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推進新時代新疆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新疆工作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迎來了更加廣闊的光明前景。
在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上下功夫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2014年至2019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由9195.9億元增長到13597.1億元,年均增長7.2%;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1%;累計脫貧292.3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9.4%降至2.21%。新疆呈現出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為邁向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基礎。事實充分證明,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確,必須長期堅持。
我們要在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上下功夫,確保新疆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
一是聚焦總目標,打好「組合拳」。堅持行之有效的維穩措施不動搖,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人心,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
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民族團結。深入挖掘和有效運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用生動、鮮活、更有說服力的語言,講清楚新疆各族群眾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道理。持續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強化各族幹部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三是持續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促進宗教健康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引導信教群眾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築牢伊斯蘭教中國化的社會基礎。
四是深入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打牢長治久安的思想基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持續肅清「雙泛」思想流毒,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不斷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五個認同」,引導少數民族群眾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五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是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要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揮新疆「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紮實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不斷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
六是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持之以恆抓好脫貧攻堅和促進就業兩件大事,持續推進教育、醫療、社保、安居等惠民工程,如期完成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創業,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醫療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是加大對外宣介力度,講好新疆故事。堅持主動對外發聲,回應境內外關切,用權威聲音佔領道義和輿論高地。進一步加大「走出去、請進來」力度,邀請更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遊客等,到新疆參觀訪問、旅遊觀光,把安全穩定、欣欣向榮的大美新疆展示給全世界。
八是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新疆工作關鍵在於黨的領導。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抓好幹部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堅持不懈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訓練,常態化識別幹部政治素質。要把建設一支對黨忠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作為重要任務常抓不懈。要採取有效措施,穩定新疆幹部人才隊伍,激勵各級幹部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在新時代紮根邊疆、奉獻邊疆。
立足政協工作實際,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力量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抓好落實。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會議精神。發揮領導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堅持學原文、悟原理,先學一步、學深一些,充分領會精神實質、把握核心要義,學出思想上的新感悟、政治上的新升華、理論上的新高度,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內化為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外化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新疆政協工作的內生動力和創新舉措。
二是廣泛開展宣傳,做到深入人心。充分發揮各級政協組織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新疆各族幹部群眾的特殊關懷。藉助調研、黨組織活動、包聯督導脫貧攻堅、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積極做好會議精神的宣傳宣講,引導社會各族各界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切實把黨中央精神傳達到基層、宣傳到群眾。
三是強化責任擔當,抓好貫徹落實。堅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對標對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充分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在「幹」字上見精神、見擔當、見責任,切實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各項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全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貢獻力量。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