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貧困人口」月薪5000,負債10萬:「精緻窮」毀了多少年輕人

2020-12-27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90後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人均負債高達12萬元。

距離2020年過去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到了要回家過年的時候。你回想起你自己的這一年,你都收穫了什麼?愛情?金錢?還是一無所獲,甚至還欠下一屁股債?

月薪5000,負債10萬

國內一檔公路真人秀《熬鷹巴士》有這麼一期節目,叫做隱形貧困人口。講的就是那麼看起來有吃有喝還有得玩的年輕人,他們背地裡實際特別窮。

這期節目採訪了很多年輕人,詢問了他們的資產情況。其中一個剛畢業的女生信用卡美團有錢花花唄等借款途徑加起來總共欠下將近10萬元,而她本人卻對這一情況毫不了解,甚至是在看了微博熱搜90後人均負債8萬後,才想起核算自己的負債情況。

還有一個做廣告的男生,因為行業的性質,需要吸收大量的資訊,於是他也瘋狂購物消費,也沒去核算自己的負債情況,等到一核算,早已欠下五六萬。

你問他們負債這麼多?錢都花哪兒了,他們也不知道。打開他們的購物清單,美甲,購物,培訓班,買書籍買遊戲。各種節目下電商的狂打折,於是他們也瘋狂囤貨。

很多人其實沒有預估到他們買完這次想買的東西之後,他們還會有更想買的東西。一次分期一次刷卡都不是終結,他們還會有無數次分期無數次刷卡,於是他們的債務累積得越來越多,最可怕的是年輕人們債務毫無感知。

甚至覺得負債是他們的前進的方向,可是他們低估了負債的可怕之處。負債只會累積,除非你一次結清,不然它的增長速度超出你的想像,那麼當你還不起的時候,你就只能尋求父母的幫助,更有甚至走上絕路。

所以消費要謹慎,不要超前消費,不要聽信廣告語,你沒有這些,你也是優秀的你。

★ 「超前消費」帶來哪些影響?

愈發追求物質

超前消費會讓人越發追求物質的享受,只管當下,絲毫不為未來考慮。習慣性超前消費會加劇人們對錢財的崇拜程度,很有可能人會被物慾所控制,會自己的生活帶來嚴重的負擔。

試錯成本高

你的每一次負債都是在消耗的你人生,只要你有一次還不上,你的人生就將受到嚴重的打擊。你對負債沒有概念,等到有概念的時候,可以早已還不上。不要覺得超前消費只是個小錯誤,但這個錯誤帶來的成本很高,高到需要其他人跟你一起承擔。

★ 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消費觀」?

計劃開支

不要孩子要什麼就馬上給什麼,這樣孩子就會形成隨意花錢的習慣,要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地開支,對金錢有觀念。

