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陽光 排版丨陽光
「傳統觀念中,年輕人受『黃賭毒』的影響最大,然而隨著超前消費理念的形成,很多年輕人習慣性負債,90後平均負債12萬元,到底是咋回事?」
超前消費摧毀年輕人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前,影響年輕人最深的應該是「黃賭毒」,一旦沾染上黃賭毒,一夜間就有可能傾家蕩產。
不過「黃賭毒」對年輕人的誘惑力很大,上癮後就很難戒掉,直到妻離子散、鋃鐺入獄才幡然悔悟。不過繼「黃賭毒」後,如今又有一個產品正拖垮年輕人,它就是信貸產品。
老一輩人在消費上比較理性、節約,他們普遍有存錢意識,手裡有了錢後總會將其存到銀行中。2008年,我國的儲蓄率高達51%,儘管這幾年裡儲蓄率有所下降,但依舊是第一儲蓄大國。
只是對年輕人而言,他們在消費上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比較大,普遍有「超前消費」的理念,很多人「借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這也讓儲蓄率逐年下跌。據有關機構統計,我國儲蓄率已跌破40%。
特別是在信用卡、花唄、京東白條等信貸產品接連推出的背景下,年輕人已習慣性負債,很多人成了「債奴」,工資下發後不存起來,反而是償還債務。本該奮鬥的年紀,卻被債務纏身,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90後負債12萬元
80後、90後作為主要消費群體,他們身上的債務卻在不斷增加。據滙豐銀行報告顯示,我國90後的平均債務金額為17433美元,合約人民幣12.2萬元,80後的人均負債更是大於20萬元。
央行發表一個報告顯示,2020年第2季度,銀行卡授信額度為17.91萬億,信用卡6個月未償還債務為854.28億元,而在2010年這個數值才76.86億元,才不過10年就翻漲十倍之多。
很多年輕人已離不開信用卡,不少人更是擁有7-8張卡,每個月光是還款都要還多個平臺,時間長了還債壓力大,一旦收入無法還貸時,只能用卡養卡,淪為「卡奴」。
從支付寶數據來看,截止2019年年初,支付寶有超7億用戶量,70%的人都有用過信貸產品,這之中90後佔比為60%。此外,90後月均存款才1400元,不少人月存款為0元或負數。
招商銀行有「零售之王」之稱,其金融業務的市場份額很高,不過從招商財報來看,2020年一季度招商信用卡不良貸為66.29億元,同比大漲26.91億。就連招商不良貸率都大漲,更別說其他銀行了。
年輕人的錢哪裡去了?
很多年輕人的消費和收入成反比,他們一方面酷愛購買包包、口紅、手機、單反等產品,一方面卻囊中羞澀。為了提前享受這些東西,他們選擇透支未來,提前進行消費,不過每個月還貸卻很痛苦。那麼他們的錢到底花到哪裡了?
1、超前消費
90後身上的壓力並不大,他們從小就吃喝不愁,並沒有老人居安思危的想法,消費理念上更崇拜西方。很多人不為未來發愁,反而為如何吃好玩好犯難。
很多人也會追求新東西,比如說蘋果手機一上新款,總會有人第一時間搶購。就算沒有錢,他們也會用各種信貸產品滿足自己的欲望。
2、扭曲消費心態
年輕人攀比心理比較嚴重,尤其是大學生,儘管還沒出社會,但卻已追求奢侈品、大牌等。
2019年全世界的奢侈品營銷額為1.3萬億歐元,其中中國貢獻了90%的消費人群,年輕人是主要消費人群。
看身邊朋友購買名牌產品,那自己就要買更好的東西,就為了在人前爭個面子,甚至有人工資5000元,購買3000元的鞋子,越貴越有購買意願。
2020年香奈兒已接連漲價幾輪,但香奈兒商店卻一直排著長隊,很多年輕人以其為榮。但年輕人並沒有太多錢,他們只好提前透支消費。
3、房貸
目前城鎮家庭的房產佔總資產的78%,截止2018年,個人住房貸款額度為24.9億元,但十年前才不過3.5萬億。
因房價持續長高,大家的炒房意願高,年輕人無奈當房奴,很多人才工作幾年,沒太多存款,面對高房價沒什麼辦法,只能月月還房貸。
尾言:
如今很多年輕人未成年就負債十幾萬,結婚壓力越來越大,可見「信貸」已成為繼黃賭毒後又一危害年輕人的東西。
一旦消費起來,很容易就會上癮,這幾年也有一些人因網貸跳樓。希望大家消費上更理性,別盲目攀比借貸,不然只會毀掉自己的未來。
討論題:你有透支花唄借唄的習慣嗎?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