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白,汽車主播,一位1米78的高個子90後女生,學摩託車一直是她兒時的夢想之一。在她拿到摩託車駕照之後,Miss Gao就迫不及待地邀請她成為Miss Gao的一員,讓她來跟大家講講關於她學摩託車的故事,還有90後們平凡又精彩的生活
Q 有沒有哪部電影影響過你?
對我來說可能是《Charlie's Angels》(Sorry別噴我,只有第一、二部,第三部我看了10分鐘就關掉了...可能我和Dylan一樣接受不了三個女孩兒任何一個被替換),當然,可能很多人覺得是鬧劇般的無釐頭影片,但我還是被它影響到,不接受反駁。
小時候總想成為像Angels這樣上天入地身懷絕技的女孩,長大之後發現那些可能都是電影特效。不過找到了一個途徑可以無限接近於她們,那就是首先內心變得自信和強大,並且在現實生活中給自己規劃學習一些技能以及武裝自己的頭腦和保持身材。比如:我在2020年過了1/3的時候,完成了我年度List中很重要的一項:拿到摩託車駕照。
起初,一切開始都會有個合的理由,比如「精神衝動」
摩託車對我來說是很小時候的記憶,但我從來沒有真的研究過它,更沒想著可以學習。我只記得,除了被夾在中間乘坐過摩託車之外。還有我小時候的玩具中除了娃娃還有遙控汽車。再大一點兒,有了更多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發現,開車和騎摩託車是一件很酷的事兒,而恰巧我又是個愛「耍酷」的女孩。
耍酷、愛車這兩件「愛好」,也會吸引我看很多這種類型的影視作品↓↓↓
在《Charlie's Angels》中,Dylan Sanders、Alex Munday、Natalie Cook開著的那輛敞篷車去買麥當勞,看呆了售貨員;
在與Thin Man「瘦骨仙」賽車場較量時,Natalie Cook開賽車對撞的場景;
反派 Madison Lee在沙灘上開走的法拉利;
還有天使們在「煤場摩託車拉力賽」中超颯的裝束以及bulingbuling的妝容,這些畫面,簡直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
在《Roman Holiday》中奧黛麗·赫本的Vespa,雖然Vespa的踏板車型並不是我最中意的,但,那樣自由的乘風感,給我特深的觸動。
還有另外一部翻來覆去看800遍的《La boum》,蘇菲·瑪索飾演的Vic,她的曾祖母Poupette開著小車漂移的那幾段,看著就爽。
以上這些都不是單純講車的電影,我都能一看再看,內心澎湃。那更不要說《速度與激情》、《頭文字D》、《烈火戰車》這些關於車的電影對我的衝擊力和影響了。所以,我很早就考了駕照,並努力開好手動擋的車,再去學習駕駛摩託車,這樣就可以像Angels一樣,「碾壓一切」!
一切的開始都會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我想學摩託車的理由就是「精神衝動」。
學習,我是認真?認真的!
願望除了自己實現,我覺得有家人的支持也是很有情調的。在我們的某個紀念日的時候,我老公阿策悄咪咪載著我去了駕校報名(起初我是不知道那天要去哪裡的,當然這是阿策的慣用手段,總是創造勞苦人們生活中的那點兒驚喜,哈哈哈哈哈哈哈)。後來到了駕校,我真是驚喜的不行!就這樣,我開啟了摩託車駕駛的學習。
摩託車的駕照分為D、E、F三個組別由難到易↓↓↓
D照,學習的是三輪摩託車(不是三輪拉貨車,是那種很酷的可以載著狗子的偏三輪,我們習慣性的叫它「侉子」);
E照,學習的是兩輪摩託車(就是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地鐵站拉活兒,或者這種比較酷的);F照,是輕便摩託車(傳說中的小踏板,你可不要覺得它長得像電瓶車,他們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學的是D照,那麼以上所有你都可以騎,如果是E照,那麼除了「侉子」其他兩輪摩託車都可以騎,如果是F照,那麼就只能騎藍色牌照的輕便摩託車。
我選擇了D照,我也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和普京有關,沒有什麼個人崇拜,只是因為看到了這張照片,覺得很酷...哈哈哈哈哈!