教育孩子適用的金錢原則

適用耐用實用,要教會孩子這些購物觀念,不要養成孩子虛榮追求名牌的購物觀。

給孩子花錢有節制

給孩子錢時要有節制,不能無限制地滿足孩子,要教會孩子記,每一筆錢財出入都有處可查。

★ 總結

超前消費不僅會毀掉孩子,更會毀掉一個家庭。所以孩子的消費觀金錢觀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不奢靡無度,有節制的生活。超前消費帶來的後果,是無止境地透支自己的信用,導致人生的道路很長一段時間會為超前消費買單。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剛畢業,月薪5000負債10萬,被「窮精緻」綁架太可怕
    女孩月薪5000,負債10萬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前幾年都由父母養著,怎麼會欠錢? 還花了一萬多塊錢報了一個韓語班,拍了一個藝術照花了兩三萬…… 這一項項的消費支出,令眾人感到訝異,而女孩的表現,恰好符合當代某些年輕人的一個毛病,叫做「窮精緻」。
  • 網絡流行語隱形貧困人口什麼意思什麼梗
    其實就是有些看起來很有錢的人,其實非常窮,就被稱為隱形貧困人口。  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在網絡上流傳之後,網民對於「窮」的認識又有了新的領悟,並將一部分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稱為隱形貧困人口。  該詞流行之後,較多的網友認為自己符合該詞的描述,並以自嘲的態度進行「認領」。  很多網友表示:哎喲,這說的不就是我嘛!
  • 「北漂3年,月薪8k,負債5W」:假精緻,掏空了多少年輕人!
    在朋友圈秀精緻感的少年少女們 1 @菲菲 24歲 月入5000,月出15000的「精緻女孩」 月入5000卻過著支出15000的生活,生活是精緻多了,可是精緻的背後,卻是負債纍纍,透支未來。
  • 光明日報:「隱形貧困人口」為何讓年輕人心有戚戚
    「隱形貧困人口」這一新詞這兩天刷屏朋友圈,意思是,看起來很富,但其實很窮——可能會吃精緻的法餐、用限量版的口紅、請高價的私教,甚至信用卡巨額透支……一句話,是「新貴」與「赤貧」的弔詭結合體。
  • 隱形貧困人口鑑定指南
    (「記者論壇」微信公眾號:reporterbbs,猛擊關注)「 不能這麼草率就把自己歸為隱形貧困人口呀
  • 表面光鮮亮麗,實則負債纍纍,「光鮮負債」害了多少年輕人?
    當今社會,有多少年輕人明明很窮,卻過著富人的生活,月薪兩三千,一個月的消費卻破萬,這就是所謂的「光鮮負債」!大部分的年輕人喜歡享受,愛好面子,可是自己的能力卻無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於是就預支下個月的錢,開銷全靠信用卡、花唄,然後繼續過著「光鮮負債」的生活。有些年輕人一味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吃要吃高檔的,穿要穿大牌的,看起來個個都是白富美、高富帥,背地裡卻都是「大負翁」。當下,負債成風,而「光鮮負債」害了多少年輕人?光鮮負債的關聯詞就是超前消費。
  • 隱形貧困人口英語怎麼翻譯 相關短語詞彙中英雙語翻譯
    ­  2019考研英語翻譯天天練:隱形貧困人口­  隱形貧困人口­  the invisible poor­  請看例句:­  The invisible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 or the invisible poor, refers to people whose
  • 「月薪五千的我,是如何負債四十萬的?」
    月薪五千負債四十萬,25歲就負債十幾萬等等數不勝數。 回到問題的本源來看,造成我們負債的提前消費究竟有多麼可怕? 一、提前消費有多可怕? 想像一下,假設你我都是剛踏入職場沒多久的大學生。我們都沒多少存款,每月區區幾千塊錢,但我們有太多太多想買的東西。
  • 當代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精緻窮」?
    2020年只有剩下不到100天了,年初你定下的計劃,完成多少了呢?反正我是忙忙碌碌一整年,快到年底了,依然很窮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精緻窮」逐漸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但是「窮精緻」就不一樣了,雖然聽起來和「精緻窮」很接近,但卻是完全兩個概念:精緻窮可以說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節衣縮食地滿足自己的精緻;而窮精緻卻是在自身經濟能力完全不夠的情況下,通過借貸或超前消費等行為,來滿足自己所認為的精緻。
  • 月薪過萬能「甩開」多少人?大部分處於「這個範圍」,那你呢?
