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融媒記者 溫曄峰
本報訊 「今年,全區各級醫保部門持續推進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惠民政策措施陸續落地,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10月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醫保局舉行的我區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新聞發布會現場,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金滿義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區醫保部門通過鞏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形成綜合保障機制,梯次減輕參保患者醫療費用負擔。
在公平普惠提高基本醫保待遇方面, 截至9月底,全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2171.6萬人(職工為540.4萬人、城鄉居民為1631.2萬人),參保率達到95%,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分別達85%和75%左右。全區14個統籌區全面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盟市級統收統支。2020年全區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550元,個人人均繳費280元,各級政府財政補助水平達總籌資金額的66%。
在提高大病保險傾斜力度方面,大病保險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全覆蓋,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為1.4萬元,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達到60%以上。
在增強醫療救助託底保障功能方面,醫療救助覆蓋城鄉特困人員、低保家庭成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成員和因病致貧醫療救助對象等困難群體,目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年度救助限額內住院救助比例達到70%以上。截至9月底,完成新冠肺炎(確診及疑似)患者結算347人次,結算金額達380.37萬元。印發階段性減徵及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實施方案,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已為企業實際減負14.74億元。採取「先預撥後清算」的模式,向定點醫療機構預撥上半年醫保基金21.13億元,緩解醫療機構因疫情影響面臨的資金壓力。
此外,為方便我區患者用藥,建立完善談判藥品門診保障制度,將糖尿病、高血壓、惡性腫瘤、白血病等用藥納入門診慢性病管理;探索建立門診特殊用藥管理制度,將治療重特大疾病及罕見病等臨床必需、療效確切、治療周期長、適合門診或藥店供應保障的30種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門診特殊用藥管理,在方便群眾就醫的同時,減輕了患者因住院產生的治療、護理、床位、檢查檢驗等費用負擔,提升了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來源:內蒙古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