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臺情研究聯席會議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12月9日,由北京市臺聯舉辦的「首屆臺情研究聯席會議」在北京臺灣會館召開。北京市臺聯供圖發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12月9日,由北京市臺聯舉辦的「首屆臺情研究聯席會議」在北京臺灣會館召開,駐京相關涉臺單位、涉臺研究機構等10家單位參加。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在致辭中表示,舉辦此次臺情研究聯席會議,是基於對島內複雜嚴峻社情民意的前瞻決策,是充分評估兩岸關係面臨風險考驗的底線判斷,是立足人民團體職能使命的價值思考,是落實習近平主席「五點主張」的生動實踐。

  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為,當前兩岸關係更加複雜嚴峻,民進黨當局仍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繼續大肆操弄所謂「正名」、「去中國化」、歪曲污衊「一國兩制」、煽動兩岸對立和敵意。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島內「臺獨」分裂勢力加緊勾連外部勢力,企圖「以疫謀獨」,一些極端勢力還試圖以「公投」等方式操作「法理臺獨」。美國「親臺反華」勢力在中美戰略對抗的背景下加大打「臺灣牌」的力度,不時釋放支持臺灣擴大兩岸分裂的信號,民進黨當局更加有恃無恐,臺海局勢惡化的風險在增加。但是,大陸方面才是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的決定力量,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的主導權。

  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為,牢牢把握臺灣社情民意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在政治上應堅持「一中原則」,推動島內民意轉向;在經濟上應加速兩岸深度對接,共同提升中華民族經濟在全球的競爭力;在社會文化上應推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形塑兩岸命運共同體。

  與會專家學者們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各涉臺單位應繼續密切關注臺海形勢變化,評估兩岸關係面臨的各種風險,進一步突出臺情研究聯席會議平臺的功能,舉辦各類學術活動,特別是推動兩岸學術交流,在破除「臺獨」分裂勢力謬論、澄清臺灣民眾對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誤解上發揮更大作用,讓更多的臺灣同胞認識「臺獨」的危害性、體會大陸方面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最佳方案」的良苦用心,在維護臺海和平、促進國家統一上做更多更紮實細緻的工作。

