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滿月亮8倍!原定2020年發射的中國人造月亮,為何沒下文了?
於是,中國的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提出了「人造月亮」的設想。如果有了人造月亮,可以對某些區域進行定點定時照射,這樣城市夜晚的照明就能得到解決,可以節約大量的電能。由於月球正面存在大量顏色較暗的玄武巖,也就是月海,這使得月球的反照率非常低,僅為12%。儘管如此,滿月仍然非常明亮。
-
比月球亮8倍!原定於2020年升空成都的人造月亮,怎麼沒消息了?
人造月亮難度比人造太陽高出了數倍不止。中國此前也有傳聞稱,2020年將會發射第一顆的人造月亮衛星。但如今已經2020年了,似乎傳聞突然中斷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造月亮的計劃確實是在2018年,由成都的一個實驗基地提出來的。但也僅僅只是一個初步的計劃而已,距離真正將人造月亮升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3顆人造月亮即將升空,代替路燈照明,每年節省電費12億
每當夜幕降臨,「值班」一整天的太陽公公就會下山,月亮和星星就會接著出來「交班」。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的消耗速度是其他國家的幾倍,能源問題就有相關科學家想到了人造月亮,是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月光的8倍。是何工程?
-
我國曾提出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比月球還要亮8倍,為何沒消息了?
在科技剛剛起步的階段,人類第1次所登陸的星球便是月球,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類似乎很少再提及登月的事情了,但人類從未忘記月亮,我國曾經就宣稱會發射第一顆人造月亮,如今這項計劃似乎被遺忘了,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計劃發射人造月亮讓世界羨慕不已
幾十年來,我們中國一直都在倡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幾十年來,我們中國的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舉世矚目的成績與成就,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相信,這是每一位中華兒女與同胞都能夠切身體會到的。近日,我們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又一個計劃讓世界羨慕不已,那就是我們中國在2020年要發射人造月亮。
-
比月球亮8倍「人造月亮」,預計在今年發射,怎麼很少聽說了?
在俄羅斯的計劃取得初步成功之後,我國也提出了人造月亮計劃,在2018年的時候,四川成都的科研會預計將在今年發射第1顆人造月亮,在起初他們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猜想,但是後來他們認為發射人造月亮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動
-
中國要用人造月亮來代替路燈了?科幻小說嗎?
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我國「人造月亮」擬上天 亮度可達月光8倍(via科技日報)
-
發現了第二月球!居然追隨地球環繞運動了3年,人類卻一無所知!
發現了第二月球!居然追隨地球環繞運動了3年,人類卻一無所知!古時候,月亮是天下客,是諸多著名詩人歌頌的對象,也是眾多背井離鄉人傳達思鄉的媒介,如今,月亮照亮了人類心目中的幻想,部分科學家們甚至將登月視為一生的夙願。
-
用雷射筆能照亮月亮嗎?
如果用普通雷射筆照射月亮,除去大氣層的阻擋,發射出的光還是能到達月球表面的,只是這些光將散布在巨大的面積上,形成碩大而黯淡的「光斑」,無法被人眼辨識。 所以,「照亮」月球和「照到」月球,可是完全兩碼事。雷射筆可以照到月球沒問題,但留下的光斑已經幾乎無法被我們看到了。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2020年超級月亮在幾月幾日幾點?
通常,上述兩者(最圓和最近地球)的時間相差少於24小時,都可稱為超級月亮。 2020年「超級月亮」一共有四次,分別發生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的這次還是年度「最大滿月」。 「3月10日的這次是年度『第二大滿月』。由於滿月發生的時間在10日凌晨,感興趣的公眾可在9日傍晚留意東北方升起的圓月並進行觀賞。」
-
2020年我國所取得的十項重大突破!蒸蒸日上的中國!
嫦娥五號(Chang'e 5),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在地球上看月亮像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星球是太陽,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月球就比較小了,但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和太陽的體積都是差不多大的,體積只有地球的49分之一,之所以兩者看起來差不多,那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實在太遠了,足足能達到1.5億公裡,而月球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正是這樣的距離造成了視覺上的差異。
-
過去三年裡地球有兩個月亮?而且剛發現就要跑丟了?
一天之後,有天文學家率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它可能是幾年前被地球引力捕獲的一顆迷你月亮!並附上了22小時觀測數據擬合出的軌道。隨即,這一天體在網絡上激起熱烈的討論。 有人猜測它可能是在高軌道運行的人造天體,比如發射其它行星探測器時半路丟下的火箭助推器,亦或是高軌衛星。
-
中國「人造月亮」提上日程,美國專家:又是一個科學壯舉
中國科學家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研發出了一種利用可控核聚變,僅僅付出極少的燃料,就能釋放出最大能量的機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造太陽」,前段時間中國的人造太陽正式放電成功,成為了世界首例。
-
NASA證實新發現的迷你月亮是六十年代的火箭推進器
兩年後,一枚相似的半人馬號火箭曾用於勘測者2號太空飛行器的發射。這枚火箭如今被稱為2020 SO,現在是地球的一顆新的臨時迷你月亮。2020年9月17日,科學家首次注意到這個物體,當時該物體正飛向地球附近。軌道模型很快表明,2020 SO的低速度和運動軌跡都有點異常。軌道模型還預測,地球將短暫地捕獲2020 SO,使其成為新的迷你月亮。
-
2020年中國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美國在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業對中國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和封鎖,300多家中國機構、大學、企業遭到美國制裁,美國舉全國之力打擊中國核心企業、關鍵技術和重大項目。在美國的嚴厲制裁、封鎖和打擊下,中國高科技、中國高端製造業怎麼樣了?被美國打趴下了嗎?
-
2020年12月科技熱詞來啦!|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實驗室|深空探測|月球...
這三家太空公司是在2020年4月份被選中的,他們已經於12月初提交提案。NASA已經表示,它可能會挑選其中的一到兩個設計方案。這關係到美國月球探測和重返月球「阿耳忒彌斯」計劃的未來。該機構的目標是到2024年將人類再次送上月球。
-
關注 | 月球開發,中國將領先世界一步!
官方媒體此前曾報導稱,12月7日發射的探測器將在南極-艾特肯盆地——它於1970年以美國太空人羅伯特·格蘭特·艾特肯的名字命名——著陸。人類已抵達過月球的正面。1969年至1972年美國向月球派出12名太空人。1976年蘇聯的月球探測器「月球24號」在月球正面著陸。此後就再沒有探測器登陸月球,直到2013年中國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在月球表面著陸。
-
2020年8月浪漫天象時間表一覽
如果你從沒有見過新智彗星,八月初的這幾個夜晚(接近八月三日的滿月),將是你在其展開6800年之久的軌道之旅前,觀看它的最後機會。點擊這裡可查看觀看新智彗星的小貼士。 8月1日:近距離接近月球 8月在震驚中開始,一個接近滿月的月亮和木星將會近距離接近,彼此經過的距離低於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