    問大家兩個比較「扎心」的問題,你們現在的月收入有多少了呢?工作怎麼多年了,又存下了多少錢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想必很多人都不太想回答吧。實際上,當下我國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存下錢的人是非常少的。不少年輕人工作幾年時間了,卻沒能存下多少錢。
  • 為了養娃,寶媽們成了最大隱形貧困人口
    引言:前幾年網絡上流行了一個詞語叫做隱形貧困人口。這個詞說的是什麼呢?大概就像是現在的精緻窮。但現在這個詞不光形容當代年輕人,形容寶媽也很是恰如其分。生活案例:同事劉姐就是這樣一個隱形貧困人口的「形象代言人」,自從她做了寶媽以後,就常常念叨著窮。
  • 月薪5千負債纍纍,被「精緻窮」綁架的寶媽們,崩潰僅自己可見
    如今秉承著這種觀念的年輕人有不少已做了父母,尤其在寶媽群體裡,「精緻窮」甚至被延續到了育兒領域,在對「雞娃」的培養上表現尤其明顯。01月薪5千負債纍纍,「精緻窮」寶媽的育兒經,讓自己和孩子都陷入困窘思夢是個90後寶媽,有個5歲的女兒
  • 中國月薪過萬的人數沒多少?但「這數」超80%人,你在其中嗎?
    從國內相關調查數據來看,上海月薪在萬元以上的佔比最大,但即使在上海,月薪1萬元以上的比例也不到30%,在上海工作的人月薪在1萬元以下的人更多。 數據顯示,我國網民數量約9億人左右,月薪5000元以上的網民僅佔27.6%。也就是說,只有2.5億網民月收入超過5000元,而5000元到1萬元是一個很大的門檻。月薪越高,相應的數字就越少。
  • 當代年輕人現狀:沒存款卻有負債,多少人正在被「假精緻」拖垮?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非常扎心的數據,即在我國的14億人口中,有超過5.6億的人存款為零,甚至還有不少人的存款為負數,也就是說,這批人不光沒有存下錢,反而還有不少外債……難道這是因為大家賺不到錢了嗎?顯然不是,這主要是因為年輕人金錢觀的改變。
  • 廢掉年輕人的幾種行為希望其中沒有你
    都說三十而立,現在的年輕人可以說壓力還是很大的,還記得三和大神嗎?社會底層一群被廢掉的年輕人,整天渾渾噩噩的虛度光陰。作為年輕人就應該有一顆上進的心,為自己的目標夢想而努力奮鬥。哪些工廠打工的年輕人一到下班點吃完飯就鑽進了網吧,就是是夜班也是如此。還有不少年輕人也是如此,工作幾年沒有一點存款。第二件 假精緻超前消費現在的年輕人虛榮心比較大,喜歡超強消費,追求各種流行和名牌。
  • 銀行搶著發卡,年輕人忙著透支,多少人還不起信用卡了?
    今年,「隱形貧困人口」這個新詞出現了,根據網絡定義,這一群體「指的是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而利用信用卡的「超前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這一類人群的壯大。那麼,「隱形貧困人口」的現實生活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會購買高端的化妝品、精緻的日用品、辦理健身年卡、參加各類培訓班、追求當季世上單品、旅行……通常只有收到帳單,才會反思自己的花錢習慣。
  • 中國月薪過5000的比例 有多少人可以達到?
    文/股城網近段時間,中國「6億人每個月人均收入1000元」的話題,經常在網上引起討論,這在一方面也說明,我國人均收入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高,那麼中國月薪過5000的比例多少?有多少人可以達到這個標準?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上海月薪1萬,老家月薪5000元,分別是什麼概念?
    1w和家鄉月薪5000,其實,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並不是在選擇一個薪資待遇,而是截然不同的人生和生活方式。但是,相信看本篇內容的讀者,多少對自己的定位有所顧慮,至於究竟在上海還是家鄉,內心是有矛盾的。如果我們分別給20歲的年輕人和30歲的中年人建議,可能大部分人會告訴30歲的中年人留在家鄉。我要說的是,選擇家鄉和上海,與年紀無關。
  • 中國人口超14億,存款多少你才算體面?多數年輕人連「及格」都難
    文丨陽光 排版丨陽光 「5.6億人零存款,人均貸款超4.4萬元,年輕人更是集體性負債,我國14億人口,人均存款才65779元,那麼一個家庭多少存款才能活得更體面
  • 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潮水退去,才知道哪些人在裸泳
    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前年有檔非常火爆的綜藝節目叫《奇葩說》,具體哪一集記不太清了,但我清楚地記得那期的辯論話題叫「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這個辯題設計得非常好,因為「精緻窮」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的常態。筆者現在已經四十歲,在我的身邊就存在大量的「精緻窮」,他們有親戚,有同事,也有朋友。