  此次會議以「臺灣民情與展望」為主題,旨在加強涉臺單位、涉臺研究機構的橫向聯繫,增強相互合作與互融共鑑,為臺灣民情研究工作的信息互通、成果共享、政策融合、制度銜接搭建平臺。北京市臺聯秘書長張曉軍主持會議。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北京臺灣會館迎重張十周年
    今天,北京臺灣會館迎來重張十周年。擁有130年歷史的北京臺灣會館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座臺灣會館,初建於1890年前後,2010年5月7日擴建後重張,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重張後的臺灣會館累計舉辦各類涉臺活動500餘場,接待兩岸各界嘉賓參觀交流近十萬人次。
  • 臺灣連江縣縣長劉增應一行參訪北京臺灣會館
    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向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贈送臺灣進士碑帖圖冊。(北京市臺聯 王小凡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北京訊 12月24日下午,臺灣連江縣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一行20人參訪北京臺灣會館,並與北京市臺聯進行交流座談。  連江縣客人參觀了臺灣會館「中華魂·京臺情」的常設展覽,詳細了解了臺灣會館的歷史。
  •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亮相北京臺灣會館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臺灣會館隆重開幕。開幕式上,北京市臺聯會長高峰分享了2018年自己率團出席在臺灣南投舉辦的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的故事,他指出,六年來在兩岸有關社會團體及有識之士的支持與關愛下,「筆墨抒懷•情聚兩岸——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茁壯成長,已成為京臺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人為阻撓的不利影響,兩岸交流活動遭遇了一定的困難,但兩岸民間交流阻隔不斷。
  •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
    」在北京臺灣會館隆重開幕。,「筆墨抒懷•情聚兩岸——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茁壯成長,已成為京臺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中國書法學會原理事長、臺灣文聯臺灣書畫家聯誼會理事長沈榮槐先生表示,「臺灣會館是臺灣同胞在北京的家,今年欣逢會館重張10周年大喜之慶,這次展覽開幕,雖然無法像以前一樣,來到北京躬逢盛會、彼此歡聚暢敘,但還是滿心歡喜,隔海隔空與大家緊緊相連,期待疫情早日結束,期待兩岸像之前一樣多多來往,如一家人相愛相親。」
  •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隆重慶祝臺灣會館重張十周年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北京臺灣會館是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它是百年來臺灣同胞在京城聚會的場所,留下了臺灣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跡,見證了臺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歷史,是情牽兩岸的「臺胞之家」。從封建專制到維新變法,從辛亥革命到人民共和,臺灣會館歷經風霜雪雨,見證歷史滄桑,也承載了兩岸間割捨不斷的血脈情緣。在各級領導和海峽兩岸有關人士的關心、關愛下,臺灣會館自2009年開始修復擴建工作。臺灣會館的修繕擴建牽動了大陸、島內和海外臺胞的心,更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特別是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 福州臺灣會館在三坊七巷黃巷揭牌
    林少閩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1日電 (閆旭)福州臺灣會館1日在福州三坊七巷黃巷揭牌,為兩岸開展文化、教育、經濟、青少年、人才、民間基層等多個領域交流合作提供新平臺。  福州臺灣會館前身福州臺灣兩郡試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中山路原貢院附近,為清末專供臺灣士子來榕參加福建鄉試、進京會試時棲息之所,原址已不存。
  • 福州臺灣會館揭牌
    11月1日,福州臺灣會館揭牌儀式在三坊七巷舉行。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寶金為會館揭牌。  福州臺灣會館是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重要歷史見證,承載著兩岸割捨不斷的文脈親緣。
  •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
    12月10日,「筆墨抒懷·情聚兩岸——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北京舉辦現場(攝影:海峽飛虹)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12月10日,「筆墨抒懷·情聚兩岸——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辦。
  • 王曉波先生追思會在北京臺灣會館召開
    哲人日已遠 古道照顏色——深切緬懷為兩岸統一、民族復興不懈奮鬥一生的王曉波先生王曉波先生追思會現場8月14日下午,王曉波先生追思會在北京臺灣會館召開北京市臺聯召集王曉波先生摯友同仁等30餘人,齊聚北京臺灣會館,共同追思、緬懷王曉波先生,追憶他生前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和平發展所做的工作和貢獻,以表達哀思並激勵後人。追思會由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主持。王曉波先生於1943年1月生於江西,1949年隨家人赴臺,其母上世紀50年代犧牲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福州臺灣會館的舊影新顏
    推開厚重的木質門,繞過銅雕插屏門後,一座古樸的石橋首先映入眼帘,這是象徵著「兩岸一家親」的「連心橋」,石橋另一頭的中堂內懸掛著下榻會館、以文會友、挑燈夜讀、赴考應試四幅動態畫卷…這座宅邸是剛剛復建的福州臺灣會館,原址位於福州貢院附近,當時是清末臺灣士子參加福建鄉試、進京會試時的棲息之所,它見證了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歷史淵源。
  • 探訪福州臺灣會館 臺胞體悟兩岸同根共脈
    據史料記載,臺灣建省後不單獨舉行鄉試,臺灣生員考舉人通常到福建省會福州應試。經臺灣道劉璈倡建,福州臺灣會館1884年建成、隔年投入使用,專供臺灣士子來榕參加福建鄉試、進京會試時下榻,可住300餘人。1885年參加鄉試的許南英等臺灣秀才,在福州就入住於此。圖為11月3日,遊人參觀福州臺灣會館。
  •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京舉辦
    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10日上午在北京臺灣會館開幕。(北京市臺聯供圖)  中國臺灣網12月11日訊 (記者 普燕)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臺灣中華文經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筆墨抒懷·情聚兩岸——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10日上午在北京臺灣會館開幕,共展出兩岸知名書畫家作品60幅。
  • 北京朝陽公園舉辦臺灣美食節 並非「士林夜市」
    朝陽公園舉辦的臺灣美食節並非「士林夜市」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遊園·調查 「士林夜市搬來北京啦。這個十一,不去臺灣就能吃到正宗的臺灣美食!」然而國慶假期已過去四天,不少慕名前往朝陽公園品嘗臺灣美食的市民卻紛紛吐槽,食品味道與正宗「士林夜市」相差甚遠。對此,朝陽公園回應稱,目前園內正在舉辦的是臺灣風情美食節,其與「士林夜市」並無關係。 遊客:以為臺灣美食節是「士林夜市」 「聽說十一期間要舉辦『士林夜市』,這兒又寫著臺灣美食,應該沒錯了。」
  • 臺盟中央在南京舉辦臺灣青年國情區情培訓班
    中國網據臺盟中央網站消息  「同窗盤桓,如沐春風;進德修業,餘音繞梁……懷瑾握瑜,初心不改」……11月30日,帶著飽含中華詩韻和殷切祝福的結業證書,來自江蘇南京、蘇州、常州、無錫和浙江杭州、廣東珠海等地的30多位臺灣青年回到了學習工作崗位,為臺盟中央臺灣青年國情區情培訓班畫上了圓滿句號。
  • 北京市臺聯舉辦海峽兩岸網絡書畫展
    日前,北京市臺聯聯合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以「同根同源,袍澤之情,共抗新冠,兩岸同行」為主題,面向海峽兩岸書畫家徵集書畫藝術專題作品,舉辦了網上書畫展。  兩岸書畫家積極響應,用愛研墨,以心為紙,創作出多幅書畫作品。目前已徵集到大陸書畫家王子忠、舒乃仁、朱軍山、羅楊、王勇、韋克義、鄭仁龍、張乃貴、柯楊穩、張嘉東等25位大師的作品。
  • 蘇州臺灣會館:連戰主席親題賀詞「開創新猷」,激發臺商創新源泉
    2015年5月11日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題寫館名的蘇州臺灣會館揭牌成立,成為大陸第二家臺灣會館,連戰主席親題賀詞「開創新猷」,激發會館持續不斷開拓創新的臺商精神源泉。蘇州臺灣會館是首家以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媽祖文化為主題的會館,為臺商臺幹、臺胞臺屬、臺生與大陸同胞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
  • 北京龍巖州會館與民國漳平人
    北京賈家胡同北龍巖州會館(圖片源於靜安白雲客博文)
  • 臺灣遊精品推薦:阿里山下的嘉義雲登度假會館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雲登度假會館是全新度假中心,背靠阿里山,面對嘉義市區,緊鄰世界級高爾夫球場,擁有極佳的觀景視野。會所客房備品採獨家訂製、臺灣製造17兩黃金比例舒眠釋壓羽絨枕,立體隔間貴族級天然羽絨被,人體工學多段舒壓彈簧床,提供遊客舒適的休憩空間。
  • 臺灣企業家金秋訪北京 增進京臺交流創造合作契機
    (中國臺灣網 孫伊靜 攝)  中國臺灣網9月30日北京訊(記者 孫伊靜)「大陸是現今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政府對創業的扶持力度十分全面。臺灣企業家如果有好的技術,一定要來大陸創業,臺商企業家發展的未來在大陸。感謝北京臺聯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感受到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讓我在這個秋天體會到了北京的文化之美。」氫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啟這樣表達他對北京的印象。
  • 【從山陝會館到中原會館】
    我創建中原會館是受古代山陝會館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