更大的障礙來自於另一個女人,一個神秘莫測、卻是秦王心頭摯愛的女人。
那個女人在秦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被娶了做妻子,也是秦王的原配——贏夫人。(原著裡,其實是叫「庸夫人」,因為此女來自於庸氏家族)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贏夫人」,其實就是嬴駟原配妻子的化身。她並非是嬴駟的長姐,而是嬴駟的原配妻子。
所以,難怪她能大搖大擺的出手幹預後宮嬪妃們的爭鬥。倘若是嬴駟的姐姐,也無非就是秦國的一個公主,作為已經出嫁的公主,哪有資格去插手秦王后宮裡的事?
這說明,贏夫人還保留著她以前在秦宮時,掌管後宮的「習慣」。連羋姝都要讓她三分,她雖然已經與秦王嬴駟「和平離婚」,但畢竟是嬴駟的「原配妻子」,又是嬴駟的摯愛,所以,沒有哪個女人惹得起她。
當年,嬴駟為了國家大計,想要與魏國聯姻,而魏國公主應嫁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做正妻」方可聯姻。
秦王無奈,只得讓贏夫人先退居二線,把位分降到「夫人」位置上。也就是說:贏夫人從此要「以妻為妾」,嬴駟相當於停妻再娶了。
贏夫人性情剛烈倔強,骨子裡又是極其高傲的,雖然嬴駟「以大局為重」的做法她能夠理解,但卻無法接受。
因為她無法改變自己的心。她的潛臺詞應該是這一句:「臣妾也很想體諒你,可臣妾做不到哇!」
與其在魏氏姐妹的俯視下仰人鼻息,還不如一走了之,隱身遁形,去別處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所以,贏夫人向嬴駟提出「和離」——和平分手。嬴駟竟然答應了,並且在西郊給她建造行宮,任其居住。還劃分了一片山脈,供她打獵。
原著中,魏夫人的姐姐死後,嬴駟去西郊行宮接贏夫人,想讓她繼續掌管後宮,再重新立她做王后,但贏夫人拒絕了。她已傷透了心,也過慣了閒雲野鶴的生活,不想再參與到後宮的雞爭鵝鬥中去。
所以,從始至終,秦王嬴駟都不曾把魏夫人划進「王后人選」的隊列中去。當然了,他是不會把這些「隱情緣由」說出口的,那樣太影響他的「正面人設」了。
魏夫人自以為除掉羋姝就能萬事大吉、就可榮登王后寶座了。其實,那只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嬴駟可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