學習三輪摩託車的時候,我覺得最難的是控制它的龍頭,因為三輪摩託車和它的龍頭都太!重!了!而且在訓練上不同於兩輪,第一次上車就要真正把它騎起來,在場地裡能夠繞圈開並且能夠正常增減檔和配合剎車。教練非常嚴格,因為只有這個練好了才可以去學習科目二的項目(繞樁、單邊橋、坡道起步)。而且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兩輪的考試只有科目二的場地項目內容,但三輪摩託車除了科目二還有科目三的道路考試。
所以換擋的平順性以及油門、剎車的線性程度、掉頭的安全迅速等等,這些紮實的基本功是要靠練出來的。我確實會開手動擋的車,也熟悉手腳並用,離合、油門、剎車、排擋這些的組合操作,但是當你騎三輪摩託車的時候,跟開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騎摩託很考驗手腳之間的結合點,我把它稱之為「節奏感」。你要找到適合自己並且讓別人坐著舒適的節奏感,這就需要你在訓練之後認認真真的練習和自我思考了。雖然每個教練的教學方法不太一樣,但是一個嚴格的教練對訓練效果的達成很有效,我們的教練屬於「不怒自威」型的,跟著他學習很有效果。
練車是件比較辛苦的事情,能多開就多開,即使自我感覺接受程度很高了,但多練練是沒有壞處的。
信念,學摩託絕不是為了耍酷,至少不完全是
拿到摩託車駕照是我年度List當中很重要的一項,我完成了,但是從完成的那一刻起,漫長的「騎士」旅途才剛剛開始。從訓練中的三輪摩託車轉型成兩輪,還需要適應一下,因為兩輪摩託車需要jio支撐地面掌握平衡,尤其是在起步和坡道起步的時候,很考驗技術。
我學摩託車,絕不是為了耍酷,至少不完全是。我的信念就是想把摩託車騎好,騎到更好。並且在可以的時候,去做一名真正的「騎士」,享受自然最貼近身體的那些時刻,享受速度,享受操控的快樂,享受這個看起來「冷冰冰」的夥伴,你和它合二為一的感覺,擁有更豐富的生活和更豐富的內心。
我不想騎給別人看,只想騎給自己。到最後自然而然就變得很「酷」了吧!
控制,膽大心細騎一輛適合自己的車
不論開車還是騎摩託車,「膽大心細」四個字可以伴隨我一輩子。越緊張其實越容易出錯,四肢僵硬,頭腦發熱,很容易無法控制自己的操作。不管掌控方向盤還是龍頭,心裡都要放輕鬆。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是個很容易放輕鬆的人,越緊張之前說的「節奏感」越差。你需要做的只有把每一步的分解動作爛熟於心,不要擔心很慢,一步一步操作。
當然,駕照考出來才是「萬裡長徵第一步」,如果你不想做「本本族」,就要多騎。在國內的道路上騎車是很危險的,所以你要擁有一套完整的裝備和很好的頭盔(頭盔最近漲價了...),除了這些必備裝備,選擇一輛適合自己的摩託車也很重要。
經過慎重考慮,我選擇了一輛對於初學者來說好駕馭的車練手——本田的CB190ss。很多人說,買一個小排量的車,過不了多久就會換掉的。我和阿策都不贊同這個觀點,開的好壞和車沒有最直接的關係。同時,直接弄一輛排量很大很衝的車型,駕不駕馭的了是一回事,可能之後也沒有那種一步一個腳印上升的感覺了,而且也不那麼安全。雖然摩託車更多的時候像個玩具,但玩出自己的特徵才是本質,就算未來車輛的級別越來越高,但是初級階段的打下堅實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本田CB190ss,一款小復古的車型。其實很多人喜歡的品牌都不同,它們的風格也不一樣。每個品牌都有比較入門的車型,也有高階的公升級車型。不過,新手的話有幾款性價比比較高的車型推薦:除了本田CB190ss還有本田CBF190TR、川崎Kawasaki忍者nijia250ABS、Suzuki GSX250、KTM390、BMW 310等。
這些車型我也是請教了很多喜歡不同品牌的前輩們,來自他們的推薦。雖然都是小摩託,不過等我水平提高之後,以我的身高肯定可以駕馭公升級別的車型!
這就是我學摩託車的故事,很多人都覺得騎摩託車的女生很酷,但是在酷的背後是各種努力和決心,一項技能學會之後要不停的練習,我現在雖然是新手,但是在練車這件事情上,我可是毫不含糊,一直努力。知乎上有個話題:「女生會騎摩託車是怎樣的體驗?」很多騎摩託車的女生都去回答了,我想說的是:會騎摩託車的女生都是崇尚自由、乾脆果斷的,跨上兩輪,我們就能做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